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
引言:當今社會發(fā)展迅猛,學生的教育問題是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但是,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是被父母過分寵愛,對生活、對學習、甚至對自己都沒有責任感,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性生活,有些學生甚至從小就頂撞父母,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會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這些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和道德觀都是不健全的。而青少年的道德品質決定了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這些問題,設置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榜樣,初中生對事物都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也有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和社會觀,教師在道德與法制的教學過程中,要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教學,讓學生有集體榮譽感,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道德感,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才可以真正地影響學生。教師要讓學生用積極地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和學習,讓學生在教學課堂感受到平等、自由、快樂、尊重,要讓學生學會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品德,讓學生明白集體榮譽感,為樹立學生的責任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生對社會、對生活、對學習的認知并不全面,有著孩童的天真,這就說明,中學生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要在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責任感進行引導,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制課程的優(yōu)勢,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感,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學科特點,貫徹新課改的教學方針策略,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確的三觀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在未來人生道路中走得更穩(wěn)、更遠,才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奉獻給祖國和社會,用知識建設更好的新中國,服務社會。
中學生的自尊心都比較強,再加上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嬌生慣養(yǎng)出來的學生,更需要道德與法治的熏陶。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要用流年和行動去感化學生,讓學生意識到什么是道德觀、什么是社會責任感,對學生不正確的觀點,不能直接批評,要多鼓勵學生,不斷糾正學生錯誤的認知,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平等和愛護,學生才會從內心真正地服從老師的安排,接受教師的引導,才可以從心理上認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才會明白這門課程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優(yōu)點,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氛圍的渲染下,不斷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中學生因為年齡特點的原因,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傻勁,在處理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容易激動,做事情不計后果,不顧別人的感受,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矛盾,讓學生之間不互相友愛,對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調生命的脆弱,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珍貴。同時,多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讓學生有集體榮譽感,這對樹立學生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愿意受到別人的批評,學生在犯錯誤的時候,教師和家長應該及時地給與引導,而不是無止境的批評,要用學生的優(yōu)點去改變學生的缺點,過度的責罵,只會讓學生越來越叛逆,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對生活隨遇而安,嚴重者還會導致學生誤入歧途。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的習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愛,同學之間友愛,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自己的優(yōu)點感受到自我價值,讓學生對生活和學習都有積極的態(tài)度,做個明朗、積極的人,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臨著很大的思想道德問題。當代社會,父母對學生過分溺愛、父母不在身邊,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得不到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責任感的影響、父母離異等,都是學生面臨的重大問題。因此,教師要和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平臺,對學生一些不良的發(fā)展因素,及時地進行溝通,家長和教師要相互配合,對學生出現的道德問題及時地給予引導,充分利用學生成長的優(yōu)勢客觀條件,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對于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家庭、教師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積極響應,共同努力,為中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快樂、健康的成長,讓學生對責任由更深刻的認知,并且可以以身作則,真正的對責任感進行落實,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他人,為創(chuàng)造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共同努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學校和社會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在競爭社會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健全的人格,用自己優(yōu)異的綜合素養(yǎng),為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因此,在中學生教學課堂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至關重要的。讓學生善于發(fā)現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反省自己,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讓學生可以有一個健全的人格,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道路上有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