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兔
電池是用來產(chǎn)生和儲存電能的設備,應用很廣泛。
電池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尤其是太陽能電池.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類是通過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來獲得電能的.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太陽能電池可以將陽光直接轉化成電能,不僅不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guī)缀跞≈槐M,用之不竭.
電池的發(fā)展史
自從伏特發(fā)明了電池以后,許多科學家不停地對電池進行改造,使得電池更加方便、耐用和安全.
鋅一銅電池
1836年,英國的丹尼爾改良了“伏特電堆”,他用稀硫酸作為電解液,制造出了第一個不極化,而且能保持平衡電流的鋅—銅電池。
碳一鋅電池
1860年,法國人雷克蘭士發(fā)明了一種新電池,它的負極是鋅和汞的合金棒,正極是二氧化錳和碳的混合物,用氯化銨溶液作電解液。這種電池不僅安全,而且造價便宜,曾被廣泛使用。
干電池
1887年,英國人赫勒森將電池的電解液改進成糊狀,這樣就不容易發(fā)生泄漏,攜帶方便。赫勒森發(fā)明的電池就是最早的干電池,受到廣泛使用。
型號不同的干電池
電池是我們?nèi)粘I罱?jīng)常使用的物品,有的電池大,有的電池小,一般根據(jù)它們大小分為1號電池、2號電池、3號電池、5號電池和7號電池.
1號電池又叫大號電池,1號電池直徑34.2mm,高度為61.5mm,常用于舊式的手電筒。
2號電池直徑26.2mm,高度50mm,一般用于小一點兒的手電筒。
3號電池直徑22.5mm,高度43mm,外形短粗胖,用于一些電動玩具,很少見。
5號電池一般直徑14mm,高度49mm,適用于小電器和數(shù)碼產(chǎn)品,非常常見。
7號電池一般直徑11mm,高度44mm,適用于耗電量不高的、比較小的電子產(chǎn)品。
小實驗——摩擦起電
準備材料:兩根玻璃棒、一根橡膠棒、一塊絲綢、一塊毛皮和一些碎紙屑。
這個實驗說明.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了電,把碎紙屠吸附了上來。
這個實驗說明,玻璃棒和橡膠棒所帶的電是相反的,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有正電,同性互相排斥;皮毛摩擦過的橡膠棒帶有負電,正負電異性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