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靜 李久玲
基金編碼:2016016 成都市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6年重點立項課題《分級診療制度下大型醫(yī)院不同掛號方式對引導患者就醫(yī)習慣影響的相關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討在大型綜合醫(yī)院掛號APP的應用價值。方法:醫(yī)院自2018年1月開始應用掛號APP,從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診的患者中選取2000名,其中掛號APP掛號者879名記為A組,傳統(tǒng)方式掛號者1121名記為B組,對比兩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另外比較兩組的就診滿意度。結果:A組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均短于B組(P<0.05);A組的就診滿意率高于B組(P<0.05)。結論:在大型號綜合醫(yī)院應用掛號APP可縮短患者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并可高就診滿意度。
【關鍵詞】大型綜合醫(yī)院;掛號APP;就診滿意度
Application value of registered APP in large general hospitals
Xiang Jing Li Jiu-ling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gistered APP in large general hospitals. Methods: The hospital began to use the registered APP in January 2018. 2,00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 to June 2018. Among them, 879 registered applicants were recorded as group A, and traditional registrations were 1121. For group B,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registration time, waiting time for treatment, outpatient visit time, and 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waiting time, waiting time and outpatient visit time of group A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gistered APP in large-type general hospitals can shorten the registration time, waiting time for clinics, outpatient visits, and high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large general hospital; registered APP;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2-03-018-01
大型綜合醫(yī)院集中了最優(yōu)質的醫(yī)療資源,病種的專業(yè)分類較細、科室規(guī)模大而龐雜,存在人流量大、門診量多及掛號難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非當?shù)鼗颊?,存在掛號難、就診等候時間長、流程不暢的問題,不僅耽誤患者的時間,也影響門診的工作效率[1]。因此如何解決掛號難題,提高就診效率成為醫(yī)院管理中的重點[2]。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與醫(yī)療服務相結合形成的移動醫(y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就診流程,本研究中將探究醫(yī)院掛號APP在大型醫(yī)院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醫(yī)院自2018年1月開始應用掛號APP,從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診的患者中選取2000名,掛號APP掛號者879名記為A組,傳統(tǒng)方式掛號者1121名記為B組。A患者中男445名,女434名,年齡18-92歲,平均(45.9±15.3)歲,掛號科室:呼吸內科278名、內分泌代謝科185名、神經內科153名、神經外科130名、心血管內科50名、產科42名、耳鼻喉科20名、婦科15名、其他6名;B組患者中男565名,女556名,年齡18-94歲,平均(45.5±15.0)歲,掛號科室:呼吸內科363名、內分泌代謝科227名、神經內科185名、神經外科154名、心血管內科65名、產科60名、耳鼻喉科30名、婦科25名、其他12名。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A組使用掛號APP,方法如下:
預約掛號:醫(yī)院在各醫(yī)療診區(qū)粘貼掛號APP二維碼,患者及家屬通過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下載安裝之后使用本人身份證或電話號碼進行實名注冊,注冊時向手機推送查詢密碼設定,用戶可自己輸入查詢密碼,每個賬號可同時添加2-3名家庭成員。進入APP首頁后根據(jù)需求選擇科室及醫(yī)生,選擇醫(yī)生后可直接查看醫(yī)生坐診時間,并根據(jù)需求選擇當日掛號或預約掛號,掛號成功后顯示掛號單,并出現(xiàn)支付頁面,選擇支付方式后予以手機繳費。
取號:當日掛號患者無需取號,直接憑身份證及手機掛號單在候診區(qū)等候就診。預約掛號(非當日)患者需攜帶就診卡或身份證去自助機或收費窗口取號。
信息查詢:掛號成功后患者可通過APP查詢所選擇科室的候診情況、當前的叫號順序、預估等待時間,為患者合理安排就診行程。患者完成各項實驗室檢驗及影像學檢查后,檢查結果可直接發(fā)送至手機APP,若需實物檢查報告單可憑APP賬號及登錄密碼在自助機打印。
繳費:醫(yī)生通過電腦開出醫(yī)囑單后,相關的診療費用會直接在APP上顯示,患者可通過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各種支付APP直接繳費。
B組為傳統(tǒng)門診掛號,辦理就診卡后在掛號處排隊掛號,掛號后到相應門診就診區(qū)候診。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
(2)對比就診滿意度。為患者發(fā)放就診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掛號過程、繳費方法、取檢查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分,總分0-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分且<90分為一般滿意,<60分別不滿意,就診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24.0軟件作為統(tǒng)計學分析工具,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為χ2檢驗,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比較
兩組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比較A組均短于B組(P<0.05)
2.2 就診滿意度比較
A組中對就診非常滿意600例,一般滿意272例,不滿意7例,就診滿意率為99.20%,B組中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分別452例、468例、201例,其就診滿意率為82.07%,A組的就診滿意率高于B組(χ2=155.219,P=0.000)。
3 討論
隨著醫(yī)學水平的發(fā)展,醫(yī)療模式不斷更新,如何使醫(yī)療服務更加便民、利民成為醫(yī)院管理中的重點,預約診療是近年來醫(yī)療改革措施中一項重要的便民舉措,目的是減少患者在院排隊掛號的等待時間,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醫(yī)療服務的便民化提供了新的途徑,使手術掛號APP得到實現(xiàn),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人性化和優(yōu)質的預約診療服務[3]。
本研究結果中顯示A組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比較A組均短于B組,提示大型綜合醫(yī)院掛號APP的應用縮短患者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A組的就診滿意率高于B組,證實大型綜合醫(yī)院掛號APP的應用對于提高患者的就診滿意度有顯著的作用。掛號APP的使用,跨越了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使患者可實時掛號,直接線上繳費,大大節(jié)省了患者的排隊時間[4]。通過APP的查詢當前排隊人數(shù),預估等待時間,節(jié)省了患者的就診等候時間,大大提高了就診效率[5]。掛號APP的應用使患者通過手機清楚了解自己的整個就診過程,并能直接看到檢驗結果,避免了等待過程中的煩躁情緒,減少了醫(yī)院糾紛,使延緩溝通更加順暢,提高了就診滿意度[6]。
綜上所述,在大型號綜合醫(yī)院應用掛號APP,不僅可縮短患者的掛號排隊時間,就診等候時間、門診就診時間,還可高就診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申思,李婭芳,孫瑋,等.應用移動醫(yī)療App推進門診預約掛號工作初探[J].中國醫(yī)院管理, 2017, 37(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