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宸宇
【摘要】本研究主要觀察針刺背腧穴在治療放化療造成的頑固性呃逆的診療效果。采用的方法為用針刺病患的膈俞、胃俞、脾俞、肝俞、腎俞以及肺俞這幾個穴位。經過診療發(fā)現(xiàn),此種診療方法的治愈率高達95%以上,因此得出結論,運用針刺背俞穴來診療放化療造成的頑固性呃逆,效果顯著。
【關鍵詞】針刺;背俞穴;放化療;頑固性呃逆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2
頑固性呃逆從中醫(yī)理論來講,即為胃部氣息上逆到動膈,氣息逆向上涌,造成喉嚨間發(fā)出呃呃的聲響,聲音短促而且頻繁,難以自我控制。頑固性呃逆從西醫(yī)角度來看,則是因為膈肌、迷走神經、中樞神經以及膈神經遭受刺激以后,導致一側或者兩側的膈肌出現(xiàn)階段性痙攣,同時吸氣期生門閉合,使其發(fā)出響亮而短促的聲音。如若病患的呃逆癥狀持續(xù)在48小時以上,則稱其為頑固性呃逆,抑或定義其持續(xù)24小時及兩個月之上的,產生頑固性呃逆的病因眾多,其中最為常見的則為治療癌癥過程中的放療與化療。頑固性呃逆因其反復發(fā)作,并持續(xù)時間較長,對病患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為其帶來極大痛苦。本文在2016年的時候,運用針刺膈俞、胃俞、脾俞、肝俞、腎俞以及肺俞等穴位的方法治療因放化療造成的頑固性呃逆45例?,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5例頑固性呃逆病患,其中女25例,男20例,年齡35~70歲,平均52周歲。這45例頑固性呃逆病患全部為癌癥患者,其中有10位患者患有胃癌,有6位患者患有肝癌,有15位患者患有肺癌,有10位患者患有腸癌,剩下的4位患者患有乳腺癌。全部由于在治療癌癥過程中采用放化療造成的頑固性呃逆,45例病患中持續(xù)時間5天~3個月。診斷為頑固性呃逆的標準為,呃逆時間在3天之上,并且不可以自我治愈,使用常規(guī)治療藥物進行診治,比如654-2、胃復安等,都未能緩解癥狀者。
1.2 治療辦法
選取膈俞穴為針刺主穴位,胃俞、脾俞、肝俞、腎俞以及肺俞等為配穴位,在針刺的過程中都采用雙側取穴方法。針刺操作為,病患成俯臥狀態(tài),將需要針刺的部位裸露出來,對每一個需要針刺的穴位進行消毒,然后選取1.5寸的毫針,運用指切進的針法向內呈四十五度斜刺到穴位中,針刺的過程需要準確快速,針進入皮膚的深度大概是0.5寸~0.8寸,施針的手法為輕捻轉瀉,讓針貫穿胸部到達膈肌。每間隔15分鐘就對病患進行一次施針,將針留在病患身體中30分鐘。每天施針一次,每六天為一個療程。
2 診療效果
2.1 診療標準
根據《臨床疾病診療治療效果標準》,痊愈的病患,頑固性呃逆完全小時,并且治療后兩周內沒有復發(fā);有效的病患,頑固性呃逆病癥持續(xù)的時間與次數(shù)顯著減少,并且治療痊愈后,兩周中復發(fā)1~2次;無效的病患,頑固性呃逆不論持續(xù)時間還是發(fā)作次數(shù),經過診治并沒有顯著改善。
2.2 診療效果
在45例病患中,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痊愈的病患有32例,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痊愈的病患有8例,因此治愈率高達88.9%;經過治療有效的病患為4例,占全部病患的8.9%;僅有1例病患,經過治療沒有任何效果,占據總病患的2.2%。因此總的有效率高達97.8%。
3 討 論
本研究,經過診療的頑固性呃逆患者,全部是癌癥患者,因放療化療造成的。癌癥患者因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氣血兩虧、胃失和降、氣機不利、胃氣上逆造成的呃逆?!鹅`樞·口問》中曾言:“谷人于胃,胃氣逆上至肺,現(xiàn)原寒氣和新谷氣,全至胃中,新舊亂象,邪氣入侵,氣血相逆,復出到胃,故城之為噦?!惫糯t(yī)書《素問·宣明五氣》曾經言道:“胃為氣逆,是為噦?!庇纱丝芍?,氣逆是呃逆的病因。醫(yī)書《靈樞·刺節(jié)真邪》曾經言道:“用針診治,在于調氣?!比梭w中的背俞穴是人體五臟六腑中氣息輸注在背部的固定穴位。明代的張介賓著作的《類經》里面說過:“臟氣通于十二俞?!庇纱说弥冕槾瘫巢康挠嵫梢哉{節(jié)五臟六腑中的氣機。頑固性呃逆發(fā)病的位置為膈,用針刺膈俞可以利膈遏制呃聲;用針刺胃俞穴與肺俞穴可以調節(jié)胃氣,使肺氣得以宣發(fā);使用針刺肝俞穴與脾俞穴能夠疏通肝脾,調節(jié)抑郁,溫和胃氣,強健脾胃;用針刺腎俞穴、脾俞穴以及膈俞穴能夠達到調節(jié)肝臟功能,扶正補虛的目的。所以,用針刺背部的俞穴可以降逆和胃,扶正補虛,從根本上治療頑固性呃逆。患有頑固性呃逆的病患,發(fā)病因素多種多樣,有的為器質性病因,有的為功能性病因,頑固性呃逆對病患的生活、工作、休息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癌癥患者,對其診療極為不利,還會增加其痛苦,常規(guī)的治療辦法,比如:按壓眼眶神經、吸氣屏氣法以及阻滯神經法,還有各種受體拮抗類藥物都難以實現(xiàn)有效的治療,其中中晚期腫瘤病患的放射性治療是造成頑固性呃逆的主要有因素。由于此次選取的病例較少,欠缺足夠臨床實驗案例,所以要求在研究頑固性呃逆診療措施的時候,應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針刺病患背部俞穴的時候,必須對所使用的針進行嚴格消毒,針刺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深度,切勿過深刺入,在提插的時候,萬勿快插快提,避免傷害到肺臟,在插入與提出的時候,只適宜捻轉行針,一旦感覺到針貫穿胸部到達膈肌的時候,就可以留針。通過病例研究發(fā)現(xiàn),行針過程中只要針感好的病患,特別是能夠氣到病因的病患,其治療效果尤為顯著,經常一次治療就可以看到療效,因此,氣至病所,可以提升診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梁東輝,荊樹聞.《針灸治療頑固性呃逆54例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4月.
[2] 張雪艷.《背俞穴走罐配合針刺治療頑固性呃逆16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6年3月.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