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頸肩腰腿痛的發(fā)病率較高,其致病原因是頸、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外傷、過度勞累與受涼等。其中醫(yī)治療原則為調節(jié)陰陽和通調氣血,療法以針灸為主[1]。但傳統(tǒng)針灸的取穴較多,會使患者產生明顯的痛感。本研究以2018年1月—9月入本院治療的4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為研究主體,旨在探究頸肩腰腿痛行平衡針灸治療的作用,如下文。
1.1一般資料以2018年1月—9月入本院治療的4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為研究主體。隨機分成A組和B組,均20例。A組中,男13例,女7例;年齡30~78歲,平均(55.12±0.37)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4年,平均(1.05±0.57)年。B組中,男14例,女6例;年齡31~79歲,平均(55.28±0.41)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5年,平均(1.95±0.41)年。上述數(shù)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治療方法B組給予傳統(tǒng)針灸治療:針刺委中穴、解溪穴、承扶穴、陽陵泉穴、環(huán)跳穴和腎腧穴,腎虛且風寒濕邪者針刺命門,每日1次,10 d為一個療程,針灸3個療程。A組給予平衡針灸治療:頸部痛者的主穴取頸痛穴,肩部痛者的主穴取肩痛穴,腰痛者的主穴取腰痛穴,臀部疼痛者的主穴取臀痛穴,膝關節(jié)痛者的主穴取膝痛穴,輔助穴位均為大椎穴和風池穴,使用交叉取穴法進行止痛治療。
1.3觀察指標利用VAS評分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為0~10分,分數(shù)與疼痛程度成正比;利用JOA評分評估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分值為0~15分,分數(shù)與功能障礙呈反比。隨訪6個月,記錄患者的疼痛復發(fā)情況。利用SF-36量表(健康調查簡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和社會功能,均為100分,分數(shù)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療效評價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工作與生活能力恢復正常,關節(jié)功能正常,活動不受限;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工作與生活能力基本恢復,關節(jié)功能明顯改善,活動輕微受限;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休息后可進行正常生活活動或工作,關節(jié)功能有改善,但活動明顯受限;無效:臨床癥狀、關節(jié)功能等未恢復或加重,無法進行正常生活活動或工作[2]。
2.1治療效果對比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高于B組的7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例,%)
2.2復發(fā)率對比隨訪6個月,A組中2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0.0%,B組中8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40.0%,A組復發(fā)率低于B組(χ2=4.800,P=0.029<0.05)。
2.3VAS評分與JOA評分對比治療后,2組的VA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A組低于B組(P<0.05);JOA評分高于治療前,且A組高于B組,組間與組內對比有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VAS評分與JOA評分對比 (例,±s)
2.4生活質量評分對比A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
表3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例,±s)
頸肩腰腿痛的疾病類型較多,如骨質增生、肩關節(jié)周圍炎、頸椎病與腰肌勞損等,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臨床中常通過口服止痛藥等方式治療該病,但其療效欠佳,無法實現(xiàn)根本性治愈。針灸+止痛藥是其常見療法,但傳統(tǒng)針灸的痛感明顯,治療痛苦度高,加之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多,可能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平衡針灸是其新型療法,其基于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而生,治療原則是調節(jié)機體平衡系統(tǒng),實現(xiàn)體內能量物質的再分配與調整,根據患者的病因給予針對性治療。其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強、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備受臨床青睞[5]。
平衡針灸可調節(jié)患者的身體平衡,使其體內物質與能量得到充分激發(fā),并能加快炎性介質的實際吸收速度,緩解組織粘連情況,對于神經通道有調節(jié)作用,并能提高組織痛閥[6]。其作用機制為:針刺神經或神經干,使機體可接受良性刺激信號,進而刺激病變組織與病原體。刺激信號能在短時間內傳導至中樞神經,大腦調控系統(tǒng)負責判別信號類型,進而給予應激性調整,調動中樞遞質,釋放大量的物質能量,最終實現(xiàn)鎮(zhèn)痛功效,提高機體免疫力[7]。平衡針灸后,患者的嗎啡受體與嗎啡樣物質釋放量會明顯提升,對腦內鎮(zhèn)痛系統(tǒng)的原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能增強鎮(zhèn)痛系統(tǒng)閘門功能,加之交叉取穴法的有效指導,可發(fā)揮機體自愈能力。其能夠修復患者病變部位的病理狀態(tài),調節(jié)其物質代謝功能,實現(xiàn)機體的自我修復,使機體達到較理想的平衡狀態(tài),并能從根本上解決病變,因此不易復發(fā),具有較佳的遠期療效[8]。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0%)高于B組(70.0%)(P<0.05)。隨訪6個月,A組的復發(fā)率(10.0%)低于B組(40.0%)(P<0.05)。治療后,2組的VA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A組低于B組(P<0.05),JOA評分高于治療前,且A組高于B組(P<0.05)。A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P<0.05)。與蘇宏圖等[9]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梢?,平衡針灸能夠改善頸肩腰腿痛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提高其關節(jié)功能,且不易復發(fā),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