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印刷術(shù)看明代茶書的刊行與傳播

    2023-11-21 23:23:42陸晗昱
    關(guān)鍵詞:刊刻茶文化

    陸晗昱

    (武漢大學(xué)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茶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流傳至今的明代茶書數(shù)量相對較多、內(nèi)容豐富,據(jù)學(xué)者們考證,有50 余種①胡山源《古今茶事》收明代茶書12 種,上海書店1985 年版;萬國鼎《茶書總目提要》收明代茶書55 種,《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研究集刊》(第二輯),中華書局1958 年版,第205-239 頁;陳祖椝、朱自振《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收明代茶書32 種,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1 年版;【日】布目潮渢《中國茶書全集》收明代茶書共20 種,汲古書院1987 年版;阮浩耕等《中國古代茶葉全書》收錄明代茶書33 種,浙江攝影出版社1999 年版;鄭培凱、朱自振《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收明代茶書54 種,商務(wù)印書館2014 年版;朱自振、沈冬梅、增勤編著《中國古代茶書集成》與前者相同,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章傳政《明代茶書科技、貿(mào)易、文化研究》統(tǒng)計明代茶書79 種,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7 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本文采用朱自振等《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亦即鄭培凱等《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所收明代茶書種數(shù)。。然而,明代歷史上茶書著作云蒸霞蔚,可謂成一時之潮流,流傳至今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根據(jù)萬國鼎[1]、布目潮渢[2]、阮浩耕[3]、丁以壽[4-6]、張如安[7]、鄭培凱、朱自振[8]、郭孟良[9]、方健[10]、蔡定益[11]等學(xué)者對明代茶書成書年代的考證,在傳世的54 種明代茶書中,50 種產(chǎn)生于嘉靖、萬歷年間②本文所稱明代晚期指嘉靖至崇禎時期。,占傳世明代茶書總量的93%,可見這一時期是茶書創(chuàng)作與編纂頗為繁榮的階段。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印刷術(shù)最為發(fā)達的歷史階段。茶書創(chuàng)作的潮流與印刷技術(shù)發(fā)展、書籍刊刻鼎盛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呢?關(guān)于這個問題,布目潮渢在《許次紓的〈茶疏〉——明代杭州的茶書》中探討了許次紓《茶疏》等明代著名茶書的特點,以及明代茶書對茶文化的傳播情況[12];章傳政《明代茶書科技、貿(mào)易、文化研究》[13]《略論明清茶書的研究》[14]《明清的茶書及其歷史價值》[15]等撰著,分析了明代后期、清代前期茶書和茶學(xué)迅猛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以及明清茶書在茶樹繁殖、茶園管理、制茶技術(shù)、品茶、品水、茶具、茶館等方面理論發(fā)展的歷史價值;郭孟良《晚明茶書的出版?zhèn)鞑タ疾臁分弁砻鞑钑木幾w式、茶書作者、出版者、出版地域和讀者群體等方面,考察分析了晚明茶書的編撰與出版情況[9]72-78;蔡定益《香茗流芳——明代茶書研究》論及明代社會需求與出版印刷的發(fā)展對茶書創(chuàng)作的促動[11]67;鄧愛紅[16]、王河[17]等學(xué)者對熊明遇《羅岕茶疏》、盧之頤《茗譜》等明代茶書個體文本的刊刻等相關(guān)問題做了考證和探討;王河還輯考部分散佚的明代茶書[18],對明代茶學(xué)著作進行了述評[19],等等。在前賢探討、研究的基礎(chǔ)上,就中國古代印刷術(shù)的發(fā)展、圖書刊刻能力的提升與明代茶書撰著間的交互關(guān)系作進一步研究,將有利于厘清明代茶書刊刻與傳播的特點,深入挖掘和闡釋明代茶文化的發(fā)展?fàn)顩r。

    一、明代印刷術(shù)的進步與書籍刊刻的發(fā)展

    1.明代以前書籍刊刻的發(fā)展

    在中國古代出版歷史上,雕版印刷和冊頁裝時代是繼簡策和卷軸裝時代、帛書時代、紙寫本時代之后的第四個里程碑。雕版印刷的書籍刊刻牽涉技術(shù)工藝甚為廣泛,包括造紙、筆制作、制墨、雕版、反陽文刻印章、印染、拓印等技術(shù)和字體發(fā)展等諸多工藝。其中最為關(guān)鍵的技術(shù)就是雕版印刷術(shù),這項技術(shù)水平的進步是推動圖書生產(chǎn)、制作與閱讀——即文明信息交流方式變革的最重要因素;其技術(shù)條件的成熟推動了書籍刊刻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和大變革。

    隋唐時代交通廣為開拓,書業(yè)中心遍布長安、洛陽、敦煌、成都、揚州、紹興等交通中心城市,揚州、紹興等地書市一度成為文人、藏書愛好者的云集之地,圖書制作已開始從抄寫時代向雕版印刷時代過渡。但當(dāng)時購書交換物的不唯一:以錢購書、以酒換書、以茶葉換書,表明書籍在當(dāng)時乃稀缺之物。圖書的印刷出版無法滿足著者渴望發(fā)表、立說和讀者希望購書的需求。

    宋代慶歷年間,活字和印刷機掀起了一場出版革命。畢昇的泥活字逐漸演進為木活字、銅活字、錫活字等材質(zhì)的活字,印刷材料、制字方法、油墨和印刷機等印刷條件都有了較大改進;汴梁、臨安、建陽、成都等地成為書業(yè)中心。國子監(jiān)、崇文館、秘書監(jiān)、印經(jīng)院等官方刻書單位和民間坊刻云集,主要刻制經(jīng)書、醫(yī)書、農(nóng)書、詩集等。隨著雕版印刷技術(shù)的普及,宋元時期的圖書閱讀發(fā)展至成熟時期,不僅官方舉辦皇帝和高級官員集體讀書的經(jīng)筵,從中央到地方還增加了許多學(xué)校和書院,圖書數(shù)量與讀者群體都大為增加。

    元代活字印刷持續(xù)發(fā)展,有學(xué)者考證“最早的錫活字不會晚于元初”[20],北方的平陽和南方的建安為元代最興盛的商業(yè)性印書中心,僅建安一地即有48 家書肆刊行書籍。元代印制的書籍門類選題更加多樣,這樣的趨向使書籍創(chuàng)作主題和閱讀受眾都向細分化發(fā)展。

    活字印刷雖發(fā)明于宋慶歷年間,但直到明代中期才普及,這與中國古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發(fā)明到普及一般歷經(jīng)300~500 年周期大致吻合。有明一代,印刷水平逐步發(fā)展,圖書刊刻、出版和閱讀風(fēng)尚日漸盛行。明代中前期民間社會中流通的圖書并不足以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如明初開國文臣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道:“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21]。可見明初時貧苦百姓仍購書不易,讀書人以抄書為主,當(dāng)時的最高學(xué)府國子學(xué)的藏書才是頗為豐富的。到了印刷技術(shù)有了較大發(fā)展的晚明時期,很多書籍也仍然以鈔本的形式傳世,如高元濬所作《茶乘》即被學(xué)者推斷“編定在前,刻印較遲”,即編成后一段時期內(nèi)以“少量鈔本傳世”[22]270,后續(xù)才刊刻傳播。

    2.明代印刷術(shù)的進步與書籍刊刻的盛行

    明代嘉靖、萬歷兩朝,銅活字、錫活字等活字印刷技術(shù)更為成熟,新的印刷技術(shù)得到了更廣泛的運用,圖書出版行業(yè)出現(xiàn)了一個發(fā)展高峰:刻書總量占其余15 朝的70%以上[23],印制技術(shù)、印書題材和藝術(shù)性等方面超越前代。當(dāng)時江南成為全國的重要刊刻中心,江南無錫、毗陵等地使用金屬活字印刷技術(shù)較為成熟,書業(yè)中心在建陽(今福建南平)、蘇州、金陵(今江蘇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公元1500 年以來,浙江湖州和安徽歙縣也成為印書業(yè)重要中心,這些地區(qū)文化底蘊豐厚,書坊薈萃。各出版中心的銅活字出版家云集,優(yōu)勢集聚,印書已蔚然成風(fēng),刊刻技術(shù)也經(jīng)歷了精益求精的發(fā)展過程。陸深《金臺紀(jì)聞》中談到:“近日毗陵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間訛謬尤易?!盵24]毗陵指今江蘇常州,當(dāng)時用金屬活字印刷,技術(shù)已較為成熟,但也有容易出現(xiàn)刊刻錯誤的弊端。出版家們改進技術(shù),解決刊刻錯誤,提升印刷水平。如無錫華珵、華燧、華堅、華鏡一家四代發(fā)展活字印刷,技術(shù)傳承不衰且不斷創(chuàng)新改造。又如,徽州新安(今皖南歙縣、休寧、績溪、黟縣、祁門、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的古稱)黃氏刻工28 世以前的280 位刻工都生活在明代,刻坊規(guī)模較大,刻書眾多,持續(xù)發(fā)展刻印技術(shù)。各地刻印世家世代傳承、持續(xù)而深入地實踐并改造刻印技術(shù),造就了晚明時期圖書刊刻行業(yè)的興盛發(fā)展。

    與此同時,明代圖書發(fā)行家、藏書點都圍繞刊刻中心發(fā)展起來。見于史料筆記的明代圖書發(fā)行家多為江南地區(qū)人士,如杭州人黃徽、龍游人童佩、歙縣人鄭作、息縣人程誥等。書院藏書的地點主要為今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今江蘇常熟的虞山書院和共和書院等;私人藏書家多分布于今江蘇、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僅常熟這一藏書重鎮(zhèn)就有明代藏書家近20 人[25]305。此外分布于各地的明代藩王常以皇帝所賜之書為底本刻印圖書,并尚好藏書、著書,據(jù)學(xué)者統(tǒng)計,藩王室名(含堂名、樓名、書院名)共82 個[25]352,現(xiàn)知藩王中不下43 府從事寫作,并曾開雕書籍,所印行的書可以考證的約500 種,如茶書《茶譜》即為益王朱權(quán)于1640 年所刊[26]。

    3.明代社會的閱讀風(fēng)尚

    書籍刊刻數(shù)量的增加帶動了明代印書題材的拓展,除傳統(tǒng)經(jīng)、史、子、集和釋道等內(nèi)容外,明代刊刻的書籍還囊括雜劇、通俗小說、工藝技術(shù)、音樂和域外科學(xué)等題材,覆蓋民眾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明代圖書受眾的閱讀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也為閱讀需求與圖書撰著、刊刻之間的互動性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明代官方重視圖書閱讀,中央經(jīng)筵活動一如宋元之舊;當(dāng)時的學(xué)制系統(tǒng)也較為完善,有中央政府管轄的宗學(xué)、國子學(xué)(國子監(jiān))、太學(xué)和地方政府管轄的各類地方儒學(xué)學(xué)校,以及中央和地方分別管轄的武學(xué)、醫(yī)學(xué)、陰陽學(xué)等各類??茖W(xué)校。圖書數(shù)量的增多和教育體系的健全使明代閱讀人數(shù)達到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頂峰。楊維楨、宋濂、王世貞、李贄、焦竑、胡應(yīng)麟等著名人物是明代圖書閱讀的代表者,他們大力提倡通俗文學(xué)、志趣小品文等書籍,引領(lǐng)了相關(guān)書籍創(chuàng)作和閱讀的時代風(fēng)尚。明代晚期,不斷革新的印刷技術(shù)推動下的文明信息交互已蔓延至社會各個層面,撰著者、閱讀者和刊刻者之間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交流與互動頻度、廣度和深度,彼此激發(fā)和影響,使中國古代文化在信息傳播的變革中增強了反思與總結(jié)?;陂喿x受眾的廣泛喜愛,雜劇、小說等通俗文學(xué)體裁的書籍創(chuàng)作數(shù)量急劇增長,文學(xué)水平高,可讀性強,展現(xiàn)出繁盛的發(fā)展面貌;茶書、商書等實用性書籍也呈現(xiàn)出了集聚性驟增的發(fā)展態(tài)勢。

    二、明代茶書蔚興的社會基礎(chǔ)

    印刷技術(shù)提升、書籍刊刻發(fā)展和書業(yè)中心在茶文化較為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的集中分布等條件為茶書在明代晚期出現(xiàn)創(chuàng)作高峰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茶文化的發(fā)展則為茶書的撰著提供了社會基礎(chǔ)和精神養(yǎng)分。茶葉自被食用以來,愈來愈融入中國古代社會生活,至明代時期,制茶技藝、飲茶方式、茶具藝術(shù)等各方面都已積淀深厚并有所突破,茶葉在社會生活中擔(dān)當(dāng)了飲食、禮俗媒介和性靈生活載體等多元社會角色。在這種情況下,總結(jié)與升發(fā)時代茶文化已成為一種精神需要,并牽引著社會閱讀風(fēng)向,促動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qū)茶書的蔚然勃興。

    1.明代社會生活的茶事活動

    唐宋時期,茶葉被制為茶餅,名茶、好茶多為貢品,居于貴族名士“琴棋書畫詩酒茶”高雅風(fēng)尚之列;普通民眾則較少飲用到茶之上品、名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眾對茶文化的探索和志趣。發(fā)展到明代,制茶技術(shù)從蒸青為主發(fā)展為炒青為主,茶葉也更多地被制為散茶,明太祖罷貢團茶餅、推行散茶后,更極大地推動了優(yōu)質(zhì)茶葉品種的培育、生產(chǎn)和銷售,使散茶既為貢品,又售賣于民間。名茶、好茶遂入了尋常百姓家,列入百姓“茶飯酒漿醬醋”的日常生活之中。呂坤在《四禮翼·職業(yè)》中歸納了明代社會女子學(xué)習(xí)的各項家務(wù):“帝王生女尚弄之瓦,則紡織女功,第一要務(wù)也,八歲學(xué)作小履,十歲以上即令紡綿、飼蠶、繅絲。十二以上習(xí)茶飯酒漿醬醋,十四以上學(xué)衣裳、織布、染蘸。凡門內(nèi)之事無所不精?!盵27]他將治理茶事活動列為明代女子需掌握的門內(nèi)“要務(wù)”,既說明茶事是明代社會的重要家庭活動,又說明普通民眾參與茶事活動的普遍情形。在此基礎(chǔ)上,明代社會飲茶活動還朝向禮樂化、精致化發(fā)展,時人將茶葉視為承載交往情誼的風(fēng)雅之物,品飲時講求茶葉品質(zhì)、沖泡技術(shù)和品飲體驗,許多明代儒士都精于茶事,因茶而聚。如黃龍德言道:“若夫明興,騷人詞客,賢士大夫,莫不以此(茶)相為玄賞。”[22]415即言文人騷客、士大夫間以互贈茶葉相交往。茶人名士還常常構(gòu)建收藏茶葉、烹制茶葉、款待茶友的茶屋、茶寮,用以獨飲悟道或聚會品茶。如貝瓊所言:“凡茶之產(chǎn)于名山,若吳之陽羨,越之日鑄,閩之武夷者,收而貯之屋中,客至輒汲泉烹以奉”[28]6;高元濬亦道:“小齋之外,別構(gòu)一寮,兩椽蕭疏,取明爽高燥而已。中置茶爐,傍列茶器?!盵22]297這類茶屋、茶寮往往成為茶人名士們習(xí)授、論道、創(chuàng)作的空間。

    明代時期,茶之物、茶之道成為社會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還體現(xiàn)在茶在民間吉兇禮俗的媒介功能上。首先,茶與婚聘之禮關(guān)系緊密?!抖膛陌阁@奇》中道:“你姑夫在時,已許了人家。姻緣不偶,未過門就斷了。而今還是個沒吃茶的女兒?!盵29]文中“吃茶”又稱“受茶”,指“女子受聘”,因“茶不移本,植必子生。”[22]263以茶樹種植下子、移植不生的植物屬性喻指女子接受婚聘即不再受旁人之聘之意,喻指吃茶即女子許配人家。是以“未訂婚”,稱“沒吃茶”。許次紓考曰:“古人結(jié)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南中夷人定親,必不可無,但有多寡。”[22]263可見,茶禮是訂婚儀式中的必需品,還發(fā)展為指代聘禮的雅稱。除了婚俗,明代社會諸多吉事都有送茶的習(xí)俗,如走親訪友、搬遷新居等,都以茶為交往媒介。其次,中國古代兇事禮俗活動也離不開茶。在中國古代喪葬事務(wù)中,茶是祭奠死者的禮敬之物,如通俗小說中道:“我也在爺娘墳上燒錢裂紙、澆茶奠酒,淚珠兒至今不曾干?!盵30]可見在死者墳前澆茶祭奠是民間的祭祀習(xí)俗,民眾往往以茶享祀祖先魂靈。

    明代社會還十分重視茶的醫(yī)藥價值,許多醫(yī)書都將茶列于其中,如《秘傳眼科龍木論》中多處記載“以茶服藥”,如“每服一丸,多用荊岕點茶臘,細嚼下”[31]。可見把茶當(dāng)做一種藥引。明代時,茶館還是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間,市民階層逐漸發(fā)展起在茶館飲茶的休閑習(xí)慣,街巷上有茶食店、茶社、名茶發(fā)客等招牌,市民在飲茶的同時溝通信息,追逐生活的豐富性和滿足感。明代文人間、茶愛好者間、僧侶間等群體還舉辦“會茶”等飲茶議事的集體性茶事活動。如此一來,茶與明代民眾生活緊密相連,普通民眾學(xué)習(xí)茶事規(guī)范、茶葉品鑒、茶器賞玩、制茶工藝、茶業(yè)知識等茶文化知識的熱情和需求不斷提升,涵蘊了總結(jié)和探討上述事項的茶書的民間閱讀市場。

    2.遍布江南的嘉茶名泉

    明代時期,散茶的普及推動了名品優(yōu)品茶葉的培育和生產(chǎn),各地名茶輩出。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多地產(chǎn)茶,名茶品有蒙頂茶、北苑茶、武夷茶,虎丘茶、羅岕茶、天池茶、顧渚茶、松羅茶、龍井茶、陽羨茶、雁蕩茶、靈山茶、大盤茶、金華茶、日鑄茶、朱溪茶、空青茶、云霧茶、天目茶、徑山茶、昌化茶、茗山茶、后山茶、寶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安樂山茶、徑山茶、貨有茶、白云茶、松蘿茶,等等。許多名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如北苑茶在宋代始享有盛名,人稱御茶;湖州顧渚茶,唐代時即為貢焙,后因金沙泉枯竭,“寥寂三百載”[32]260,元初金沙泉復(fù)治,遂恢復(fù)顧渚茶貢焙,并在湖州、常州等處設(shè)置茶園都提舉司,領(lǐng)貢焙之綱,“采摘茶芽,以貢內(nèi)府”[33];毗陵陽羨茶、浙東日鑄茶和范殿帥茶等都為貢茶,湖州府長興縣岕茶在明代也備受推崇,明末清初,專論岕茶的茶書就有熊明遇《羅茶記》、馮可賓《茶箋》、周高起《洞山茶系》、冒襄《茶匯鈔》以及亡佚的周慶叔《茶別論》等至少5 種著作[22]317。

    品茶必先試水,江南名泉好水分布密集,是茶人試茶品茗的聚集點。如“白乳泉,在攝山棲霞寺千佛嶺下。……石壁上刻隸書六大字曰:白乳泉試茶亭”[34]。再如“鐘山一勺泉、嘉善寺梅花水、永寧庵雨花泉,水中之清品,地僻不可常致?!盵35]即言煮茗泡茶之水的品第。此外,南直隸瓜州中泠泉、揚州大明寺井、江都蜀井、盱眙玻璃泉、南通乳泉、靖江長安井、儀征慧日泉、陽湖高氏父子泉、無錫陸子泉、宜興珍珠泉和於潛泉、長洲茶坡泉、元和石井泉,浙江錢塘參寥泉、嘉善幽瀾泉、鎮(zhèn)海玉泉、杭州六一泉、涌泉、蓮花泉、烹茗井,昌化神泉、平湖玉泉池、海寧赤壁泉、白水泉、靈泉井、武康毛公醴泉井、上虞葛仙翁井泉、石門潭、嘉定松巖潭、瑞安珠權(quán)池、江夏除夕泉①舉例之水,為吳覺農(nóng)《中國地方志茶葉歷史資料選輯》中所輯蘇、浙、皖、閩、鄂、湘、川等地方志中記述的各地名泉、名井、名水(吳覺農(nóng):《中國地方志茶葉歷史資料選輯》,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0 年版,第18-749 頁)。等泉水、井水都是歷史上留下名來的著名水源。

    明代文人雅士尚好品茶嘗水,如《茶疏》作者許次紓有“嗜茶之癖,每茶期,必命駕造余(吳興姚紹憲)齋頭,汲金沙、玉竇二泉,細啜而探討品騭之?!盵22]258許次紓每年皆“不遠百里”,從杭州赴吳興茶期,汲泉品騭顧渚茶,足見茶人對佳茶名水的執(zhí)著及對茶葉品飲體驗的不懈追求。這說明當(dāng)時的茶文化精神內(nèi)涵十分豐富,引領(lǐng)了茶人的價值觀念。這種推崇點泡茶葉、品飲茶湯的品質(zhì)與體驗的精神追求依托江南地區(qū)輩出的名茶、遍布的名泉得以升發(fā),相應(yīng)的,名茶名泉從客觀上推動了明代茶人對茶文化的深入體悟、闡發(fā)和探討。以傳世明代茶書的50 位作者為例,統(tǒng)計茶書作者的籍貫分布,其中“南直隸(今江蘇、安徽)18-21人次,浙江12-15 人次,江西6 人次,福建4 人次,四川2 人次,湖廣(今湖北、湖南)1 人次,山東1 人次,北直隸(今河北)1 人次”②據(jù)蔡定益對明代茶書作者籍貫的統(tǒng)計(蔡定益:《香茗流芳——明代茶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7 年版,第59 頁)。,可見大部分茶書作者們集中分布于今江蘇、安徽和浙江一帶,而這些地方正是名茶、名泉廣為分布的地域。

    3.明代茶人集團的發(fā)展

    中國古代社會中,民眾自行結(jié)合的一些民間團體,通常稱為結(jié)社,類似今日之社團。其間同道溝通志趣、交往游歷、遞相授受,這種社會現(xiàn)象在晚明尤為活躍,特別是在商品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名士燕集的江南地區(qū)更是頻繁。結(jié)社交往的風(fēng)格不盡相同,有的宴酌劇飲,有的崇尚清疏雅淡。以文學(xué)、雅趣為主要性質(zhì)的結(jié)社有很多以茶為媒,行道義之交,無論自適風(fēng)流的仕宦抑或文采卓然的布衣彼此詩文唱和贈答,抒發(fā)性靈及對世道人心的體悟,他們深通茶藝,清談把卷、汲泉煮茗,在茶寮、泉水間共商雅事,追求飲茶性靈生活,以此安頓浮生心靈,升華生活內(nèi)涵和休閑品質(zhì),提升才藝茶趣。文人間經(jīng)常以茶為媒介相贈往來,共同品鑒彼此詩文、書畫和茶事,這中間嗜茶、撰著茶書的茶藝名家不斷涌現(xiàn),推動了時代生活文化浪潮。明代也有諸文人以酒為媒結(jié)社吟詩作文,或酒韻之觥籌與品茗之清雅共存的結(jié)社景象,不過到了晚明時期,則更多以茶結(jié)社,他們多敘茶話,以茶之清、韻、疏、闊浸潤和滌蕩心胸,踐行性靈理念。

    茶人們在地域上比較集中地分布在江南六府,“而以蘇州一府為冠冕”,其與常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府往來,走茶運水,閩越、湖廣茶人集團則“稍顯散漫而不延續(xù)”[36]。各地結(jié)社茶人開展茶會,舉辦夏日松下茶會、惠山茶會等,清談中品詩文茗茶;或在各自的茶寮接待同好,秘談授受,探研茶事,習(xí)誦著錄,等等。因而,“明代眾多茶書的作者,都是著名于世的典型茶人”[37],他們?yōu)楸舜藙?chuàng)作的茶書述評,多記錄于茶書卷前。如萬邦寧所輯《茗史》卷前,留有點茶僧圓后、侖海董大晟、社弟李德述、全天駿、友弟蔡起白、社弟李桐封等諸位茶友、社友的評述題辭[22]431-432,呈現(xiàn)了茶社品茶、談茶的研習(xí)景象。茶社涵育了茶人集團,推動了茶人間的溝通交流,激發(fā)了茶人總結(jié)和發(fā)展茶文化。

    三、書籍刊刻的盛行與明代茶書的勃興

    印刷技術(shù)的提升奠定了茶書刊刻與傳播的物質(zhì)基礎(chǔ),明代茶文化的長足發(fā)展又為茶書撰著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養(yǎng)分,故而在茶葉多元化參與社會禮樂生活,明代社會追求“性靈”觀念等多方面條件的促動下,茶書撰著在明代晚期呈現(xiàn)出勃興的局面。在茶書撰著的過程中,書籍刊刻出版還與茶書體例、茶書內(nèi)容、茶書的傳播及閱讀接受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層次的文化互動。

    1.促進茶書的撰著

    首先,明代許多藏書家或刊刻家皆為嗜茶之人,他們與茶書作者相交游、與茶人結(jié)社,刊刻茶人撰著。許次紓著《茶疏》并將之托與結(jié)社好友許世奇付梓,后者面對許氏九泉之下的托付,“因授剞劂以謝然明”,并提及許次紓所撰“《小品室》《蕩櫛齋》集,友人若貞父諸君方謀鋟之?!盵22]258可知,許世奇應(yīng)為《茶疏》刊刻者,他還與刊刻行業(yè)友人謀劃出版許氏其它作品。兩位許氏曾為結(jié)社之友,共游飲茶,志趣相投,故許世奇踐行茶書著者許次紓所托刊刻出版之事。再如,“漳南七子”之張燮、“后四子”之黃以升和進士王志道、陳正學(xué)、章載道等名士、刻書家,皆品題于高元濬所輯《茶乘》卷前,認為《茶乘》“使人滌盡塵土腸胃”[22]270。高氏與諸文人名士、刊刻家交游,以茶會友,品題彼此茶書撰作,以之為脫俗樂事。

    不少茶書作者自身就是刊刻家,他們或自行撰著,或付梓刊刻友人撰著的茶書,并與之互相品題。如連綴諸茶書序言可知,編纂《蔡端明別紀(jì)·茶癖》和《茗譚》作者徐、《茶疏》作者許次紓、《茶箋》作者聞龍、《茗笈》作者屠本畯、《茶解》作者羅廩和編刊《茶書》者喻政皆相友善,互為品題與序言,并為彼此付梓刊刻。又如在羅廩《茶解》敘中,屠本畯即道“予友聞隱鱗,性通茶靈,早有季疵之癖,晚悟禪機,……持此示之,隱鱗印可”[22]320。可見聞龍不僅自己撰著茶書《茶箋》,而且刻印了羅廩所著的茶書《茶解》。大量的刊刻家與茶人在茶書撰著的互動往來說明,一方面,刊刻家與茶書作者們往往品味相投,情誼甚篤,愿為友人付梓;另一方面,刊刻家們對閱讀市場的風(fēng)向通常有著敏銳的意識,對潛在市場閱讀需求有一定的信息來源渠道和共享意識①清康熙七年蘇州城北利三圖汪家墳建設(shè)有崇德書院,為蘇州書業(yè)同行會合集議之所,此為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書業(yè)同行集團,明代時期,特別是晚明書籍刊刻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應(yīng)已有此類書業(yè)同行匯聚集議的雛形制度和場所。,他們與茶書作者等文人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各種方式搜集迎合閱讀市場需求的稿源,出版茶書射利。

    其次,部分藏書家親自纂輯和刊刻茶書。很多藏書家既是品茶、嗜茶之人,又是刊刻坊主,他們以志趣或射利為動因,參與或親自纂輯茶書并刊刻出版。如明代長洲(今江蘇蘇州)藏書家顧元慶,擇已流行于市的茶書善本刊刻,刪校重梓《茶譜》。又如萬歷期間知名的文士兼書賈胡文煥也編撰出版了很多茶書,他在《茶集》序中道:“余既梓《茶經(jīng)》《茶譜》《茶具圖贊》諸書,茲復(fù)于啜茶之余,凡古今名士之記、賦、歌、詩有涉于茶者,拔其尤而集之,印命名曰《茶集》?!盵22]249胡氏認為茶是“至清至美物”,自道“味茶成癖”,采集名茶,且“藉茶為藥石”,其纂輯茶詩文、出版茶書,既有射利市場之動因,亦體現(xiàn)了志趣情懷。再如撰著《茗譚》、纂《蔡端明別紀(jì)·茶癖》的徐,輯《茶董》的夏樹芳,撰《茶譜》的曹學(xué)佺等都既為藏書家、刻書家又是著名茶人。刻書家、藏書家參與茶書撰著和刊刻,不斷總結(jié)茶事活動的體悟和經(jīng)驗,推動了茶書的撰寫和傳播。

    2.革新茶書的體例

    首先,明代大量出現(xiàn)的茶書革新了重刻《茶經(jīng)》和纂輯類茶書的傳統(tǒng)體例。如明代嘉靖壬寅年間(1542 年),青陽人柯雙華刻印了陸羽的《茶經(jīng)》,該版本被稱為柯刻竟陵本《茶經(jīng)》,分為2 冊。第1 冊為《茶經(jīng)》正文,分為上、中、下三卷;第2冊分《茶經(jīng)本傳》《茶經(jīng)外集》《茶經(jīng)序》和《后序》,內(nèi)容上包含《新唐書·陸羽傳》、童承敘《陸羽贊》、僧真清所輯《水辨》《茶經(jīng)外集》、陳師道《茶經(jīng)序》、皮日休《茶中雜詠序》、童內(nèi)方與夢野《論茶經(jīng)書》、吳旦《后識》和汪可立《茶經(jīng)后序》等文[22]193,主要為《茶經(jīng)》之后的學(xué)者、文人、校對諸人對陸羽、《茶經(jīng)》的雜詠和詩文唱作作品。如《茶經(jīng)外集》是明代僧人真清輯錄①阮浩耕等點校:《中國古代茶葉全書》認為嘉靖壬寅本《茶經(jīng)外集》為吳旦所輯;然據(jù)朱自振、沈冬梅、增勤編著:《中國古代茶書集成》所錄明人魯彭《刻茶經(jīng)敘》、吳旦《茶經(jīng)跋》二文可知,該本為明代僧人真清所輯,本文采用該觀點(朱自振、沈冬梅、增勤編著:《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年版,第191-193 頁)。、最早附刻于嘉靖壬寅柯刻本陸羽《茶經(jīng)》之后的詩集,內(nèi)容是唐、宋、明各朝代與陸羽和《茶經(jīng)》有關(guān)的詩文作品的合集。這種以傳、序和詩文唱詠合在一起構(gòu)成另冊、附于正文之后的做法,在此之前的傳世茶書中少見,如左圭《百川學(xué)?!繁镜染鶝]有在《茶經(jīng)》后另附其它文獻[22]223。而《茶經(jīng)》后連綴詩文的體例自此一開,明代后期再重刻的《茶經(jīng)》和部分纂輯類的茶書撰著便基本依此體例。

    其次,開創(chuàng)文獻匯編類茶書的體例。如屠本畯所著《茗笈》是疏解《茶經(jīng)》之作,他采取分門別類輯錄,正文、傳注和作者個人評贊依次排列的體例,即“本陸羽之文為經(jīng),采諸家之說為傳,又自為評贊以美之?!盵22]333屠氏闡釋道:“大都以《茶經(jīng)》為經(jīng),自《茶譜》迄《茶箋》列為傳,人各為政,不相沿襲。彼創(chuàng)一義,而此釋之,甲送一難,而乙駁之,奇奇正正,靡所不有。……是非予奪,豁心胸而快志意,間有所評?!盵22]333屠氏將《茶經(jīng)》按采制之宜、收藏之法、飲啜之方、鑒別品第等類別分列章節(jié),匯集諸家解釋《茶經(jīng)》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對《茶經(jīng)》逐條釋義,間雜作者評贊之語,這種茶書可謂是集解《茶經(jīng)》之作。此后,纂輯類的茶書多依此例編纂。

    3.豐富茶書的內(nèi)容

    明代晚期,茶書刊刻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推動了茶文化信息的交流更為便捷和頻仍。民眾探討茶葉品鑒、烹試方法等茶技藝與茶文化諸事的風(fēng)氣日盛。愛茶之人往往著文囑意,與茶人同道相辨、相生。如田藝蘅《煮泉小品》除品評唐宋諸人品茶鑒水的言論與作法外,還與當(dāng)世之人相探討:“近云間徐伯臣氏作《水品》,茶復(fù)略矣。”[22]198田氏批評徐獻忠《水品》的得失,專論煮泉擇水的重要性與做法,豐富了關(guān)于煮茶之水品的理論。又如張謙德談及對茶書的綜合考辨而撰《茶經(jīng)》時道:“今世不爾,故烹試之法,不能盡與時合。乃于暇日,折衷諸書,附益新意,勒成三篇”[22]254。張氏認為因制茶、茶葉品飲風(fēng)尚的發(fā)展,此前茶書所記述的烹茶之法,不能與當(dāng)世行茶之法完全相合,所以他綜合諸茶書的觀點并闡發(fā)己意,加深對烹制茶葉之法的探討。還有的茶書作者不斷整理茶書文獻,擇精而集之,形成茶書文獻類的集成之作。如羅廩撰《茶解》曰:“予得《茶經(jīng)》《茶譜》《茶疏》《泉品》等書,今于《茶解》而合璧之”[22]320。晚明時期,茶書刊刻數(shù)量的增加鼓舞了茶人抒發(fā)和討論茶葉品鑒事項的熱情,推動了茶文化的興發(fā)與總結(jié),使得制茶、烹茶、品茶、用水等茶事活動的理論內(nèi)容愈來愈豐富。

    此外,明代茶書內(nèi)涵的外延不斷擴大,茶書類別和形式更加細分,出現(xiàn)了專論茶器、地域性茶葉等內(nèi)容的專著。如周高起撰著《陽羨茗壺系》為第一本專門系統(tǒng)考述自紫砂壺杰出制壺大師供春之后,宜興陶土、陶藝發(fā)展情況的茶書;又如前面所提到的專論羅岕茶的諸茶書,等等。

    4.利于茶書的傳存

    首先,茶書刊刻的興起對茶書的流傳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如同類茶書被反復(fù)整理和多次刊刻,時間更為晚近的版本就有替代早先刊刻版本和內(nèi)容相近茶書的可能,這種圖書替代流傳的現(xiàn)象在書籍傳播歷史上是較為常見的。明代印刷版刻技術(shù)變革性的提升、圖書刊刻制造能力的增強和圖書貿(mào)易的繁榮使這一過程節(jié)奏加快,使茶書在明代晚期階段即不斷更新迭代。如明代長洲人錢椿年,人稱“友蘭翁”,曾匯輯《茶譜》一書。后來,趙之履為該書作了續(xù)編《茶譜續(xù)后》,談及《茶譜》為“一時好事之傳,為當(dāng)世之所共賞者……”[22]189可見,在錢氏《茶譜》成書的嘉靖前后[22]185時期,該書是社會上廣受歡迎的茶書。然而,后來的藏書家顧元慶“見友蘭翁所集《茶譜》”,認為其“收采古今篇什太繁,甚失譜意?!庇谑莿h校之,并“重梓于大石山房”[22]186。萬歷之后,世所流行的“《茶譜》”則皆為顧氏的刪校版《茶譜》,錢氏《茶譜》和趙氏之《續(xù)后》已慢慢失傳,而僅存名目于錢謙益《絳云樓書目》等個別書目中。同樣情況的茶書還有不少,如孫大綬《茶經(jīng)外集》一出,此前僧人真清所輯《茶經(jīng)外集》則漸漸淡出,二者名同實異,卻常為混同。不過,并非所有同名后出者皆能代替前者,只有更便宜閱讀、更廣泛流傳等滿足圖書印制、銷售等多方面條件的茶書,才會發(fā)生替代。

    其次,茶書刊刻的興起有利于茶書的傳存。有的刊刻者纂輯茶書,務(wù)在搜求珍本,使多部茶書得以流傳。如喻政輯《茶集》《茶書》,于是多部茶書賴之流傳至今;再如程百二為明萬歷時刻書家,其刻印《品茶要錄補》中收入此前未被前人注意的宋代黃儒《品茶要錄》珍本,其《程氏叢刻》中還收入反映明代茶葉種植、制造和品賞實際情況的黃德龍《茶說》,使二書得以傳存。不過總的來說,明代茶書數(shù)量非常大,傳世者是少數(shù),更多的茶書因無法刊刻或刊刻后流傳不廣等多方面復(fù)雜原因未傳存于世。

    5.涵育與回應(yīng)茶書的閱讀需求

    茶書刊刻的興起培養(yǎng)了茶書閱讀受眾的增加,后者也反作用、影響著茶書的撰著和刊刻。明代中期以后,王陽明“心學(xué)”和陽明禪思想對明代中晚期圖書閱讀有重要的引導(dǎo)作用。主張簡樸、自然、休閑、優(yōu)雅的茶事活動是性靈生活的外在體現(xiàn),撰著及閱讀茶書是集通俗性和悟禪悟道的性靈追求于一體的,契合了中晚明文人儒士的心理共識,所以與之相對應(yīng)的茶文化發(fā)展為晚明性靈觀念的組成部分,飲茶和茶事生活成為一時之風(fēng)氣。故而,茶書在明代有著廣泛的閱讀受眾,儒士、文人常常將茶書置放案頭,“日奉斯編,用為指南”[22]368。這番廣泛的傳播及與閱讀受眾深入的思想交流,推進和影響著茶書的撰著與刊刻。如孫大綬曾輯關(guān)于《茶經(jīng)》的詩文,附于其所梓陸羽《茶經(jīng)》之后,本不獨立成書;然而這部分內(nèi)容為當(dāng)時閱讀受眾所普遍喜愛,竟逐漸從《茶經(jīng)》附錄中析出,以獨立茶書《茶譜外籍》傳示于世了。

    此外藏書家的搜購也推動了茶書的撰著和刊刻。明代官方、書院、寺觀和私人藏書的數(shù)量規(guī)模都超過以往朝代,特別是江浙一帶,私人藏書家濟濟,藏書樓林立。如宋濂記述吳郡著名醫(yī)者倪維德,“性尤嗜聚書,預(yù)置金于書市,有新刻者輙購入之,積至五千余卷,構(gòu)重屋以藏?!盵38]倪氏為明代前期著名醫(yī)學(xué)家,并非以藏書名世,他平時卻預(yù)備好錢財放置在書市,只要有新刻的書就購買,足可見其藏書的熱情和實力。晚明藏書家數(shù)量劇增,他們搜求的圖書題材廣泛,《澹生堂書目》《八千卷樓書目》《紅雨樓書目》等傳世書目即收集了相當(dāng)數(shù)目的茶書①(明)祁承爜:《澹生堂讀書記 澹生堂藏書目》下《子部一·小說家·閑適》記載了該樓所藏茶書,包括茶書全集18 種30 卷和單行的16 種茶書(與全集有重復(fù)情況)。見(明)祁承爜撰,鄭誠整理,吳格審定:《澹生堂讀書記 澹生堂藏書目》下《子部一·小說家·閑適》,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版,第475-476 頁。,故而,明代藏書事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茶書的撰著和刊行。

    6.推動茶文化的發(fā)展

    明代茶書的撰著、刊行、傳存和傳播對中華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諸多方面的推動作用。其一,繼承和發(fā)展了唐宋以來積淀的茶文化理論。唐、宋、元時期風(fēng)雅人士常常品鑒茶事,對于采茶、制茶、品茗等多方面茶事活動都有著豐富的觀點和感悟。如宋末元初時牟巘記載:“信之嘗為公言茶之香味、性情,地之陰陽、向背,與其采摘之宜、先后之際,曲盡物理,得所未聞”[32]260,說的是元初茶提舉吳信擅長品鑒茶,了解茶種植和制造等茶事內(nèi)容。雖然唐、宋、元時期流傳下來的茶書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諸朝代的茶人對種茶、采茶、制茶、茶之性狀、品質(zhì),甚至是精神層面對茶的悟思都已有所關(guān)照,對多個層面和維度的茶事活動展開了文化詮釋,茶文化審美觀點趨于成熟,還產(chǎn)生了大量茶葉詩文。明代茶書有多種前代茶書及茶文化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纂輯,內(nèi)容上主要繼承、總結(jié)和升發(fā)前代品鑒茶葉的論述,時而辨正之;同時拓展對茶事實踐活動的記述,總結(jié)和梳理茶文化理論,創(chuàng)新茶書體例,使茶葉品鑒的審美觀點走向成熟并演化出具有時代特色的蘊旨。此外,明代茶書還呈現(xiàn)了茶葉種植、制作和品鑒文化的發(fā)展和轉(zhuǎn)變。如明代早期朱權(quán)的《茶譜》中記述茶灶、茶磨、茶碾、茶羅等唐宋以來末茶法茶藝的器具[22]183,而明中晚期茶書中已少見或不見這些器具,體現(xiàn)了明代末茶法茶藝式微,而散茶法愈漸替代之的發(fā)展?fàn)顩r。

    其二,明代茶書關(guān)涉茶文化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諸茶書評判茶品,探討煎茶擇水、擇薪、擇果、擇器,陳述養(yǎng)水、洗茶、侯湯、滌器、熁盞等茶事步驟,從茶品、藝茶、采茶、藏(貯)茶到煎茶、點茶、嘗茶,再到茶候(宜)、茶侶、茶器等各個方面都有深入論述。于擇水、茶器、地域性茶葉等方面產(chǎn)生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專門論著,如僧清真所輯《水辨》、徐獻忠《水品》、田藝蘅撰《煮泉小品》、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洞山茶系》等;還言及茶效,即茶之藥用價值和養(yǎng)生功效??偠灾鞔钑N的廣泛茶文化內(nèi)容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了中國古代茶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發(fā)展面貌,同時有助于茶葉種植、生產(chǎn)、貯存等方面優(yōu)良方法與經(jīng)驗的推廣。

    其三,明代茶書蘊含了茶葉品鑒的時代性審美觀點。佛教本土化、莊老化的產(chǎn)物——禪宗發(fā)展至宋元時期已越來越大眾化、普泛化,明代佛學(xué)入于儒士間,王陽明集之大成,繼而陽明禪泛濫[39]?!拔镂覂赏木窬辰绾碗S緣任運的生活態(tài)度,嚴重地浸漬了知識階層”[40],向本心尋凈土的禪學(xué)智慧也發(fā)展為當(dāng)時普適化的文化理念,以及明儒追尋的生命的詩意光輝和與自然圓融自洽的生活格調(diào)。在這樣的時代精神背景下,茶以其真、清雅與禪家之隨順自然、物我兩忘精神相吻相合,“茶性之真,不無為之穿鑿矣”[22]415,被明人視為“諫友”[22]270。明代人認為“茶類隱”[22]347,將品茗、研習(xí)茶事與獨善、無欲、歸隱、明心見性等禪意緊密相連起來。如茶書中反對過往一些使茶失其真香、真味的做法:“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反失其真?!c雜棗、橘、蔥、姜,奪其真味者尤甚?!蛎婢O(shè)司檢束,而前之所忌亂真味者,不敢窺其門矣?!盵22]188可見,茶人主張還原茶之清雅口味,求真尚雅。再如,“過于文,則水性柔;柔則水為茶降;過于武,則火性烈,烈則茶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盵22]246此番關(guān)于水之柔、烈程度的火候控制觀點蘊含著對中和、中正精神的追求。再如顧大典評價《茶錄》撰著者張源曰:“汲泉煮茗,以自愉快”,然“無間寒暑,歷三十年,疲精殫思,不究茶之指歸不已”[22]245,可謂道盡明人飲茶、事茶、研茶的生活面貌。明代茶人講究茶之“優(yōu)劣定乎始鍋,清濁系乎末火”[22]246,貯藏茶則“將花筍箬及紙數(shù)重扎壇口,上以火煨磚冷定壓之,置茶育中。”[22]246這些對火候、步驟近乎苛刻而繁冗的講求,滲透著生活雅趣和明人觀物、用物、論物不厭精細[41]的特點,體現(xiàn)了明人對禮樂生活藝術(shù)化、審美化的追求,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民眾對茶與人之間和諧共生關(guān)系的深入體悟和志趣取向。特別于晚明時期,茶文化似一股清流,貫穿于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社會流俗間,以擇茶、擇水、擇侶、擇器等諸觀點倡導(dǎo)自我清修、自我升華,體悟物我相忘的境界。

    其四,明代傳世的許多茶書都短小精悍,為愛茶之人品飲實踐的經(jīng)驗性總結(jié)之作,其行文大多韻律和諧、用語典雅,且多體現(xiàn)思辨意識,許多茶書即為明代文學(xué)小品文中的佳品,因此而提升了茶文化的典雅格調(diào)。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有明一代,茶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基本飲食物資、禮俗文化與結(jié)社活動媒介及承載性靈觀念、禮樂文化追求的多元化功能。唐宋以來茶事品鑒文化趨向成熟,因而明代江南地區(qū)尤為顯現(xiàn)的印刷術(shù)技術(shù)的發(fā)展、圖書刊刻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嘉木名泉的集約化分布、茶人集團的密切交游促動了茶書的創(chuàng)作勃興;茶書刊刻增進了明代茶書的撰著,推動了茶書體例的創(chuàng)新、茶書內(nèi)容的豐富、茶書的傳存以及茶文化的發(fā)展,促使明代茶書呈現(xiàn)出時代茶文化的特色與多樣面貌。

    猜你喜歡
    刊刻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清代私家藏書開放流通思想研究
    茶文化的“辦案經(jīng)”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國學(xué)(2020年1期)2020-06-29 15:14:38
    “一帶一路”與茶文化傳播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30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論王先謙《駢文類纂》的刊刻傳播
    論晚明元劇選刊刻現(xiàn)象及其文化審美意義
    戲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18
    20世紀(jì)上半葉現(xiàn)代都市茶文化的形成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黑人高潮一二区|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老女人水多毛片|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亚洲av一区综合|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潮喷喷水| ponron亚洲|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高潮美女av|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99热全是精品| 尾随美女入室| 欧美bdsm另类|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噜噜|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人妻一区二区av|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亚洲av成人av|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高潮一二区|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免费少妇av软件|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美女高潮的动态|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舔av片在线|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免费看日本二区|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av在线亚洲专区|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色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二区|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播放无遮挡| 欧美bdsm另类|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 一区精品| av卡一久久|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亚洲最大av|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亚洲图色成人|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色综合色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视频| 欧美zozozo另类|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免费看不卡的av|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惰|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亚洲国产色片|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第二区|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av.在线天堂|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华液|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美女大奶头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网站视频免费|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搡老乐熟女国产|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国产视频内射|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videossex国产| 尾随美女入室| 欧美另类一区|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黑人高潮一二区|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av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自拍偷在线|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av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不卡一卡二|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潮喷喷水| 国产乱人视频|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黑人高潮一二区|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97久久精品|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成人国产麻豆网|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一级黄片播放器|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 亚洲色图av天堂|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秋霞伦理黄片|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色哟哟·www|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www.色视频.com|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99热全是精品|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成人av| 91精品国产九色| 国产高潮美女av| 日本免费a在线|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少妇av软件|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99热全是精品|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秋霞伦理黄片|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or卡值多少钱|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身体一侧抽搐| 欧美zozozo另类|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一级毛片我不卡|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在线免费十八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美女大奶头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www.色视频.com|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最大av| 尾随美女入室|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深夜a级毛片|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日本熟妇午夜|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少妇丰满av|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乱来视频区|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久久97久久精品|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男人舔奶头视频| 91精品国产九色|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日本黄大片高清| 婷婷色综合www|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日韩电影二区|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av一本久久久久|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欧美日本视频| 成人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av男天堂|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 中文字幕制服av|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kizo精华|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深夜a级毛片|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or卡值多少钱|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51国产日韩欧美| 日韩伦理黄色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赤兔流量卡办理|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免费大片18禁| 欧美xxⅹ黑人|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简卡轻食公司|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嫩草影院精品99|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亚洲性久久影院| 毛片女人毛片| 日韩中字成人|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男人舔奶头视频|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老司机影院毛片| 色视频www国产|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大码| 国产色婷婷99| 久久6这里有精品|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or卡值多少钱|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最大av|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av一本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身体一侧抽搐| 99久久人妻综合|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欧美zozozo另类|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电影二区| 一级毛片我不卡| 日韩中字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