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看著斌斌自信心不斷增強,我既欣慰又感慨,孩子的成長之路還很漫長,我要用更多的陪伴與耐心,與孩子一路前行!
兒子斌斌開口說話晚,快2歲時還只會發(fā)出一些簡單的音。記得上托班時,他只敢“哆噦哆噦”地來表達自己有尿意,不敢開口向老師和保育員求助。斌斌的不善言辭,讓他的交往受到了阻礙,對他的自信也產(chǎn)生了影響。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幸運的是,3周歲后,斌斌來到了一個有著寬松、和諧氛圍的幼兒園。老師們親切自然,對孩子呵護備至,斌斌身邊的伙伴也以開朗外向者居多,這對斌斌的言語表達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斌斌敢小心地與同伴相處了,也愿意和老師進行簡單的交流了。在家里,我們有意識地引導他多與鄰里的小伙伴交往,并在一些親朋好友聚會時,鼓勵他唱簡單的歌曲、念簡短的兒歌。對于斌斌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毫不吝嗇地表示贊嘆,熱烈鼓掌。
斌斌上中班了,我們以期他在言語能力方面能再有一些提高,便利用休息時間,帶他參加了小主持人興趣活動。漸漸地,斌斌的口齒越來越清楚,聲音也越來越響亮。他贏得了更多的賞識與贊揚,自然而然地,熱情度也就更高了。每星期,我們總是風雨無阻地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功夫不負有心人,斌斌竟然在電視欄目中,自信地站在鏡頭前完成了1分鐘的自我介紹?;顒咏Y束時,他還獲得了“五星獎小學員”的榮譽稱號。斌斌高興極了,這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第一張獎狀
最有意思是發(fā)生在兩個月前的一件事,市里紅十字會發(fā)起了“慈善萬人捐”活動,作為樓組長的奶奶在晚餐時提到要到各家去收捐款的事,斌斌應聲接上“奶奶,我和你一起去!”可是捐款箱還沒有準備好,于是斌斌靈機一動——決定用牛奶箱改造一個。說干就干,我們幫他把箱子的拎手處摳空,正好是一個投幣口,又和他一起給箱子“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最后,斌斌用紅色的蠟筆在箱子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十”字,捐款箱就做好了。
斌斌走在奶奶的前面,主動去按響每戶人家的門鈴“叔叔阿姨(阿公阿婆),請您獻一份愛心吧”看著孩子稚氣又有些懂事的臉龐,居民們紛紛把錢投進了捐款箱。一位年輕的媽媽看見斌斌捧著捐款箱,馬上把自己剛會走路的女兒從屋里抱了出來,手把手教女兒把錢投進捐款箱,還不停地點著頭說“盡管孩子不一定懂,但我覺得他們能感受愛!”不一會兒,斌斌手捧捐款箱“滿載而歸”,他的衣服口袋里裝著鄰居給的橘子、糖果等,可令他最高興的還是大膽地與他人交往后聽到的一聲聲贊賞,溢于言表。最后他還叮囑奶奶“奶奶,明天到居委會交捐款時,別忘了告訴大家是我和你一起去的?!?/p>
看著斌斌自信心不斷增強,我既欣慰又感慨,孩子的成長之路還很漫長,我要用更多的陪伴與耐心,與孩子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