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陽
(重慶市江津區(qū)石門中心衛(wèi)生院,重慶 40229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傷科常見的一種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通常受外力作用導致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壓迫相鄰的脊神經根,進而引發(fā)腰部疼痛、肢體麻木、肢體疼痛等癥狀[1-2]。本研究用中醫(yī)筋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00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4~69歲,平均(52.3±2.9)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6±1.3)年。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3~67歲,平均(52.7±2.7)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2.7±1.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指南》(黃國付版)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標準,經CT、MRI等影像學檢查、結合臨床檢查結果確診,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骨質疏松癥,伴腰椎間盤脫位或者椎管狹窄,合并腫瘤椎體轉移或者在椎管內存在腫瘤、結核等。
兩組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獨活15g,土牛膝15g,桑寄生15g,杜仲15g,當歸12g,茯苓112g,川芎10g、黨參10g,防風10g,熟地黃10g,白芍10g,秦艽10g,桂心10g,甘草5g,細辛3g。疼痛劇烈加延胡索12g,血瘀加桃仁10g、紅花10g,寒濕嚴重加附子10g、防己10g,氣虛加黃芪25g,陰虛加枸杞子15g,陽虛加鎖陽12g。日1劑,加水1000mL煎至200mL,早、晚分服。持續(xù)用藥7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療程。
觀察組加用中醫(yī)筋傷手法治療。①手法按摩:患者行俯臥位,使腰部充分暴露,腰部涂抹適量的麻油,以掌擦法、掌推法對腰部進行按摩,直至皮膚發(fā)熱;后用單掌按揉法對腰部、臀部及患肢的后側進行按摩,在按摩力度由輕到重、按摩方向自上而下,每次按摩持續(xù)5~8次,30min內完成。②手法復位:患者行俯臥位,使腰部充分暴露,取2個高度相當的軟枕分別墊于前胯與胸部,使其腰部懸空,醫(yī)生站立在患者的右側,用雙手拇指自脊柱的正中部位,緩慢向上發(fā)力、推動,推動過程保持用力的平穩(wěn),確保推力平穩(wěn)向上滲透,持續(xù)推動8~10次。指導患者雙手緊握住床邊進行向上伸展動作,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下肢的下肢進行牽引,醫(yī)者用右肘肘尖對患者腰椎突出部位進行按壓,持續(xù)1min,將寬椎的間隙拉開,并迫使腰椎突出物向內回納。③穴位點按:醫(yī)生用拇指點按患者大腸俞、腎俞、昆侖、委中、承山、環(huán)跳以及阿是穴等穴位,每日持續(xù)20min。④關節(jié)活動:患者行仰臥位,用牽引法、被動直腿抬高法以及下肢拔伸法,協(xié)助患者鍛煉患側下肢與腰部,每日持續(xù)20min。手法療程同用藥療程。
癥狀緩解時間與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
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愈:臨床癥狀均消失,且進行直腿抬高實驗呈陰性,能獨立進行正常工作與生活。顯效:臨床癥狀好轉,無明顯壓痛癥狀,且進行直腿抬高實驗呈陰性,基本能獨立進行正常工作與生活。有效:輕度的腰部疼痛,且直腿抬高實驗顯示為可疑陽性。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或病情惡化。
兩組癥狀緩解與消失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緩解與消失時間比較 (d,±s)
表1 兩組癥狀緩解與消失時間比較 (d,±s)
分組 例 癥狀緩解 癥狀消失觀察組 50 2.4±0.5 12.9±3.2對照組 50 5.1±1.0 27.3±4.7 t- 17.076 17.908 P-<0.05 <0.05
兩組臨床療效和并發(fā)癥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和并發(fā)癥比較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yī)“骨痹”范疇。主要是因腰肌慢性勞損、急性扭傷或發(fā)生腰椎退行性病變,致使腰部肌肉韌帶失去平衡,在脊椎生物力學上表現出異常、且腰椎間盤內部產生異常性高壓,髓核裂口出現突出物,纖維環(huán)被破裂,突出物對脊神經根造成壓迫感,從而影響機體正常代謝,并導致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神經根水腫等臨床表現[3-4]。中醫(y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生主要受機體的經絡不暢、筋骨退化以及氣血瘀滯所致,治療應活血化瘀。獨活寄生湯方中桑寄生與獨活為君藥,活絡通痹,驅散筋骨風寒、下焦?jié)裥埃淮ㄜ?、白芍、當歸活血補血,為臣藥;杜仲、土牛膝、熟地黃為佐藥,補益肝腎,強健筋骨;茯苓、黨參為使藥,祛風化濕、益氣補血。諸藥合用,共奏標本兼治、活血化瘀、驅邪扶正之功[5]。中醫(yī)筋傷手法治療可降低椎間盤內部壓力,促進椎間突出物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并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分散致痛物質,使疼痛癥狀緩解。
綜上所述,中醫(yī)筋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緩解癥狀,提高療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