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京華
(廣東省紫金縣人民醫(yī)院理療科,廣東 紫金 517400)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好發(fā)于頸肩腰背部骨骼肌的一種軟組織無菌性炎癥的疼痛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筋膜、肌肉、肌腱疼痛。臨床研究證明MPS是人體潛在肌筋膜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ing Point ,MTrPs)激化為活動MTrPs而導致的局部疼痛性疾?。?]。本研究用火針針刺MTrPs治療腰背MPS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河源市紫金縣人民醫(yī)院理療科門診就診腰背MPS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2~58歲,平均(45.83±9.70)歲;病程2~29個月,平均(15.76±5.58)個月。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2~59歲,平均(46.09±9.58)歲;病程2~30個月,平均(15.46±5.89)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斷指南-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分冊》中MPS的診斷標準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肌筋膜炎的診斷標準制定[2]。
納入標準:①符合MPS的診斷標準;②年齡32~58歲;③本次發(fā)病以來未接受手術(shù)或其他治療;④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腰椎器質(zhì)性病變;②合并心血管、腦、肝腎等嚴重原發(fā)?。虎郯l(fā)病后1個月內(nèi)接受過治療。
治療組用火針針刺治療?;颊呷「┡P位,充分暴露腰背部肌肉。在腰背部核心肌肉中心位置進行,用右手指尖觸診腰背部肌肉等軟組織,根據(jù)患者個體化體質(zhì)及肌肉力量的不同掌心及指尖依次檢查腰背部的深淺層肌肉及周圍軟組織,檢查滑動過程中出現(xiàn)局部肌肉緊張度異常增高的疼痛區(qū)域即為高張力肌梭帶。在肌梭內(nèi)找到最硬的點,持續(xù)按壓此點,可誘發(fā)局部疼痛及牽涉痛??纱_定為MTrPs,用龍膽紫筆標記,根據(jù)病情選取3~5個MTrPs。采用0.50mm×15mm規(guī)格的火針[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蘇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2第2270523號]對MTrPs進行針刺治療,對MTrPs進行局部外科手術(shù)標準消毒,穿戴無菌手套,左手持酒精燈,右手持火針。將火針針尖及針身置于酒精燈外火焰燃燒,待燒至通紅后迅速將針尖垂直刺入MTrPs,刺入一定深度后迅速拔出不留針?;疳槾倘肷疃葹?.0~1.5cm,具體深度以患者個體決定。治療結(jié)束后再次以碘酊對針眼進行消毒,治療部位3天內(nèi)禁接觸碰水。火針針刺MTrPs治療每5天1次,30天為一療程。
對照組用常規(guī)普通針刺治療。用0.30mm×50mm一次性不銹鋼毫針(蘇州環(huán)球針灸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針刺,參考《針灸治療學》取腎俞(雙)、大腸俞(雙)、秩邊穴(雙)、委中(雙)、阿是穴?;颊呷「┡P位或坐位,消毒后直接進針,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min。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
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
采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礙問卷表(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評分記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程度。RMDQ評分量表總分為24分,ODI評分量表總分為50分。RMDQ、ODI評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礙越明顯[3-4]。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筋膜炎療效標準制定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無腰背部疼痛不適,腰背部活動無受限。顯效:腰背部疼痛不適及臨床相關(guān)體征明顯減輕,腰背部功能基本恢復,勞累后仍存在輕微疼痛不適。有效:腰背部疼痛不適及臨床相關(guān)體征稍改善,腰背部功能未見明顯改善,正?;顒友巢刻弁础o效:腰背部疼痛不適及臨床相關(guān)體征未改善。
兩組治療前后RMDQ、ODI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RMDQ、ODI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RMDQ、OD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RMDQ評分 OD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0 19.58±3.27 6.05±1.77*△ 37.87±3.13 25.15±1.18*△對照組 30 19.27±2.36 11.75±0.45*37.56±5.46 31.77±0.25*t - 7.258 0.258 5.236 1.259 P - 0.715 0.001 0.456 0.00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MPS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軟組織疼痛性疾病。以局部肌肉、筋膜緊張且容易激活的MTrPs及牽涉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MTrPs臨床上也稱為肌筋膜觸發(fā)點或肌筋膜扳機點。最早由Janet Travell教授提出,并認為MTrPs是人體骨骼肌上能夠引起疼痛的位置及激活點,MTrPs一般可觸及緊張帶和條索樣的結(jié)節(jié),按壓放松后會出現(xiàn)明顯的疼痛并伴有牽涉痛[1]。人體每塊骨骼肌均存在一個或多個的潛在的MTrPs,潛在MTrPs一般不出現(xiàn)不適的臨床表現(xiàn),僅在人體骨骼肌收到創(chuàng)傷、牽拉損傷、過度活動、受寒等因素影響下激活成為活性MTrPs?;钚訫TrPs會產(chǎn)生明顯的不適表現(xiàn),主要為壓痛、牽涉痛等。MTrPs臨床上作為診斷與治療MPS的關(guān)鍵點[6-7]。目前MPS的的治療方法較多,主要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傳統(tǒng)治療方法及物理因子療法。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推拿、針刀、中藥熏蒸、拔罐、放血等療法。
火針療法由大針發(fā)展而來,漢代張仲景最早對火針療法的禁忌癥做了詳細的總結(jié)及分析。唐代孫思邀正式稱之為“火針”并沿用至今。宋代醫(yī)案開始記錄使用火針治療疾病的醫(yī)案并推薦使用[8]。在《針灸聚英》中,作者詳細從火針針具材質(zhì)、刺法、手法、適應(yīng)癥、禁忌癥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目前火針療法廣泛應(yīng)用于內(nèi)、外、婦、兒、五官科疾病的治療,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9-11]。研究認為火針的治病機理為溫熱。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火針之溫熱之氣可助升陽,加快血液運行,溫煦臟腑及肢節(jié),火針快速刺入不留針,可帶走體內(nèi)風寒濕邪等邪氣,達到溫經(jīng)通絡(luò)、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12-13]?,F(xiàn)代研究證明火針可加速病灶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14-15]。
火針針刺MTrPs治療腰背MPS,可使MTrPs局部血管反射性擴張,加快血液運行促進受損筋膜及肌纖維組織的新陳代謝,軟化損傷后病變部位的硬結(jié),松解肌腱、筋膜的黏連。另外針刺還可以啟動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疼痛抑制機制,抑制致痛因子導致的知覺感受器的興奮性達到止痛的療效。
火針針刺MTrPs是治療腰背MPS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