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穎
(營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2)
輪狀病毒為引發(fā)幼兒腹瀉較為常見的因素之一,該病具有發(fā)病快、患病率高等特點。有研究資料顯示[1],該病于國內(nèi)腹瀉小兒中,近一半是因輪狀病毒引發(fā),且于秋季發(fā)病率>80%。為明確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予以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對比分析,依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年齡6個月~1歲,平均(9.00±0.50)個月,其中6~10個月為30例,10~12個月為10例,男女比30∶10;實驗組(50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10.00±1.20)個月,其中7~10個月為35例,10個月~1.1歲為15例,男女比30∶20;兩組上述基線資料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護理,保持病房空氣清新及床鋪整潔,并對患兒的嘔吐物及腹瀉物及時給予處理,遵醫(yī)囑及時予以補充電解質、抗病毒藥物等;實驗組予以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飲食護理:按照原則不予禁食,因禁食可加重患者脫水狀況,延緩體力恢復及降低抵抗力。但因輪狀病毒侵入后,即可于附著于小腸黏膜進行復制,致使絨毛脫落、萎縮,從而引發(fā)空腸與十二指腸發(fā)生病理性改變,進而引發(fā)雙糖酶的不足。因此,需短暫停用乳類食品,可換成豆奶粉與豆制品。因母乳中存在天然免疫物質,故可告知家屬喂養(yǎng)時,需注意少量,并暫停其他輔食食物。②皮膚護理:加強嬰幼兒臀部的基礎護理,告知家屬盡量應用純棉尿布物質,避免使用香皂類清洗,從而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并對局部皮膚予以涂藥措施。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對比兩組患者家屬滿意度與知曉度、依從性對比,依據(jù)本院自制調(diào)查表對患兒家屬進行調(diào)查,每項總分為100分,分值愈高,患兒家屬滿意愈高;對比兩組發(fā)熱、脫水、腹瀉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數(shù)據(jù)予SPSS21.0軟件處理,正態(tài)計量s)數(shù)據(jù)組間對比通過t進行檢驗;當兩組對比顯示高度差異,即提示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家屬滿意度與知曉度、依從性對比: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家屬滿意度與知曉度、依從性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家屬滿意度與知曉度、依從性對比(x-±s,分)
2.2 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各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更短(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見表2。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亦稱為秋季腹瀉,為秋冬季節(jié)小兒腹瀉常見的因素之一,尤其是<2歲的患兒[2-3]。該病發(fā)病急,首先可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之后可出現(xiàn)腹瀉,甚至發(fā)生驚厥等嚴重臨床癥狀,易致使患兒發(fā)生電解質異常與脫水等,嚴重威脅患者安全與生命健康[4-5]。為明確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90例患兒予以分析。
本文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滿意度(95.20±2.94)分、知曉度(90.21±4.50)分、依從性(92.65±3.30)分顯著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發(fā)熱(2.30±0.94)d、脫水(3.20±1.50)d、腹瀉(5.20±2.30)d等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6.20±1.08)d顯著更短;表明將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不僅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等評分,且能夠顯著縮短其癥狀持續(xù)時間。護理人員需密切重視患兒脫水狀況,從而可及時補充液體及水電解質。飲食控制為該病最主要護理,告知患兒家屬不禁食的原理,比如,禁食可加重嬰幼兒脫水狀況,從而影響機體的恢復,并降低免疫力;于患病期間,采取易消化、清淡飲食,并適當攝入乳糖類食物[6-7]。護理人員需積極對患者家屬講解正確的疾病相關知識,并對家屬所提出的疑慮進行耐心解釋,在溝通時,需密切觀察家屬心理狀況,從而可及時針對性予以干預。對家屬予以健康指導:告知家屬該病的發(fā)病因素、發(fā)生及進展狀況、臨床中的基礎治療與護理,并教會患兒家屬對嬰幼兒脫水狀況予以評估,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癥狀,應立即告知醫(yī)護人員[8]。需保持患兒會陰部及臀部的清潔干燥,于每次便后需清水洗凈分泌物,禁止應用不透氣的尿布材質,若臀部發(fā)生破潰時,可予以紅外線燈照射,從而促使傷口的愈合,保持皮膚干燥。受外部環(huán)境與時間例數(shù)等限制,關于將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中的心理狀況未予以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探究并予以充分補充。
表2 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對照組 40 5.50±1.67 6.20±±0.51 7.50±1.52 8.30±2.01實驗組 50 2.30±0.94a 3.20±1.50a 5.20±2.30a 6.20±1.08a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用于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患者中,不僅可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及健康知識的知曉度及滿意度,且能夠顯著縮短其臨床癥狀消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