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玲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yī)院北院耳鼻喉科,河南 西華 466600)
反流性咽喉炎是指胃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然后通過上食管括約肌反流至咽喉部,出現(xiàn)咽痛、聲嘶、咳嗽、清嗓、咽喉部異物感等咽喉部癥狀,同時還伴有泛酸、惡心、嘔吐、胃痛等胃食管反流癥狀[1-2]。我院以中西藥合用治療反流性咽喉炎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4~73歲,平均(46.2±3.5)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3.1±0.7)年。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3~71歲,平均(45.3±2.6)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3.7±1.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依據(jù)《嗓音醫(yī)學》[3]中關(guān)于該病的診斷標準擬定;有燒心、反酸、胸痛、聲嘶、咳嗽、吞咽困難等癥狀;喉鏡檢查可見喉內(nèi)嚴重彌漫性水腫,甚至糜爛、潰瘍,聲帶和聲下門水腫,喉室消失等癥狀;②中醫(yī)辨證為肝胃郁熱證;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具有心、肝、腎等嚴重臟器合并癥;②心肺疾病所致的胃、食道及十二指腸潰瘍;③腫瘤;④妊娠及哺乳期。
兩組均給予奧美拉唑鎂腸溶片(修正藥業(yè)集團許昌修正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766)口服,1次20mg,日1次;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口服,1次10 mg,日3次,三餐前各服1次。
觀察組加用和胃降逆湯治療。藥用煅瓦楞子、海螵蛸各30 g,黨參20 g,玄參、桔梗各15 g,柴胡12 g,生姜、丹參、黃芩、木蝴蝶、法半夏、姜厚樸、柿蒂、木香各10 g,甘草6 g。水煎2次,日1劑,早晚各服300 mL藥液。
兩組均連續(xù)服用8周。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反酸、胸痛、聲嘶、咳嗽、咽喉部異物感等)評分,其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癥狀輕微,2分為中度癥狀,3分為重度癥狀。經(jīng)喉鏡檢查喉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情況,淋巴組織增生情況,聲帶、聲室水腫充血、增厚情況。用藥不良反應(yīng)情況及隨訪3個月后復(fù)發(fā)情況。
用SPSS20.0軟件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愈: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降低幅度大于或等于90%,胃、喉鏡檢查局部體征正常。顯效:臨床癥狀積分降低幅度70%~89%,胃、喉鏡檢查局部體征明顯好轉(zhuǎn)。有效:臨床癥狀積分降低幅度大于或30%~70%,胃、喉鏡檢查局部體征明顯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積分降低幅度小于30%,胃、喉鏡檢查局部體征較治療前無任何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21.7±3.5 9.5±1.4*△對照組 30 22.5±3.6 12.6±2.1*
兩組不良反應(yīng)及復(fù)發(fā)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及復(fù)發(fā)情況比較 例(%)
反流性咽喉炎病因主要是胃內(nèi)酸性物質(zhì)反流進入咽喉部位,從而發(fā)生炎性反應(yīng)。相關(guān)研究表明,其嚴重程度與胃酸反流指數(shù)呈正相關(guān)系[5]。其中抑制或調(diào)整胃酸分泌,增強食管下端的括約肌張力,一定程度上可增強胃部蠕動。西醫(yī)主要采用抑酸和促胃腸動力藥物治療,以減少反流的胃酸對咽喉部位的刺激,降低胃酸對咽喉黏膜的損傷;同時進一步增強胃部、食管肌張力,促使胃的正常蠕動。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嗎丁啉等。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嗎丁啉作為一種周圍性多巴胺受體抗結(jié)劑,直接作用于胃腸道,增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促進胃蠕動,增加食管平滑肌蠕動的收縮力,加速胃排空,以減少胃酸對咽喉的刺激,改善臨床癥狀。但是長期服用會導(dǎo)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xiàn)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yīng),且易復(fù)發(fā)[6]。
反流性咽喉炎屬中醫(yī)“胃痛”、“胸痹”范疇。多因胃氣上逆、胃失和降、酒食傷身、肝郁氣滯所致。主張治當以理氣解郁、和胃降逆為主。和胃降逆湯方中甘草、黨參益氣健脾和胃,黃芩清熱燥濕瀉火,生姜、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胃止吐,柴胡疏肝解郁,姜厚樸、木香通降胃氣、燥濕除滿,柿蒂降逆止呃,丹參活血散瘀,玄參、桔梗、木蝴蝶散結(jié)利咽、止咳,煅瓦楞子、海螵蛸消炎化瘀,抑酸止痛。諸藥合用,共奏降氣、除濕、利咽、健脾、疏肝、和胃、燥濕清熱、止咳降逆之功。
綜上所述,中西藥合用治療反流性咽喉炎臨床療效顯著,可減輕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yīng)及復(fù)發(fā)率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