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要】目的 探討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缺鐵性貧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人員4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研究組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體積、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對照組更低,而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貧血鑒別診斷期間,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可以為良好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數據參考,值得進一步采納和推廣。
【關鍵詞】貧血;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現(xiàn)階段,在人們日常飲食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貧血患者越來越多,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生命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貧血類型包括溶血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貧血、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等,每一種貧血類型的發(fā)病機制各不相同。及早診斷有助于促進貧血治療效果的提高?,F(xiàn)階段,較為常見的一種檢查方法是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其在鑒別診斷貧血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針對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缺鐵性貧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人員4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9~68歲,平均(39.41±5.48)歲;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0~65歲,平均(39.39±5.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與研究組均接受血常規(guī)檢查,在患者清晨處于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2 mL肘部靜脈血液,并采用真空管收集肘靜脈血液。抽血完成之后,將所有收集到的血液樣本送至檢驗科檢驗,由檢驗科人員應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液樣本。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完成記錄相關數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紅細胞計數是(3.94±0.42)×109/L、紅細胞平均體積是(90.64±0.67)fL、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是(13.91±1.42)%、血紅蛋白是(124.14±3.78)g/L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37.29±3.08)pg;研究組紅細胞計數是(3.17±0.61)×109/L、紅細胞平均體積是(70.07±5.91)fL、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是(22.07±1.28)%、血紅蛋白是(85.29±1.68)g/L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20.04±3.28)pg,研究組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體積、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對照組更低,而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據有關資料顯示,缺鐵性貧血是因為合成鐵元素期間出現(xiàn)生成持續(xù)降低現(xiàn)象,使得患者長時間處于缺鐵狀態(tài),進而降低機體血紅蛋白合成功能,產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因為機體中長時間鐵元素供應不穩(wěn)定,導致機體因為缺鐵使得紅細胞處于充盈狀態(tài)?;诖耍t細胞體積將會發(fā)生改變。相關臨床檢查結果表明,機體中的紅細胞產生了體積大小不一狀態(tài)。機體造血期間,鐵元素屬于必須物質,而且臨床接診期間,許多患者存在鐵代謝異常狀況。如果機體鐵元素欠缺明顯或者貯存量減少,則會引發(fā)缺鐵性貧血。但是,因為誘發(fā)貧血的因素不同,從而導致機體鐵代謝水平存在明顯差異。
在臨床檢驗技術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臨床檢驗方法越來越多,而且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使用范圍越來越廣。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能夠對機體中骨髓含鐵量和鐵貯存量進行檢測,以便對缺鐵性評學誘發(fā)因素進行評估。臨床上,通常需要聯(lián)合評學篩查結果進行評估,與此同時,結合基因測定方法進行鑒別診斷。但是因為方法具有較高的使用條件,因此使用范圍受到限制。血液檢測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經濟性,該檢測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安全性高等特點。臨床檢驗期間,很容易在多種因素下引發(fā)誤差,誤差誘發(fā)因素包括樣本采集不規(guī)范、患者自身因素、血液樣本檢驗不合理及血液樣本送檢不合理等。因此,臨床檢驗期間,需要聯(lián)合實際狀況及時處理,盡可能的降低誤差。在此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下: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應對血量收集數量進行計算,并對采血位置進行選擇,應用符合標準的注射管;聯(lián)合實際狀況對檢驗時間進行選擇;確保血液標本收集儀器的干凈,確保檢驗各項操作均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采用原裝配套設計進行檢測,并將維護工作做好。經過本次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體積、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對照組更低,而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紅細胞參數值鑒別診斷貧血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為及早診斷和治療奠定了基礎,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麗梅.血常規(guī)紅細胞參數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
[2] 黃秀群.血常規(guī)紅細胞參數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