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號大老爺
今天的主角說出來有點不可置信,它是一小簇能量,對,是純粹的能量,它因為被主人告知自己非常多余而顯得分外可憐。
事情是這樣的:這簇能量記得自己之前是怎么來到主人體內(nèi)的,本來它儲存在一串肥瘦相間的羊肉丁里,待得好好的。它寄寓的分子叫甘油三酯,是脂質(zhì)的主要構(gòu)成成分。燒烤架上,攤主正把水灑向炭火,讓木炭的溫度降低,這樣才能烤出嫩滑的口感;但就算攤主百般照顧,仍有不少脂肪顆粒熔化滴落,在木炭上被燒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幸,這簇能量躲過了這一劫,炙烤過后,飽滿的脂肪被送入人類口中大快朵頤,隨后順著消化道一路直下,到達了小腸。人類的脂肪酶將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其中一個脂肪酸破輸送進線粒體,又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主角——能量,被釋放了。
個ADP分子過來,和一個磷酸分子一起,把能量捕獲,儲存在ATP分子中。ATP就是我們熟悉的“能量貨幣”,就好像我們沒法直接用黃金買烤串,而是必須先兌換成貨幣一樣,能量也只有放在ATP
中才能被細胞利用。像這樣被儲存在ATP里的同事有很多,在這頓烤串過后,它們或是產(chǎn)生熱量抵御寒風,或是供肌肉運動步行回家,或是供大腦運轉(zhuǎn)思考下一頓吃點什么,但唯獨這簇能量遲遲沒有被分配工作。
沒有辦法,它又被儲存進人類自己的脂肪酸分子中,然后和其它兩個脂肪酸分子、一個甘油分子打包成一個脂肪分子——回到肥肉里。
第二天,主人突然覺得自己的體重增加了,摸摸肚:子發(fā)現(xiàn),脂肪好像又增厚了一層。無情的主人后悔了,大聲喊出了一句殘忍的分手宣言:“燃燒我的卡路里!”
所謂的“卡路里”,是人類拿來計量能量的單位,其定義為在一個大氣壓下,將一克水提升一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并且在絕大多數(shù)語境中是被妖魔化的。這一小簇能量就被這一句話打為可以燃燒掉的“卡路里”。
在人體之外,燃燒指的是那種因為高溫而到達燃點,從有機物迅速變成無機物的過程。脂肪滴落在木炭上就屬于這種燃燒。但在人體內(nèi),燃燒其實是對“生物氧化”過程的一個比喻。
脂肪囤積如山倒,脂肪燃燒如抽絲,這我們都知道。我們的主角能量所在的甘油三酯分子本來已經(jīng)牢牢扎根在肚腩上,現(xiàn)在接到一紙“生物氧化”的調(diào)令要求離開,背后也付出了主人節(jié)食跑步做卷腹運動的不懈努力。被定義為“多余”的甘油三酯分子又進入那條熟悉的流水線,成為“能量貨幣”ATP分子,被肌肉細胞無情地消耗掉。
我們的主角能量終于找到了工作,那就是為“仰臥起坐”動作提供動能,為主人燃燒掉一卡路里付出微不足道的貢獻,然而此時,它也要離開這具生命體了。
能量感到一絲無奈。生物之所以像拆東墻補西墻一樣把自己搬來搬去,是因為它們無法直接汲取動能用以生存,而只能靠代謝。在羊肉里面,能量們本來就按照一定的秩序,儲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有機化合物中。人類消化食物的過程,就是先把這種秩序拆解開,再按自己的秩序?qū)⒛芰績Υ娴襟w內(nèi)的過程。這個重組過程伴隨著混亂度的降低,組織度的提升。這就是生命的本質(zhì):一個逆熵增的過程。
但是,已經(jīng)沒有時間思考這些終極命題了,作為這個逆熵增過程中的“意外情況”,我們的主角已經(jīng)以動能的形式,永遠地離開了主人的身體,又增加了這個世界的混亂程度。這正是被嫌棄的卡路里的一生。
數(shù)據(jù)說話,這些食物有多少卡路里?
1碗米飯(150g)174千卡
1根黃瓜(120g)19千卡
1盒泡面(130g)581千卡
1個番茄(170g)25千卡
1瓶可樂(500ml)225千卡
1個西瓜(5000g)1550千卡
現(xiàn)在不妨做件殘忍的事
掏出你的大手機,或是你的小本子,記錄下你一天中攝入的食物,然后統(tǒng)計出卡路里總量吧。在這個游戲中,通常數(shù)值越小越容易勝出,趕緊拉著你的同學比拼一下。
食物名稱卡路里(單位:千卡)
歡迎加人讀者QQ群(517192142)一起聊聊減肥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