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軍
(寧夏微電影協(xié)會,寧夏 銀川 750000)
近年來,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藝術形式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得益于新媒體的蓬勃發(fā)展,微電影開始擁有了獨特的含義與特征。微電影又常被稱為微影、小型電影,指的是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新媒體進行傳播的小型影片,觀眾可以在移動或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觀看。與傳統(tǒng)影片、短片不同的是,微電影是依托于新媒體語境所存在的,因此針對微電影所展開的研究應當以新媒體語境為起點,對其所使用以及所面臨的傳播手段進行討論,以推動微電影的后續(xù)發(fā)展。由于微電影傳承了傳統(tǒng)電影和電視劇的藝術手段,而其播放時長與播出途徑又與前者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實際制作微電影時也將面臨著一些獨特的藝術手段與困擾。
我國微電影事業(yè)近幾年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這不僅得益于微電影低成本的特點,還與其豐富的題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下面對新媒體語境下微電影的現(xiàn)狀展開相關論述。
由于微電影是基于新媒體語境下發(fā)展而成的,與傳統(tǒng)電影、電視劇的傳播途徑不同的是,微電影更多的是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因此其傳播速度較快,且傳播范圍相對較為廣泛。加之微電影的總時長相對較短,其制作成本較低,對投資要求不高,大部分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參與至微電影的拍攝、制作過程中,因此微電影已成為國內較為火熱的藝術表達方式。據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各大視頻軟件平臺均已推出自制的微電影及網劇,并深受觀眾的喜愛,網絡點擊率居高不下且好評不斷,這些現(xiàn)象側面反映了我國微電影的發(fā)展現(xiàn)狀,同時亦為我國微電影的后續(xù)發(fā)展與推廣提供了極大的支撐。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加快了我國現(xiàn)代化社會的建設進程,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文化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微電影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其承擔著弘揚思想文化的責任,人們在選擇微電影時,往往更加傾向于選擇題材新穎、創(chuàng)作方式新奇的微電影,這便對微電影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體環(huán)境下,微電影應當充分遵循新媒體“內容為王”的原則,在創(chuàng)作時應當盡可能地使呈現(xiàn)的內容多元化。草根化也是微電影的特性之一,與電影、電視劇高門檻的制作要求不同的是,微電影制作門檻相對較低,且更加貼近社會生活,人們在觀看微電影時往往會產生親切感。加之微電影在觀察同一事物時往往會從多個不同的角進行觀察,其內容與表達形式相對較為豐富,微電影也因此擁有了更為廣泛的意義。
劇本是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的決定性因素,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劇的整體品質與受歡迎程度,因此劇本的創(chuàng)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影視劇發(fā)展時間較長,早已擁有成熟的劇本創(chuàng)作模式,而電影藝術是由戲劇藝術發(fā)展而來的,因此其在劇本創(chuàng)作上依舊保留著戲劇的傳統(tǒng),因此在進行微電影的劇本創(chuàng)作時可以借鑒、學習電影劇本的創(chuàng)作手法。雖然微電影是基于電影、電視劇衍生而來的,但是受到其自身特性與特點的影響,微電影與傳統(tǒng)影視制作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與傳統(tǒng)電影不同的是,微電影的時長相對較短,約為30~60分鐘,因此在進行微電影的劇本創(chuàng)作時往往選擇迅速切入故事的時代背景和大環(huán)境,同時往往會輔以旁白實現(xiàn)場景的快速導入。受到時長的限制,微電影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其無法將所需表達的內容全部展現(xiàn),因此在進行微電影的劇作時要求必須緊抓電影的主體部分,確保最為核心的情節(jié)和效果的展現(xiàn),使電影整體劇情緊湊。在把控主體時應當著力于清楚表達電影主要的某一點,幫助觀眾更加清晰地掌握電影的主旨。
由于微電影的投資成本相對較低,往往無法邀請到專業(yè)的演員參與至電影的拍攝,因此在劇作階段應當充分考慮這一影響因素,通過盡可能地減少演員間的對白,以達到讓演員專注于表演的目的,同時在拍攝時導演也可以通過指導演員學會借助動作等肢體語言展示內心情感,以達到充分展示劇情的目的。在進行微電影的時空處理時應當盡可能趨向簡單明了,避免添加支線劇情,在結尾部分應當給予觀眾一個明確的結局,避免給觀眾留下過多的猜測。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如今影視已不再單單是語言和演出這兩種形式,而是轉變?yōu)轱L格和思考,通過借助畫面造型手段便可以達到表達的目的。目前微電影的畫面造型手段大部分仍舊遵循著傳統(tǒng)的影視造型規(guī)律,然而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藝術手段,無論是播出時長、傳播途徑均與傳統(tǒng)影視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微電影在畫面造型手段方面已開始形成自身的特色。受到微電影制作成本與制作周期的限制,在進行拍攝時往往會避免大全景的運用,倘若景別過大,將會增加畫面中的不可控因素,導致制作成本與周期的上升。加之微電影的播出平臺大多為手機、電腦等移動端平臺,大全景的細節(jié)和畫面無法得以體現(xiàn),因此可以多采用小景別的畫面,輔以大特寫畫面,加強畫面的沖擊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開始采用運動拍攝,其中所增加的微動表現(xiàn)形式對畫面造型而言亦是一項創(chuàng)新,由于微電影在進行運動拍攝時其多采用單反相機或小型攝像機,小型化的設備為運動拍攝的輔助器材選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運動拍攝的畫面效果較好,與傳統(tǒng)影視制作的差距較小,其中城市延時攝影微電影系列和無人機航拍系列便是微電影運動拍攝的衍生品。光線和色彩是畫面造型的最難階段,雖然現(xiàn)有的設備無論是在感光度還是低照度的表現(xiàn)上均有了極大提升,然而在進行微電影拍攝時,如何處理好光線和色彩的運用仍舊是微電影造型所面臨的主要難題。在拍攝時對燈光的需求較高,燈光的采購、運輸、電力損耗等費用是一項較大的成本支出。而大部分微電影的投資資金有限,因此一般會利用自然光進行拍攝,在設置場景時盡可能地避免室內與夜景,以降低燈光成本,同時確保微電影的畫面制作質量。
在影視制作中聲音也是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傳統(tǒng)的影視拍攝往往需要專業(yè)的話筒、錄音機進行聲音的收錄,同時在后期制作時會對采錄的聲音進行合成、配音、混錄等。而微電影的拍攝往往采用的是單反等器材,加之電影制作經費有限,更多的微電影選擇采用前期錄音等方式進行聲音制作,加之單反的錄音效果有限,導致許多微電影在聲音制作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往往會受到這些干擾的因素影響,因此在進行對白處理時應當盡可能避免多人同時說話的狀況。同時微電影制作者應當注重電影音樂與音效的處理,借助音樂和音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由于微電影時長和制作成本的限制,為了更加完整地展示故事情節(jié),在敘事時應當提前鋪墊好故事的背景與人物信息的介紹,制作人可以借助旁白、字幕等方式幫助觀眾盡快了解影片的大致信息。由于微電影傾向于將大量的時間用于戲劇的沖突中,因此制作人應當在此之前充分展示微電影中所囊括的人物形象,由影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抓住觀眾的內心,使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具有較強的代入感。除此之外,懸念的設置也是微電影的主要內容之一,讓觀眾在觀看電影時始終保持著期待與關切的心理,才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看完整部電影。
新媒體語境下我國微電影正在迅速發(fā)展,雖然制作成本、播出時長、傳播途徑等外在因素對微電影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然而微電影所擁有的獨特藝術手段也在推動著傳統(tǒng)影視的發(fā)展,為我國未來影視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未來微電影也將擁有更加美好的發(fā)展前景。綜上所述,本文建立在新媒體語境下對微電影的藝術手段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促進我國微電影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