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日勝 冉雪蓮 馬 赫
(廣西南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南寧市 530031)
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可在門診內鏡下行切除手術治療,術后恢復快、預后佳[1],但治療過程給患者帶來一定的身心痛苦,因難以忍受而要求使用無痛麻醉技術的患者日益增多。以往一般采用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鎮(zhèn)痛效果較好,但會造成呼吸抑制,影響患者的通氣功能。地佐辛是新型強效阿片類鎮(zhèn)痛藥,藥物依賴及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于芬太尼[2]。本研究將地佐辛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與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進行對比,分析地佐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的80例門診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齡25~65歲,體重40~80 kg,ASAⅠ~Ⅱ級,術前無嚴重心肺系統(tǒng)疾病,肝、腎功能正常,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無麻醉藥品耐藥或成癮史。將患者隨機分為地佐辛組和芬太尼組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ASA分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術前禁食8 h、禁飲4 h。開放上肢靜脈通路,囑患者取左側臥位,監(jiān)測患者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脈搏氧飽和度(SpO2)、呼吸頻率(RR)、心電圖(ECG)。經鼻導管給氧,備呼吸機、氣管插管、急救藥品。地佐辛組:予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地佐辛5 mg、丙泊酚1.5~2 mg/kg;芬太尼組:予麻醉誘導靜脈注射芬太尼0.05 mg、丙泊酚1.5~2 mg/kg。在患者睫毛反射及意識消失后,進行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進鏡過程中對出現(xiàn)痛苦表情及體動者,適量追加丙泊酚,劑量為0.5 mg/kg,腸鏡通過回盲瓣后停止追加,直至手術結束。待患者蘇醒(意識恢復、可睜眼、能準確回答自己的姓名和年齡),送入恢復室繼續(xù)觀察。滿足離室標準[3]后,可在家屬陪同下離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內容:(1)兩組患者入手術室時(T0,基礎值)、麻醉誘導意識消失時(T1)、腸鏡通過回盲瓣時(T2)、出手術室時(T3)的MAP、HR 及SpO2;(2)丙泊酚用量、手術時間、蘇醒時間(手術結束至蘇醒的時間)、恢復室停留時間(蘇醒至滿足離室標準的時間);(3)蘇醒后頭暈、惡心、嘔吐、腸絞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時間MAP、HR及SpO2比較 與T0時基礎值相比,T1、T2時兩組患者MAP、HR及SpO2均明顯降低(P<0.05),地佐辛組T1時SpO2高于芬太尼組(P<0.05)。見表1。
注:與T0時比較,*P<0.05;與芬太尼組比較,#P<0.05。
2.2 丙泊酚用量、手術時間、蘇醒時間、恢復室停留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手術時間、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地佐辛組恢復室停留時間長于芬太尼組(P<0.05)。見表2。
注:與芬太尼組比較,*P<0.05。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地佐辛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5/40),明顯低于芬太尼組的55.0%(22/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n(%)]
注:與芬太尼組比較,*P<0.05。
無痛麻醉能夠減少患者在門診日間手術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利于醫(yī)護人員實行治療和護理工作,其具備起效迅速、鎮(zhèn)痛效果完善、安全范圍廣、可控性強、鎮(zhèn)痛、鎮(zhèn)靜、無不適感、清醒迅速、術后可以盡快出院等優(yōu)勢[3-4]。
傳統(tǒng)無痛麻醉藥品選擇丙泊酚和芬太尼。丙泊酚起效快、維持時間短,但無鎮(zhèn)痛作用,需與其他麻醉性鎮(zhèn)痛藥物配伍[5]。芬太尼主要通過與中樞μ阿片受體結合而產生鎮(zhèn)痛作用,鎮(zhèn)痛作用強,效果確切,但存在呼吸抑制、嘔吐、惡心和胸壁僵直等不良反應[6]。
地佐辛為新型阿片類受體激動拮抗藥物,主要激動大腦皮質層κ受體,發(fā)揮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本研究中,地佐辛組患者誘導后SpO2較高,頭暈、惡心、嘔吐、腸絞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芬太尼組,可能與地佐辛對μ受體有部分拮抗作用有關[7]。因地佐辛不產生典型的μ受體依賴,所以呼吸抑制程度較低,同時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減少惡心嘔吐的發(fā)生,較芬太尼更有利于進行胃腸道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因地佐辛對κ受體的完全激動作用,其鎮(zhèn)靜效果明顯強于芬太尼[8],所以地佐辛組患者恢復室停留時間較長,需要充分觀察,完全清醒后方可離院。
綜上所述,地佐辛聯(lián)合丙泊酚應用于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效果理想、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