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竹
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正式落地,國外大量的高新技術企業(yè)紛紛入駐我國,給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注入了源源動力。與此同時,這些高新技術企業(yè)的入駐也對我國一線勞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學歷、低理論水平的勞動者很難再適應這些高科技企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企業(yè)的高要求和勞動力素質的低下成為了當時社會亟需解決的主要矛盾之一。為此,我國開始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再加上“00后”開始步入高校殿堂,如今的高校學生群體已不同于往日,同時也與以往的學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創(chuàng)新力強、個性鮮明和想法豐富成為了他們主要的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負面特點。
(一)自我要求低。如今的高職校學生,自我要求普遍低下。如果說高考是他們基礎教育生涯的終點,那大學對于他們來講好比是人生的終點。很多學生來到高職院校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能夠學到什么真正的知識與技術,而只是想要有大學這樣一個經歷,最終能夠拿一個大專文憑。所以在高職院校,學生曠課,上課睡覺,甚至是無故曠考的情況時常發(fā)生,并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態(tài)勢。
(二)責任意識弱。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責任意識的薄弱也是其現(xiàn)階段比較突出的問題,沒有擔當,推卸責任的情況一再出現(xiàn)。例如在學生干部的管理當中,很多學生干部都只著重于自己手中的本職工作,對于額外的工作似乎都是避而遠之。每當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都會想辦法推脫,或是找各種理由向教師陳述自己無法克服困難,而不是迎難而上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誠信素質差。誠信素質差也是當今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曠課、考試作弊等違反學校校紀校規(guī)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說真話、做事實、講誠信似乎只停留在口頭上。事前承諾、事中反悔、事后辯解的情況一有再有。
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到,造成如今高職校學生擁有缺點的原因有很多條,但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一)較強的自卑感。如今的高職院校,生源種類極其復雜。相對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曾在選拔性考試中失利的或是常年成績不是非常出眾的學生。很多學生因一次失利而從此破罐子破摔,而常年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更是直接將自己定義為差生。失敗這個詞深深地印刻在了他們的心理,并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最終迫使他們產生了較強的自卑感,從此就放低了對自己的要求,也對自己的人生放棄了希望。
所以,高職院校學生較強的自卑感是導致其學生自我要求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最難以攻破的一道屏障。
(二)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如今高校學生的父母大多數(shù)已是“70后”為主,他們出生于新中國歷史上最暗淡的時期,但同時也工作于新中國最有活力的時期。他們的存在為我國的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為自己的家庭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而這些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條件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中,自然而然就培養(yǎng)出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相比以前的學生,生活技能大打折扣。同時,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還幫助他們消除了生活的不安全感。父母給他們創(chuàng)造優(yōu)越生活條件的同時,還給他們購置了大量的家產。在訪談過程中我就了解到,其中有一位學生家里擁有三套房產,同時父母還給他購置了大量分紅型的保險和銀行理財產品。他說以后光收收房租,拿拿利息就能生活的有滋有味,根本不用擔心將來的生計問題,也不需要只靠讀書來為將來美好的生活打基礎。另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也導致了如今的學生責任意識越來越淡薄。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培養(yǎng)了他們想干就干、不想做就不做的做事風格。做事半途而廢、出爾反爾的情況比比皆是,給輔導員及班主任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工作壓力。
所以綜合來看,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也是導致如今大學生自我要求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這樣的情況不只是存在于高職院校,在本科院校,學生因家庭條件優(yōu)越導致其自我要求低下的現(xiàn)象也是非常普遍。
(三)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除了學生擁有較強的自卑感,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以外,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也造成如今高職校學生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如今信息化爆棚的時代,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當今的大學生群體,其中不乏有一些價值觀不正、有悖于社會倫理道德的思想。長期生活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同時又缺乏正確的干預和引導,導致如今的高校學生思想不良、三觀不正,最終在行為上體現(xiàn)了出來。其中表現(xiàn)比較普遍的就是責任意識淡薄、誠信意識差。
(一)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極其重要,最重要的是樹立堅定的理想信仰。高職院校學生群體是我國未來主要的生產動力之一,是實現(xiàn)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有利保障。作為高職院校,更應該持續(xù)不斷地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覺悟,堅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1.思想教育深入課堂。課堂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主要陣地,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覺悟的主陣地。在教學工作中,除了國家與學校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課程以外,其余任課教師也應時刻注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授新知識時,可以結合國內外時事政治,將其融入到課堂知識中去,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黨的引領方針和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
2.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學生活動。學生活動是高職院校學生豐富業(yè)余生活的最主要校園活動方式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軟技能的主戰(zhàn)場。但如果活動只是為了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那其意義是有限的。學校應該盡可能抓住學生的每一次活動,大力宣傳黨政知識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讓學生在豐富業(yè)余生活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二)重視挫折教育。如今的高職院校學生從小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從小衣食無憂,每到遇到困難時,父母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的模式雖然能很好地增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增加學生的社會安全感,但久而久之也降低了他們抗挫折的能力。假如他們一旦遇到困難,并且沒有在第一時間內能夠圓滿解決,就有可能對他們的心靈帶來一定的創(chuàng)傷,嚴重的則會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這樣的情況在高職院校非常普遍,所以高職院校應重視學生的挫折教育。學??梢远ㄆ诮M織一些生存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野外生存訓練,通過將他們放置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鍛煉他們的意志。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快樂與自信。同時在這樣的活動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擔當意識,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擔當感,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
(三)軟硬技能雙軌進行。硬技能(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學習作為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在校的主要學習活動,是每一所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的工作。但是高職院校由于受專業(yè)和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限制,一般所學的硬技能都非常有限。相比于本科院校,如果高職院校畢業(yè)生要通過硬技能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其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高職院校在提高學生硬技能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軟技能,即綜合素質能力,注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學??梢酝ㄟ^讓學生組織與開展更多的學生活動、社團活動等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一方面,成功的學生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找回缺失已久的自信,另一方面,在活動組織的過程中也會增加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工作中的承諾能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誠信意識,而明確權責關系的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責任意識的提高。
如今的高職院校學生已不同于往日,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也造就了如今的學生。如果在培養(yǎng)和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延續(xù)老的方法,不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進與更新,學校是很難與學生融為一體的。所以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更多地去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