劉 磊
(洛陽外國語學校,河南 洛陽471000)
每逢寒暑假期,不少家長就早早籌劃送孩子上課外興趣班,可市場上可選擇的興趣班種類實在繁多,已不僅僅限于音樂、舞蹈、鋼琴、圍棋等,陶藝、戲劇、影視、設計、插花、拓展等多樣課程日漸興起,怎樣從眾多的美育形式中挑選出適合自己孩子的,讓他們充分利用假期接受藝術熏陶,補充藝術教育方面的內容,許多家長犯了難,他們不知道這對于自己的孩子有多大幫助,更不知道有沒有讓孩子獲得美的內心體驗。面對諸多疑問,讓我們靜下心來,先了解一下社會美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美育在人的全面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相對于家庭美育和學校美育的專門引導,社會美育更顯得潤物細無聲,特別是對于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社會美育的形式豐富多樣,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社會有許多能夠實施美育的機構、場所,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影劇院、音樂廳、展覽廳、動物園、植物園等,這些機構與場所能夠集中地對人們進行社會美育,開拓人們的視野,豐富審美知識。只要充分發(fā)揮它們的審美作用,就能夠在陶冶人們的心智,培養(yǎng)人們的高雅審美趣味等方面起到顯著的作用。其次,社會美育還可以通過美化社會生活環(huán)境來實施。建筑、道路、公園、名勝古跡等為人們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娛樂、休息、審美的場所。
有一個故事:餐廳里,坐著一對父女,小姑娘嘟著嘴,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的。爸爸坐在一邊,看著小女孩,良久緩緩地問:“為什么不想學鋼琴?能告訴爸爸嗎?”小姑娘抬頭,想說什么卻又止住了,低下頭只嘟囔了一句:“就是不想學了”。爸爸顯得很無奈,俯下身去,看著心愛的女兒:“知道爸爸為什么要讓你學鋼琴嗎?”小姑娘疑惑地看著爸爸:“不是因為讓我考級,將來能上好學校嗎?”爸爸笑了笑,原來孩子是這樣想的,摸了摸孩子的腦袋說,“爸爸讓你學鋼琴是為了讓你學會用音樂來表達快樂;在你傷心時,音樂來排解憂愁;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你身邊了,爸爸希望你能從音樂里思念我,就像爸爸永遠陪著你一樣?!?/p>
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頓然開悟原來學鋼琴也伴隨著這樣美好的祈愿。而現(xiàn)今大部分孩子卻缺少對美的感受,他們在考級、比賽等壓力之下,經歷的技藝的培訓遠非達到美育的層次。輔導班外孩子們大多討論的是你考幾級了,考過了會有怎樣的禮物,卻很少聽到孩子說起彈琴的時候自己是多么的快樂!美,人之所向往;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使然,它幫助我們豐富內心世界,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獲得內心的平靜。
說起假日里的美術館、博物館,經常有孩子在館里嬉戲打鬧,影響他人。這當然不能怪孩子,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如何正確參觀美術館。在發(fā)達國家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幾乎每次都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或站名畫前、或坐大廳里,聆聽老師講解??戳耍孀屓肆w慕。審美的眼光、審美的情趣是要教的,即所謂美育是也。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素質是民族素質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不增加孩子和家庭負擔的前提下,帶他們走進美術館、博物館真的是很好的方式;相較于教科書上的圖片,名畫原作的獨特魅力是無法替代的,你無法在書上的方寸圖畫中感受到千里江山的壯美,更無法深入體會八大山人的孤寂,但原作可以帶你深入到畫家的內心世界中去,講解老師可以牽著他們的小手,欣賞藝術名作、領略藝術精粹、神游藝術殿堂,讓他們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生活當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美是到處都有的,即使是陽春白雪般高雅的藝術學習,沒有懷著認識美和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來看,也只能說是技藝的熟練。美育人生是每個孩子都能夠擁有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美的時代,歷史文化之美,文學藝術之美,科技創(chuàng)造之美,自然人文之美……給予孩子最好的美育人生,無外乎教給他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美好的個性需要不斷從美的事物中汲取精華,美麗的人生,需要具備美育素養(yǎng)的學生去開創(chuàng)。閑暇時學著侍弄花草,君子蘭、水仙等美麗綠植都蘊涵著美,等待著我們去感悟它們的魅力。漫步在公園林蔭道中,大自然的各種鳥啼、風兒穿過樹林的颯颯聲,混合草木的氣息,途中三三兩兩散步的人影、細語,自然美、藝術美和現(xiàn)實美匯集成一幅美妙畫卷。讓我們找到適合學生的社會美育形式,不斷提升審美素養(yǎng)、豐富審美體驗、激發(fā)審美興趣、提高審美能力,使他們的人生幸福美好,生命之路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