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雄
摘要: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開展有效閱讀,能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增加語文知識的積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內(nèi)容。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語文基礎薄弱,思想認識能力有限,獨立開展閱讀學習存在一定的障礙和困難。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這些問題,積極探尋應對措施。
關鍵詞:語文閱讀? ?能力低下? ?農(nóng)村小學生
一、農(nóng)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足的原因
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閱讀興趣不足,理解能力有限,無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農(nóng)村學校的部分教師由于專業(yè)知識缺乏,教學方法陳舊,不能創(chuàng)設科學有效的閱讀環(huán)境,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提升農(nóng)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對策
農(nóng)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足,獨立自主開展語文閱讀能力效果不佳。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分析學生閱讀障礙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學實施策略,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1.激發(fā)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農(nóng)村小學生是非常缺乏語文學習興趣的,而閱讀是一項比較單一枯燥的學習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不同的教學形式,廣泛導入具有濃厚吸引力的教學內(nèi)容,以便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學生對詩歌是沒有閱讀興趣的,詩歌雖然文字較少,但蘊含的思想情感是非常豐厚的。由于學生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詩歌蘊含的深厚情感,也就難以激發(fā)濃厚的閱讀興趣。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師生情感方面入手,以學校生活故事作為引入,通過講述學生身邊的師生故事,讓學生體會到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感。
2.強化學困生開展語文閱讀的知識儲備
農(nóng)村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較低,無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不能順利閱讀內(nèi)容,在閱讀理解上也存在一定困難,這種語文閱讀障礙必然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越發(fā)厭倦語文閱讀。因此,教師要從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層面和語文知識基礎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水平。
如《夸父追日》這篇課文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對學生來說,這種文言文形式的課文具有一定的閱讀障礙。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白話文版本,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然后組織學生分析探討課文中的字、詞、句,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學生解決了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后,就能輕松順暢地開展語文閱讀了,有效提升了閱讀效率。
3.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農(nóng)村小學生開展語文閱讀,最大的障礙在于理解,學生用心看書、讀書之后,還是難以理解把握書中內(nèi)容,沒有收獲良好的閱讀效果。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nèi)容,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如《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屬于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請求和平的信,表達了孩子的真情實感,也表達了孩子對戰(zhàn)爭的控訴。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入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以視頻形式呈現(xiàn)信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直觀感受,深化了對課文閱讀的理解,促進了閱讀效率的提升。
4.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
學生必須拓寬閱讀范圍,運用廣闊豐富的閱讀資源,全面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收集多形式、多內(nèi)容、多類型的閱讀資源,然后把它們運用于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地接觸豐富的閱讀資源,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譚樂寬.農(nóng)村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
[2]尹忠澤.論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中的辯證法思想[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3]楊雪妮.擁有共同的生活密碼——
“特色班級專題閱讀活動”的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13,(28).
(作者單位:甘肅省正寧縣永正鎮(zhèn)永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