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馨月
摘要: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是學生英語學習質量主要衡量指標,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探究高中生英語課堂的參與度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對山東省高中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目前高中生的英語課堂參與度處于一般水平,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的學習信心較高,但對學習的認識較淺。影響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的因素中:城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顯著高于農村學生;女生在注意力集中度和學習快樂感上優(yōu)于男生;文理科和是否參加奧賽對學生的英語課堂參與度無影響。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8.081
1研究背景和目的
學生“參與” 是反映學生在與學業(yè)有關的活動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狀態(tài)變量。它反映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興趣度和配合度,以及學生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有意義的互動的過程。參與度越高代表學生學習的投入度越高,也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英語學科尤其注重語言環(huán)境,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參與度更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目前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的影響因素卻尚未達成一致,莫慧(2012)指出理科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強于文科生;崔璐(2016)認為,文科生在課堂參與度的各個維度上均優(yōu)于理科生;余力(2006)認為性格是決定課堂參與模式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情況及其影響因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問卷法考察高中生英語課堂學習的投入度。問卷在崔璐《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問卷》基礎上進行改編。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英語課堂參與度問卷,包括學習積極度、學習信心和學習態(tài)度三個子維度。問卷采取李克特五點賦分,將選項按照“從未”到“總是”從1-5分賦值。在問卷統(tǒng)計分析中,描述整體水平時對學習信心維度中的焦慮度、厭煩感學習態(tài)度維度中對學習認識淺、對外部條件依賴進行反向轉換,差異分析時按照正向賦分處理。
2.2研究對象
問卷采取問卷星的方式對山東省某高中高三學生發(fā)放問卷,回收問卷53份,(調查對象具體信息見表1)。
2.3數(shù)據分析
問卷分析采用spss20.0進行描述性分析、t檢驗和相關分析。
3研究結果
3.1高中生在英語課堂投入度情況
本研究采用likert5點量表記分法,記分以3、375、4.25為分界線,3分以下為差,3-3.75為一般,3.75-4.25為較高。4.25以上為非常高。結果表明,目前高中生課堂參與度均值為3.50,即高中生課堂參與度處于一般水平。對其子維度進行分析得出,學習信心的得分最高,均值為3.76,學習態(tài)度得分最低為3.07,表明高中生的學習信心處于較高水平,為學習態(tài)度一般,具體表現(xiàn)為對學習的認識較淺,對外部條件依賴較強。
3.2高中生英語課堂投入度的影響因素
3.2.1性別因素
英語學習強調語句、語音、語調、語感的練習。由于女生在語言的發(fā)展階段早于男生,通常被認為在學習語言上更占優(yōu)勢。本研究對英語課堂參與度在性別上的差異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學習快樂度中男生和女生在0.05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均值差可以看出女生均值比男生均值高1.94,即女生的英語學習快樂度高于男生。同理,注意力集中度上,女生和男生也0.05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均值差可以看出女生在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均值上比男生高4.19,即女生在注意力集中程度上優(yōu)于男生。在其他維度中,男生和女生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3.2.2文理科
文理科是我國高中階段實行分的科教育,一般認為文理科在思維模式、學習風格上都有明顯差異。對文理科高中生在課堂參與上進行t檢驗發(fā)現(xiàn),文理科學生在英語課堂參與的各維度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
3.2.3地域
地域代表了學生所接受到的教育資源的優(yōu)質度。對城市和農村學生的英語課堂參與度進行t檢驗發(fā)現(xiàn),城市和農村學生在學習的快樂度、成就感、注意力集中程度和任務鉆研度上均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學習快樂度和成就感上,在0.01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p<0.01)。從平均數(shù)差值來看,城市學生在注意力集中度、任務鉆研度快樂度、成就感的得分較高,表明城市學生在課堂參與中的快樂與、成就感、注意力集中度和任務鉆研度均顯著高于農村學生。在其他維度上,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3.2.4分數(shù)段
分數(shù)是學生學習結果的主要衡量指標,也是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主要因素。對分數(shù)段和學生課堂參與度做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分數(shù)段與學生對外部條件的依賴、對學習認識的淺度、焦慮感和厭煩感呈負相關,而與其它維度呈正相關。這其中分數(shù)段與學生對學習認識的深度和快樂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295和0.287,即學習的認識越深、課堂參與的快樂度越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越好,反之,學生的英語成績也會強化學生對學習認識的深度和課堂參與的快樂度。
3.2.5是否參加奧賽
奧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項衡量指標,一般認為參加奧賽的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能力。以是否參加奧賽作為篩查標準,旨在檢驗學習能力是否影響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檢驗結果顯示,在英語課堂參與度的各個維度上,參加奧數(shù)學生和未參加奧數(shù)學生差異不顯著(p>0.05)。即是否參加奧數(shù)對學生在課堂參與的各個維度均無顯著影響。
4討論
(1)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處于中等水平,且對學習認識處于較淺水平。
從數(shù)據結果可以看出,整體上高中生在英語課堂的參與度一般,在各個子維度上學生在學習信心上處于較高水平,學習積極度和學習態(tài)度處于一般水平。但,其中學生學習態(tài)度最低,均值為3.07,學習態(tài)度的子維度包括對學習認識的深、對學習認識淺和對外部條件依賴,得分可以看出目前學生對學習認識的深處于較高水平,均值為3.90,而對學習認識的淺同樣也得分較高(對此維度進行了反向計分處理)均值為2.57,這可能是因為學生雖然對學習認識較深,但在學習過程中依然會采取背誦、抄寫機械記憶等表層學習的方法。此外,學生的外部條件依賴的得分也較高,均值為2.75。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依賴教師肯定、同伴反饋、媒體設備的反饋等強化方式和強化途徑。行為心理學家斯金納指出強化是行為變化的主要原因,而高中生正處于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階段,對外界強化物有一定的依賴性。
(2)女生在學習的快樂度和注意力集中度上優(yōu)于男生。
注意力集中度上,女生優(yōu)于男生,表明女生在課堂上更能傾聽老師和同伴,這可能與女生整體上的思維方式有關,從總體上說,女性相比與男性更善于傾聽、觀察和表達。此外,女生在課堂上更能夠調動自己的多種感官,增加有意注意的時間,從而有更高的注意力集中度。學習快樂度是在學習中獲得的愉悅感,愉悅感越高,學生的學習積極度也隨之升高。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共情能力越強,就越能體會到教師以及內容所表達的意義,從而學習的快樂度也就越高。相比男生,女生整體上有著更好的共情能力,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女生的學習快樂度也明顯優(yōu)于男生。
(3)文理科分科和是否參加奧賽在各維度上均沒有差異。
人們的常識中通常認定由于分科學習的科目不同,學習的側重點不同,在理科和文科中存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風格,但數(shù)據表明,在各維度上,文理科學生無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文理科學生在思維方式、學習風格上不同,但學生課堂參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或生理上的狀態(tài)總體上是一致的。即不同的學習風格和思維方式但都能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
此外,是否參加奧賽在參與度的各維度上沒有差異。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課堂參與度強調的是學生個人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和態(tài)度,不同學力的學生在個人感受和表現(xiàn)的差異上不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參加奧賽的學生數(shù)量較少,樣本量的懸殊導致結果并不顯著。
(4)地域是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主要因素。
地域代表了學生所獲得的教育資源情況,我國教育資源劃分的不均衡導致城市教育資源普遍優(yōu)于農村,在資源上農村學生獲得的較少,整體上處于劣勢。在數(shù)據中也可以看出,農村學生在課堂參與的各個維度中表現(xiàn)均處于劣勢,可以初步推斷由于優(yōu)質的教育能夠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師資、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得城市學生在學習上有更高注意力集中度、任務鉆研度和對學習認識的深度,更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和成就感。而農村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資源,所以對學習的認識較淺,在學習中更多的采用機械式學習,同時對學習有著更高的焦慮感和厭煩感。
5結論
(1)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處于中等水平,學生的學習信心較高,但學習過程中仍存在大量的機械學習。
(2)女生在注意力集中度和學習快樂度上優(yōu)于男生。
(3)思維方式、學習能力強弱對高中生英語課堂參與度無影響。
(4)教育資源的優(yōu)劣是影響學生在課堂參與度無主要因素。
6對策和建議
(1)適當強化,引導學生由表層學習向深層學習轉化。
高中是學生學習知識,拓展思維方式的黃金時期,在此階段幫助學生形成內在的學習動機會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打好基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課堂情景的模擬、課外知識的拓展,滲透良好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英語,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教師和學生互動中最重要的媒介,良好的共情能力能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課堂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講解時注意內容背景的拓展,避免機械生硬的講授。還可以結合學生興趣點和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共情能力。
(3)均衡教育資源。
教師質量是教育資源的關鍵因素。城鄉(xiāng)學??梢酝ㄟ^建立聯(lián)盟,實現(xiàn)資源共享,教師間定期進行交流、觀摩和研討。此外教育部門可以定期舉辦高質量的講座、培訓等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的授課水平和課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曾琦.小學生課堂參與結構及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1,(2):34.
[2]莫慧.高中生文理科班英語學習動機個案調查與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5):155156.
[3]崔璐.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文理科生參與情況的差異性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4]余立,張燁.初中生英語課堂參與行為的研究[J].基礎英語教育,2006,(6):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