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周刊發(fā)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年僅22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曹原。
早在2018年3月5日,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內連續(xù)刊登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超導的重磅論文。這是該雜志創(chuàng)刊149年歷史上的首次。曹原也成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志發(fā)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曹原的貢獻在于發(fā)現(xiàn)了讓石墨烯實現(xiàn)超導的方法。具體而言,就是他發(fā)現(xiàn)了將兩層平行石墨烯偏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同時溫度環(huán)境達到1.7K(-271℃)時,就會產生以0電阻傳輸電子的神奇超導效應。這一個誘導碳原子薄膜產生超導性的研究,開辟出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傳輸效率,將人類對“高溫超導體”107年的不懈探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被《自然》周刊稱為“石墨烯駕馭者”的曹原,從小就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他的青少年時期過得相當“非主流”:2007年,11歲的曹原進入深圳耀華實驗學校小六(2)超常班,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那時候的曹原非常放飛自我,動手能力超強,喜歡做實驗。做化學實驗所需的硝酸銀很貴,也很難買到,他就買來了硝酸,把媽媽的銀鐲子放了進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銀。曹原的探究精神得到學校的“加倍呵護”。2010年,曹原提前參加高考,以669分的高考成績考入蜚聲中外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并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2014年,曹原從中科大畢業(yè)時獲得該校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之后,他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蹲匀弧冯s志的文章寫道,曹原認為“自己并不特別”,“畢竟,我在大學里還是待滿了四年,我只是跳過了中學里面一些無聊的東西。”
曹原的實驗技巧在研究中至關重要。他在麻省理工的導師Jarillo-Herrero認為曹原在內心深處是個“修補匠”,喜歡把東西拆開重裝?!懊看挝疫M他的辦公室,里面都亂糟糟的,桌上堆滿了計算機和自制望遠鏡的零件?!?/p>
盡管年輕又害羞,同事們都說曹原的成熟表現(xiàn)在堅持不懈上。當初,曹原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研究生項目失之交臂,他還是通過電氣工程系進入了Jarillo-Herrero的課題組,繼續(xù)做物理。博士開局階段,他花了六個月時間研究得到了一份看似令人激動的數據,最終卻發(fā)現(xiàn)不過是實驗設置中的巧合。“他不開心,但他只是卷起袖子繼續(xù)干了?!?Jarillo-Herrero說道。
今年22歲的曹原,尚不知道自己的科研生涯會走向何方,“對于石墨烯的‘魔角,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倍ぷ髦啵麜ㄟ^天文攝影進行自我調節(jié)。他說,仰望星空時,心就會安靜下來。也正是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讓曹原始終保持一種平和、沉穩(wěn)的心態(tài)。他時常告誡自己,在廣闊的宇宙面前,再多的起伏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1978年3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成立40周年。曹原在《自然》周刊發(fā)表的這個引爆全球的研究成果,恰巧成了回饋給少年班40周年最重磅的厚禮。但是,面對如此榮耀,對外,他就說了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一個扎實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的人,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熱議銳評:英雄出少年。作為一個中國人,他延續(xù)了華夏英才的優(yōu)秀,也扛起了中華民族的榮耀,他已是傳奇!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培養(yǎng)出的這些中國好少年,也預示了中國未來的強盛之路!
素材運用:熱愛;堅持不懈、安靜與沉穩(wěn);扎實走好每一步;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書寫自己的輝煌;仰望星空;影響;我的青春偶像;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
(資料來源:《深圳晚報》、澎湃新聞、文匯網等)
編輯/華放 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