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以來,Facebook F8、微軟Build、Google I/O三大開發(fā)者大會陸續(xù)召開,時間上再次撞車的微軟Build與GoogleI/O更成為全球科技粉關注的焦點,滿滿的黑科技技術與產品,不僅讓巨頭們秀出了自家實力,更有望引領未來科技發(fā)展趨勢,而在微軟突破萬億美元市值,谷歌財報讓華爾街涼涼的檔口,兩大巨頭的盛會能為大家?guī)砟男@喜呢?
再度撞車的科技盛會
Google I/0與微軟Build 2019“撞車”并非第一次,早在2018年時,兩大科技盛會的召開時間就有重疊,而今年,Google I/O大會將于當地時間5月6日至8日在山景城舉行。巧合的是,微軟今年的B uild大會也將于5月7日至9日在山景城舉行。
再度撞車顯然又會讓媒體手忙腳亂,但對于全球科技粉而言,短時間獲取海量前沿科技咨詢不失為一場盛宴,尤其是在云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正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這樣兩場大會顯然會為人們帶來大量信息。
從軟件服務到硬件產品,兩大科技巨頭不約而同地帶來大量融合產物,為全球科技粉帶來驚艷體驗的同時,也為未來科技發(fā)展勾勒出了方向。
專注B端的微軟Buuid 2019
“Windows隱退,Microsoft重生”一一不少科技媒體和粉絲在看了微軟Build 2019后都不禁產生這樣的想法,云與AI貫穿整個微軟Build2019的同時,以辦公為代表的生產力應用及相關屬性得到極大加強。
微軟Build 2019更專注于B端領域,微軟針對VR/AR、AI、云服務等領域發(fā)布了一系列技術更新-其中微軟云服務Azure是重點。事實上,在微軟2018年的四個財季中,云業(yè)務營收一直都保持了極高的增速,繼續(xù)維持對云計算領域的高投入,有利于汾江全球云計算生態(tài)成長紅利的同時,也能讓微軟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整個微軟Build 2019在大戰(zhàn)略上并沒有太多“出位”的地方-畢竟全球科技領域在2018年~2019年間,B端市場強勁需求,必然會讓微軟加強這方面的投入,但伴隨著科技技術的更迭,其在具體應用場景上的確能為人們工作生活帶來非常多改變。
跳出環(huán)境束縛的AR隔空辦公
《精靈寶可夢G0》、《一起來捉妖》兩款人氣極高的游戲成功實現了AR技術的普及,游戲之外,微軟在Build 2019上,更為人們展現了AR技術強大的生產力。
微軟Teams軟件能夠讓身處異地的辦公伙伴同處一間“AR房間”,用戶帶上眼鏡就可以進行隔空辦公,不僅從視覺感知上拉近用戶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其支持隔空互動,也就是說AR房間里的用戶可以像真實環(huán)境下一樣將文件遞交給同事。
當然,有了這樣逼真的應用環(huán)境,教育教學乃至科研模擬或藝術創(chuàng)作都會變得更為簡單,強大的交互性讓微軟AR技術在辦公應用中價值倍增。
全面升級的未來辦公室
相對于顛覆當下辦公情景的AR技術,全面升級的未來會議室對于微軟辦公用戶而言恐怕更具實用性。
微軟在Build 2019上宣布,“未來辦公室”在去年360度相機和麥克風陣列、人臉識別等應用的基礎上引入“丹麥項目”一一讓用戶身邊配有的普通麥克風“秒變”虛擬麥克風陣列:虛擬麥克風陣列將現有設備(如手機或筆記本電腦)與普通麥克風如搭樂高積木一般動態(tài)地組合成一個更大的陣列。丹麥項目可以幫助客戶在有或沒有專門的麥克風陣列DDK的情況下都可以更容易地轉寫對話,隨時隨地使用Azure語音服務。
同時,這個未來會議室還有基于語義分析的會議紀要功能,能夠實時同傳+速記,具有極強的辦公實用性。
滲透到生活的Azure
相對于在《權力的游戲》中穿幫的“星巴克咖啡杯”,這一次微軟Build 2019借Azure場景介紹,扎扎實實讓星巴克露了臉。
在介紹Azure的具體應用場景時,本身就是星巴克董事會成員的納德拉,讓兩位女士在星巴克做了場演示。微軟在與世界各地的咖啡農場合作后,并結合Azure和微軟區(qū)塊鏈技術,讓用戶掃—下碼,就能看到咖啡的原產地、生產記錄和烹飪技巧。在自助點餐方面,Azure會給用戶推薦新款飲品,還可以根據時間和天氣,來給出飲品和甜點的推薦搭配oAzure是微軟一直在努力改進的一項服務,微軟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大約95%的財富500強公司在其組織內的不同服務中使用MicrosoftAzureo微軟一直在強調使用隱私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因此,他們宣布7Artifiaallntelligence 2.0。
接近人類思維的Cortana
對于互聯(lián)網科技巨頭而言,語音交互絕對是不容有失的戰(zhàn)略板塊,微軟在Cortana上的確投入很多資源。微軟Build 2019上亮相的Cortana更像是一個全方位服務用戶的“私人秘書”,她會像秘書一樣提醒你的每日行程,幫你組織復雜的多人會議,成為協(xié)調個人與企業(yè)的智能服務型解決方案。
Cortana的成長得益于微軟去年年中并購的Semantic Machines,微軟通過SemanticMachines在對話引擎上的積累,并將這項能力與環(huán)境結合,整合到Cortana上,從而讓Cortana具備更強的理解能力。對于微軟來說,Cortana的手機裝機量顯然遠遠不如Siri和Google Assistant。那倒不如借助微軟在辦公領域上的優(yōu)勢,將Cortana整合到這個場景中,或者才能換來更好的發(fā)展。玩硬件的微軟
Surface以前,人們對于微軟硬件的認知和理解更多停留在外設和家庭游戲主機上,而Surface的成功,讓人們看到了微軟對硬件的認知和理解。
微軟在Build 2019上推出了一款名為SarcosGuardian S的蛇形機器人,可以爬過地震后的碎石廢墟等人類無法進入的地方。
不過,Sarcos機器人仍需要人類操作員遠程控制?,F在,微軟和Sarcos合作,為GuardianS增加智能功能,使其能夠自主地導航。SarcosGuardian S給不少人的感覺其實已經更偏工控機器人了,微軟在這里落子,的確有些出人意料,只是不確定會否引發(fā)一輪科技圈的跟風。
全面重生的Microsoft
整個微軟Build 2019上,Windows系統(tǒng)給人弱化的感覺,以辦公應用為核心的Microsoft服務及功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除前面提到的一些重點功能外,跨平臺大統(tǒng)一的,NET 5進一步優(yōu)化了微軟多平臺、多設備無縫辦公的便利性-而新Edge也強調更多隱私并迎來了IE模式,方方面面的更新,在整體大戰(zhàn)略不變的情況下,讓微軟產品和服務滲透人們日常生活中,也推動著微軟的全面變革。
將Al貫穿到底Google 110 2019
同微軟將辦公戰(zhàn)略執(zhí)行到底一樣,Google自2016年開始,就一直將AI當做了戰(zhàn)略布局的方向。
不過相對于軟硬件黑科技不斷涌現的微軟Build 2019,Google 110 2019會后迎來不少批評的聲音,其大多內容都源于老產品的更新,但Google本身產品和服務就更接近大眾用戶,其開發(fā)者大會整體定位顯然也更接地氣兒一些。
值得一提的繼Facebook F8強調個人數據隱私安全后,Google也強調了隱私安全問題。Google掌握的個人數據并不會比Facebook少,而隱私問題也不會比Facebook小,因而我們在多個Google服務功能里都看到了對數據隱私和安全的重視。
有人情昧的Google
Google Assistant、無人駕駛技術、智能助手Duplex等AI應用的持續(xù)進化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Google 110 2019引發(fā)大眾廣泛討論的卻是一些人文關懷方面的應用。
Google為聾人群體新推出了應用“LiveCaption”,這項技術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實現實時在線的語音字幕生成。在全球,有數百萬的患者因為中風、帕金森、肌肉萎縮等疾病導致語言障礙。Google通過收集大量的語言障礙患者的對話數據,借由AI技術,從而能夠識別出語言障礙患者想表達的意思。
另外Google也展示了AI在醫(yī)療的應用,對肺癌患者、糖尿病患者提供AI解決方案;在預測天災方面,Google的模型能夠預測和提醒用戶,幫助世界各地用戶免受洪水的侵襲。
搶眼的AR應用
微軟的AR隔空辦公引發(fā)眾多科技粉的關注,而AR技術同樣成為Google 110 2019上的主角之一。谷歌在I/O大會中更新了ARCore中的Augmented Images、Light Estimation功能,可以更好地幫助開發(fā)者構建更具交互性,更具真實感體驗的AR體驗。另外,為了幫助用戶能更輕松地體驗AR,谷歌正式發(fā)布了允許用戶以AR模式瀏覽網站3D對象的全新工具“Scene Viewer”。視覺效果和AR結合,使得Google的搜索開始變得更加多維,而不是僅僅是傳統(tǒng)的文字和圖片。
略顯尷尬的硬件
相對微軟而言,Google從不否認對硬件的野心,但似乎其產品—直以來都不溫不火。Google I/O2019上,Google發(fā)布了兩款Pixel手機Pixel 3A以及Pixel 3A XL分別售價為399美元和479美元。這也是目前消費者所能購買到的最新、最便宜的Pixel手機。這兩款手機均采用了1080P級分辨率的OLED屏幕(前者屏幕尺寸為5.6英寸,后為6英寸)、高通驍龍670處理器、4GB運存加64GB的機身存儲。當然,相比手機,AndroidQ新系統(tǒng)顯然更受人們關注一些。
寫在最后:
實用主義
相比起其他的開發(fā)者大會-谷歌的I/O2019大會更能吸引大眾的視線。大量基于實用主義的應用、功能發(fā)布及更新,讓消費者看到了未來技術的降臨。從軟件到硬件,Google并沒有一味求新求快,而是更強調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