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釗
大海對于我來說是童年的憧憬,也是未來的夢想。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兒時的夢想,終于成為一名“海之子”。
夢隕太行
我出生在晉南太行山區(qū)的一個小縣城,太行山特有的地貌限制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對于家在農村的我來說,上大學是唯一翻身的機會。
中考之后,我成為縣一中重點班的學生。那時的我對海大充滿了向往,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海大!但那時我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到高三時仍然是我們班的一名中等生。
第一年高考,我落榜了。我懷揣著夢想,選擇了復讀。
為了能盡快提高自己的成績,我去了一個高考輔導中心補習。補習班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每天的生活只有學習。當時的我基本上每天只睡5個小時,是我們宿舍起得最早、回得最晚的人。為了節(jié)省排隊打飯的時間,我總是在別人用完餐后再去吃飯。
夢想就像是苦難生活中的一絲甜味劑,成為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的辛苦沒有白費——我當時的省模擬考成績相比前一年有了質的飛躍,排在全校前200名。
我曾一度以為我的夢想就要實現了,不幸的是,那年的高考我還是失敗了。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我哭了,心里有太多的不甘、痛苦,我曾一度想要通過自殺來結束這段痛苦。幸運的是,我的朋友一直在鼓勵我,陪我走出了這個低谷。我漸漸明白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挑戰(zhàn)自己,要像個戰(zhàn)士一樣,向著目標沖鋒!
跨馬再戰(zhàn)
我心有不甘!于是,我再一次選擇了復讀。這一年的復讀生活我過得更艱難,心里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我的家庭條件并不好,多復讀一年意味著家里還需要為我多支付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相比于經濟上的壓力,讓我舉步維艱的是心理上的壓力。我曾多次想過萬一這次還考不上怎么辦?萬一我又發(fā)揮失常怎么辦?萬一又讓別人看我的笑話怎么辦?但每一次的憂慮和緊張都被腦子里一閃而過的海大風景所取代——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不丟人!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絕不能接受日后的悔恨。
我把海大的照片貼在了我的床頭,每天醒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著照片,在心中暗自打氣:“我一定能考上海大!”
但命運又一次跟我開玩笑,2013年高考,我的成績依舊不如人意,最后我只能上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學。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抱著考研的決心去了太原工業(yè)學院。
涅重生
三年的“高三生活”讓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步入大學的我沒有荒廢時光,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可以排在專業(yè)前十名。我在大三下學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考研大軍,開始了每天三點一線、早七晚十的備考生活。
備戰(zhàn)研究生考試相比于備戰(zhàn)高考來說更加艱難,因為不會再有老師監(jiān)督我學習,一切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在我走進考場的那一刻,我的心很平靜。我告訴自己:“越努力,越幸運!”
幸運之神終于眷顧了我,我的名字出現在海大的研究生錄取名單上,我終于釋懷了。我曾以為自己會大哭一場,但我沒有,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錄取名單上的名字,感謝自己的堅持。
后記
如今,我依稀可以回憶起十八歲那年的夏天,一個太行山區(qū)的孩子在午后的教室里種下了夢想的種子,在經歷了六年的風吹雨打之后,夢想最終開花結果。
我曾身陷黑暗,曾痛不能已,但沒有什么比朝著夢想一步步前進更痛快的了!就算是接二連三的打擊也不能將我打倒,因為我明白在血和淚都熬干后終會有圓夢的那一天,我終會成為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