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濤
(內蒙古民族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內蒙古林業(yè)總醫(yī)院),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
常見的肝損傷類型包括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等,黃疸患者對麻醉藥物有很高的敏感性,所以必須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案[1]。常用的麻醉方式有靜吸復合全麻,在患者吸入麻醉藥物時,可以控制麻醉深度,有助于患者在手術字符可以快速清醒,但是肝損傷患者由于對吸入性麻醉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其應用也受到限制。本文選擇46例肝損傷患者,分析了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在其中的麻醉效果,報道如下。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ALP、血清DBIL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ALP、血清DBIL水平對比()
DBIL(μmol/L)誘導前15 min 26.14±1.46 26.16±1.44 0.067 0.962插管后5 min 27.11±1.08 28.15±1.11 3.220 0.002術中 28.35±1.43 30.23±1.57 4.245 0.000拔管后20 min 29.21±1.26 29.24±1.25 0.081 0.935 ALP(U/L)誘導前15 min 202.22±1.24 202.21±1.20 0.027 0.978插管后5 min 205.30±1.43 208.20±1.21 7.450 0.000術中 207.19±1.34 210.26±1.22 8.124 0.000 0.111 0.911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的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的疼痛評分比較(s,分)
組別 B組(n=23) A組(n=23) t P術后12 h 3.16±0.55 3.17±0.53 0.062 0.950術后24 h 2.86±0.22 3.27±0.38 4.478 0.000術后48 h 2.51±0.13 3.06±0.16 12.794 0.000術后72 h 1.76±0.18 2.66±0.14 17.922 0.000
表3 兩組患者的麻醉一般情況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麻醉一般情況對比(
組別 B組(n=23) A組(n=23) t P手術時間(min) 135.30±1.41 135.23±1.39 0.169 0.866蘇醒時間(min) 17.20±1.14 16.89±1.23 0.886 0.380丙泊酚(mg) 232.24±1.48 268.23±1.06 94.813 0.000瑞芬太尼(μg) 462.21±1.34 540.25±1.67 174.797 0.000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進行肝膽外科上腹部手術的46例肝功能受損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患者23例。B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44~63歲,平均年齡(53.5±4.2)歲。A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43~62歲,平均年齡(53.7±4.4)歲。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經過對比發(fā)現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手術之前8 h禁食禁水,進入手術室之后,在患者的左上肢頭靜脈建立起外周靜脈通道,行橈動脈穿刺置管測壓術。并對患者的動脈氣血、心電圖、心率、血壓等情況進行監(jiān)測[2]。A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20 min靜脈注入30 mL的生理鹽水,B組患者在相同時段靜脈泵入0.1 mg/kg地佐辛注射液和0.4 μg/kg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均使用生理鹽水將其稀釋到30 mL之后在10~15 min輸入,一直到泵入1 h之后結束。
采用0.25 mg/kg順式阿曲庫銨、0.8~1.6 mg/kg丙泊酚、0.20 μg/kg舒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并進行吸氧,吸氧時間在3~5 min,經口氣管導管插管,連接麻醉機之后以容壓模式進行機械通氣,其參數設定為: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保持在35~45 mm Hg,呼吸頻率每分鐘12~16次,潮氣量維持在每千克6~8 mL。
應用靜吸復合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在手術中靜脈泵入5 μg/(kg?h)的瑞芬太尼,并對吸入七氟烷濃度進行調節(jié),使腦電雙頻指數保持在(45±2)[3],在手術中間斷靜脈注入0.10 mg/kg的順式阿曲庫銨,并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狀態(tài),在手術結束前10 min將七氟烷停止吸入,使用瑞芬太尼泵注一直到手術結束,手術前30 min靜脈給予鎮(zhèn)痛藥物首劑并在15 min之內滴注完畢。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行麻醉誘導前15 min、術中、插管后5 min以及拔管后20 min的ALP、血清DBIL水平進行檢測和對比,并評價兩組患者手術后12~72 h的疼痛數字評分,對手術的一般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2.0對數據加以處理,若P<0.05表示其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麻醉誘導前15 min相比,兩組患者在術中、插管5名min以及拔管20 min之后的ALP、血清DBIL水平均所有增加,兩組患者間比較,B組患者增加幅度顯著小于A組患者,P<0.05,見表1。
B組患者在手術后12~72 h的疼痛數字評分顯著低于A組患者,P<0.05,見表2。
兩組患者在蘇醒時間和手術時間比較上無顯著差異,P>0.05;B組患者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少于A組患者,P<0.05。見表3。
ALP、血清DBIL增高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進而導致患者在手術全身麻醉中麻醉生理學、藥代動力學以及血液流動學均與正?;颊哂忻黠@差異[4],肝損傷患者對吸入性麻醉的敏感性升高,所以對于肝損傷患者,如何降低患者在圍術期的不良反應合并并發(fā)癥、如何合理配伍麻醉藥物、以及麻醉方式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地佐辛的鎮(zhèn)痛效果也比較好,二者復合應用可以明顯改善肝葉切除術患者的肝功能損傷[5]。在本次研究中,B組患者術后12~72 h的NRS評分、麻醉劑用量顯著低于A組患者,其手術時間和蘇醒時間也無明顯延長,鎮(zhèn)痛效果也較好。
綜上所述,對肝功能受損患者使用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可以明顯減輕其疼痛程度,同時對患者的ALP、血清DBIL的影響比較小,值得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