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晶
(大連市旅順口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大連 116041)
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是指患者因氣血不暢而出現(xiàn)的冠心病心絞痛癥狀,該冠心病心絞痛亞型患者臨床中十分常見,采用血府逐瘀湯提高患者血氣代謝,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現(xiàn)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1]。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84例,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實驗組(n=42)與參照組(n=42)。其中,男性冠心病心絞痛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最小年齡43周歲,最大年齡79周歲,中位年齡(54.3±10.6)周歲。冠心病病程時間最短0.3年,最長12年,中位病程時間(5.7±2.6)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冠心病病程時間等基礎資料統(tǒng)計分析,其結果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分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模式,給予患者鹽酸普萘洛爾緩釋片 (生產(chǎn)廠家:??谑兄扑帍S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9999421),每日口服3次,每次20 mg。實驗組給予血府逐瘀湯治療,方劑:當歸、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桔梗、枳殼、柴胡、牛膝、桂枝各10 g;甘草6 g,煎湯取汁,分為2份于早晚服用[2]。2組患者均治療30 d。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8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實驗組與參照組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及紅細胞比容數(shù)據(jù)行t檢驗,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2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情況行χ2檢驗,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對比差異性較高(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流動力指標比較: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冠心病心絞痛血流動力指標數(shù)據(jù),二者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及紅細胞比容均低于參照組,見表1。
表1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流動力指標比較(s)
表1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流動力指標比較(s)
實驗組 42 5.25±0.81 1.58±0.24 0.41±0.04參照組 42 5.68±0.69 2.00±0.15 0.47±0.03 t - 2.6189 9.6173 7.7768 P - 0.0105 0.0000 0.0000
2.2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參照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情況,見表2,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實驗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48%)明顯高于參照組(61.90%)。
表2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西醫(y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是因患者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現(xiàn)的絞痛。中醫(yī)中冠心病心絞痛屬于胸痹范疇,具有眾多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為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3]。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因患者氣血不暢,導致患者胸中存在血瘀,氣血瘀滯而造成患者胸部絞痛。因此,中醫(yī)治療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多以活血化瘀為主要方式,通過調節(jié)患者氣血運行,緩解患者胸痹癥狀。血府逐瘀湯出自中醫(yī)電擊《醫(yī)林改錯》,其方劑中桃仁與紅花為君藥,主活血逐淤至功效;川穹、赤芍與牛膝為臣藥,起到了通經(jīng)止痛的作用;當歸、生地、桔梗、枳殼與柴胡具有滋陰活血、清熱行氣、寬中解郁的藥效;桂枝與甘草共為使藥,載藥上行、調和諸藥,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滋陰之功效[3]?;颊卟捎醚痧鰷枰灾委?,在養(yǎng)血的基礎上行活血之功,以祛瘀通氣,促使患者血液得以正常運行,在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另外,可根據(jù)患者癥狀實際情況給予加減治療,如患者淤痛較重,加行穿山甲與莪術,二者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如患者淤痞較重,加行丹參與水蛭,二者具有解淤消痞之功效[4]。通過辨證加減治療可提高血府逐瘀湯的治療效果,同時可針對性緩解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綜上所述,中醫(yī)認為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是因氣血不暢而造成,采用血府逐瘀湯予以治療,主活血、通經(jīng)、止痛、散瘀之作用,改善患者心絞痛等臨床癥狀,其臨床效果較好。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實驗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及紅細胞比容等血流動力指標得以顯著改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證實血府逐瘀湯在治療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方面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