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政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醫(yī)院心內科,河北 承德 067400)
心率變異性可以對患者的心臟事件進行有效預測,能夠防止患者發(fā)生心源性猝死情況,屬于一種無創(chuàng)性的臨床檢測技術,因此,在近年來,心率變異性受到了逐步發(fā)展和改進,已然成為評定自主神經功能的重要臨床檢測指標之一。勞力型心絞痛患者較易引發(fā)眾多并發(fā)癥,如: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等,因此,其心率變異性會有明顯的降低,由此可見,在臨床中如何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備受關注。本次研究的主要意圖在于:分析勞力型心絞痛患者的基礎心率變異性,并對勞力型心絞痛患者實施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臨床影響予以探究;現具體文字闡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承德縣醫(yī)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選擇心內科120例勞力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組,同期選擇健康人,共12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研究組中男性患者占比50.83%;女性患者49.17%;年齡37~5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值為(47.66±6.79)歲;(24.79±3.66)kg/m2是組內患者的平均體質量指數,其中,有既往吸煙史患者62例;組內患者均經過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勞力型心絞痛患者。對照組:男性對象占本組例數51.67%,女性對象占本組例數48.33%;組內對象年齡在36~57歲,對象的平均年齡值為(47.61±6.71)歲;(24.75±3.56)kg/m2是組內對象的平均體質量指數,其中,有既往吸煙史人員63例;實驗對象均經過心電圖、心臟彩超和胸片等醫(yī)學檢查,確定為沒有疾病狀態(tài)的健康人群。
在上述勞力型心絞痛患者中,均不存在患有各種頻發(fā)性早搏、心動過速者;患者均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史。對比上述組間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P>0.05,尚未發(fā)現存在明顯差異性比較項目,可組間比較。
1.2 方法:觀察組研究對象直接用24 h動態(tài)心電圖進行檢查;研究組患者在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后再行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使用的動態(tài)心電圖機器型號為TECT8000型動態(tài)心電圖儀器,及其相配套的HRV記錄盒;選擇儀器模式為模擬V1、V5和avF導聯系統(tǒng),對患者的24 h心電圖數據予以連續(xù)記錄并編輯校正,將患者的早搏及偽差情況予以剔除[1-2]。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治療之前先戒煙,同時服用賽諾菲安萬特制藥廠所生產并提供的硫酸氫氯吡格雷(75 mg/d)、德國拜耳制藥公司所生產并提供的阿司匹林藥物(0.1 g/d),并進行抗血小板方式治療;按照患者的具體血脂水平決定是否進行調脂治療,即使用他汀類調脂藥物治療;對于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狹窄程度在70%之上的,給予開通血管(借助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以此達到恢復患者血運情況的治療目的[3-4]。
1.3 觀察項目:觀察組間基礎心率變異性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此次研究中的觀察項目均使用統(tǒng)計軟件予以數據檢測,統(tǒng)計軟件包為SPSS21.0版;基礎心率變異性的變化情況均屬于計量資料,行t檢驗,(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若在比較數據差異時發(fā)現存在P<0.05情況,則說明有組間比較性意義。
研究組治療前后的HRV指標對比差異中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之前的HRV與對照組比較,指標更低,P<0.05。見表1、表2。
HRV屬于無創(chuàng)檢測技術,可以有效評定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分析HRV的時域指標主要以24 h為最佳適宜范圍,在指標分析中,SDNN主要能夠體現出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活動關系,而SDANN能對交感神經張力的變化狀態(tài)予以反映,SDNN-index則可以雙重體現出內部的交感及其迷走神經作用,RMSSD、PNN50則對副交感神經張力之間的變化關系予以反映。據相關的數據資料顯示,當勞力型心絞痛患者的HRV各項指標降低時,則同時會表現出迷走神經的活性減弱與交感神經的活性增強[5-6]。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屬于治療勞力型心絞痛患者的重要臨床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內部心肌缺血狀態(tài),對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方面有積極地改善作用[7]。
表1 兩組患者組間觀察項目分析表
表1 兩組患者組間觀察項目分析表
研究組 117.36±17.36 107.69±20.37 43.11±6.99 21.37±8.66 3.77±3.11對照組 152.36±15.66 151.37±17.66 67.55±10.88 37.66±12.67 13.77±6.11
表2 研究組治療前后的數據項目分析表(s)
表2 研究組治療前后的數據項目分析表(s)
時間 SDNN(ms) SDANN(ms) SDNN-index(ms) RMSSD(%) PNN50(ms)治療前 117.36±17.36 107.69±20.37 43.11±6.99 21.37±8.66 3.77±3.11治療后 137.76±16.76 139.47±17.15 59.95±10.75 29.16±12.31 7.92±4.01
研究組治療前后的HRV指標對比差異中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之前的HRV與對照組比較,指標更低,P<0.05。其中,研究組治療后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均分別為(137.76±16.76)ms、(59.95±10.75)ms、(29.16±12.31)%、(7.92±4.01)ms;此次研究數據與馮俊,羅春苗學者在《心率變異性時域指標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的影響》(發(fā)表于《安徽醫(yī)學》)[8]一文中的研究結論大致相似;這也由此說明了,勞力型心絞痛患者主要表現有:紊亂的自主神經功能,交感神經活性急劇增高,予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之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降低交感神經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