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zhàn),針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和教師要抓住機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正面應對新媒體帶來的問題。文章簡析了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提出要強化高校教育的責任意識,針對學生的現實需求,順應時代發(fā)展,在新媒體時代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推動下,數字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的傳播方式,新媒體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媒體,承擔起傳遞信息的責任。新媒體的發(fā)展與應用貫穿了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始終,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機遇及挑戰(zhàn),高校要抓住機會,有效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技術革新,同時降低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負面影響。
一、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及變化
(一)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權威受到挑戰(zhàn)
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受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外界的干擾相對較少,學校的思政教育展開基本由高校教師進行主導,學生只需要被動接受相關的教學理念、知識,在封閉的校園內進行師生間的互動、討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通過移動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地接收到社會訊息,由于互聯網監(jiān)管力度不嚴,不負責任的網絡言論難以得到有效追究,一旦對學生的思想造成了影響就很難加以糾正,使得現階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提升,高校教育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對互聯網技術的嫻熟應用,致使他們成為社會輿論信息的第一接收人,相較于高校教師能更快速地接收相關消息,進一步降低了高校教育的工作權威性。
(二)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受到挑戰(zhàn)
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新媒體能夠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傳播平臺,增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同時加快信息傳播速率,將思想政治工作帶到高校以外的環(huán)境中,使教育工作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另外也使得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轉變?yōu)閷W生更樂于接受的形式,增強學生的興趣。在這些積極影響之下,新媒體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許多挑戰(zhàn),原有的教育模式如果不進行轉變,很難再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同時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很難受到控制,在學校的教育只能對學生產生微弱的影響。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宣講、班會、團組織活動、思想政治課程等模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而在新媒體時代,所有個體都能成為信息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遞者,教師難以控制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傳統(tǒng)工作模式受到挑戰(zhàn)。
(三)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受到挑戰(zhàn)
新媒體技術為海量信息傳遞和儲存提供了技術保障,致使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流,同時開拓自身的視野。互聯網信息的流通效率快,儲存方便,監(jiān)管難度高,相關部門很難對海量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大學生在利用互聯網接收訊息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虛假信息、片面觀點、極端思想的誘導,導致思想觀念發(fā)生變化,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增加大學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二、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 強化責任意識,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
面對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高校和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育職責,強化教育責任意識,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把握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動權,順應時代要求,開展新媒體形式的高校素養(yǎng)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結合思想教育內容和新媒體技術,提升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分辨能力,發(fā)揮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
(二) 理清學生需求,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思想教育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水準。另外,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要積極探討,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轉變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靈活運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增強思政教育的作用。
(三) 順應時代變化,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平臺
針對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信息傳播的變化,高校要利用好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積極弘揚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例如,高校可以打造新媒體形式的宣傳平臺,以校園公眾號和學校官方微博賬號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擴大學校教育的影響力。
三、 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之下,面對海量互聯網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強烈沖擊,積極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高校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在現階段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需要高校內部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革新教育理念,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點,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曉佳.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話語權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
[2]李佳.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安全問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7.
[3]蘇蕾.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徐松麗,遼寧省錦州市,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