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鞍山市雙山醫(yī)院泌尿外科,遼寧 鞍山 114032)
膀胱結石作為泌尿外科一種常見疾病,其多繼發(fā)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等疾病,且發(fā)病率于近些年不斷升高。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傳統(tǒng)手術方式多是在恥骨上膀胱進行切開取石,雖可有效清除膀胱結石,緩解臨床癥狀,但由于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術后愈合時間較長,且并發(fā)癥較多,不利于術后機體康復[1]。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微創(chuàng)術式逐漸推廣于臨床,前列腺電切術以及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膀胱結石治療中。本研究為明確復雜膀胱結石經(jīng)前列腺電切術以及鈥激光碎石術配合治療的效果,我院針對性選取92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報道如下。
表1 兩組臨床觀察指標(x-±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比較(,分)
注:組間對比,aP<0.05
對照組 46 3.05±0.24 3.02±0.19 3.05±0.22 3.08±0.26研究組 46 4.13±0.36a 4.16±0.42a 4.15±0.39a 4.11±0.45a t-16.9297 16.7728 16.6615 13.4417 aP - <0.05 <0.05 <0.05 <0.05
1.1 一般資料:擇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復雜膀胱結石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其依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將經(jīng)腹部平片、泌尿系逆行造影、常規(guī)生化等檢查確診者納入,將尿道狹窄、心肺功能嚴重不全者排除。對照組(46例),男女比例40∶6,年齡30~78歲,平均(60.35±2.16)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1.26±0.51)年。研究組(46例),男女比例39∶7,年齡31~79歲,平均(60.42±2.21)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34±0.57)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鈥激光碎石術:取截石位,并予以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于輸尿管鏡下進行尿道檢查,對結石數(shù)目、形態(tài)進行確定,然后利用鈥激光光纖粉碎結石,設置頻率8~10 Hz,控制能量為2.0~2.5 J,通過沖洗器吸除碎石,留置導管,行常規(guī)抗感染處理。研究組予以前列腺電切術與鈥激光碎石術:置入電切鏡檢查尿道,對結石形態(tài)及數(shù)目予以明確,之后經(jīng)電切鏡電極通道應用鈥激光進行碎石,頻率及能量設置同對照組,完全粉碎結石并吸除,常規(guī)留置導管,時間為12~24 h,并予以相關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對比兩組臨床觀察指標,包括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等;比較兩組術后3個月的生活質量,采取QOL評分量表[2]評定,分為日常生活、疼痛、睡眠、食欲等方面,每項0~5分,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行本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表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n(%)]來表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率比較;P<0.05則表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觀察指標:研究組臨床各觀察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術后3個月,研究組QOL各指標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膀胱結石可分成原發(fā)與繼發(fā)性兩類,前者多是因營養(yǎng)不良所致,常發(fā)于兒童群體;后者多是因上、下尿路梗阻以及膀胱異物等因素誘發(fā),臨床以后者多見[3]。復雜膀胱結石多出現(xiàn)在老年男性人群中,且患者常并發(fā)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4]指出,前列腺電切術及鈥激光碎石術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提升復雜膀胱結石治療效果,并且手術安全性高,患者依從性高。
本研究中,研究組殘余尿量(30.01±20.18)mL、最大尿流率(17.89±4.21)mL/s、出血量(102.42±21.38)mL、手術時間(55.13±4.11)min均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3個月,研究組日常生活、疼痛、睡眠、食欲較對照組高;此次研究結果與鄧國衛(wèi)、邢剛[5]相似,表明復雜膀胱結石患者通過前列腺電切術以及鈥激光碎石術配合治療后,尿道功能可有效改善,且生活質量提升。臨床碎石方式包括有氣壓彈道、鈥激光、超聲及大力碎石鉗等方式,其中以鈥激光碎石術效果更優(yōu)。鈥激光為外科手術較為新穎的激光器,其工作機制為激光引起光熱反應,然后產(chǎn)生瞬時高能量,從而使得結石被擊碎[6]。其次,利用局部遞質產(chǎn)生氣化泡,對結石進行沖擊,利于碎石吸收;同時,鈥激光光纖導致結石表面溫度發(fā)生變化,高溫將造成結石化學反應出現(xiàn),進而促使結石碎裂,改善患者尿道功能。鈥激光作為接觸性的一種激光,其阻滯穿透性有限,通常可穿透0.4 mm厚度以內的組織,可確保操作安全性[7]。但單純鈥激光碎石術無法有效粉碎較大以及深部結石,導致療效欠佳。前列腺電切術的應用,可使得鈥激光經(jīng)電切鏡電極工作通路予以碎石處理,可進行術中循環(huán)沖水,有助于清晰手術術野,提高碎石效率[8]。其次,前列腺電切同鈥激光碎石術協(xié)同治療,有助于一次性碎石率提高,避免反復碎石的發(fā)生,有助于減少膀胱后壁損傷,預防持續(xù)性血尿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此外,二者聯(lián)合治療無需應用輸尿管鏡,可減少監(jiān)視鏡頭、沖洗管、光源等器械更換頻率,從而有助于手術時間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本研究受多種因素影響,尚未對治療后并發(fā)癥作詳盡分析,需行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鈥激光碎石及前列腺電切術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提升復雜膀胱結石治療效果,且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