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博
(遼寧省撫順市第三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006)
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的過程當中需要較長時間的將臟器暴露在空氣中,同時因為麻醉和手術刺激等因素的影響,會使患者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性的抑制,這樣容易導致患者的腸腔當中存在大量聚集的氣體,容易使患者出現腹脹和不適等多種不良反應情況[1]。所以患者手術以后需要長期的臥床休息,容易導致患者的胃腸消化功能整體下降,如果患者胃腸功能不能及時的恢復,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腸粘連、腸梗阻等多種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都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對于腹部手術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對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腹部手術患者,本研究選擇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2例。本研究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齡為23~6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2.5±11.4)歲;本研究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齡為24~64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3.8±10.8)歲。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為腹部手術患者,患者排除有手術禁忌證情況,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和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不存在有精神障礙,而且胃腸功能健全,具有較好的依從性?;颊吆突颊呒覍賹Ρ狙芯恐?,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本研究所有患者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和批準。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和比較,結果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全部選擇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的護理干預方式根據常規(guī)護理原則進行護理指導。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選擇采用康復護理進行干預指導,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床上活動:患者手術以后生命體征穩(wěn)定,為患者選擇半臥位,對患者進行每天兩次的呼吸運動指導工作,為患者進行上下肢體運動,并且指導患者進行。在進行上肢運動的時候,主要以拉力、握力、屈力和伸展為主,下肢主要進行相關的屈伸、蹬腿和伸展活動。同時需要協助患者進行體位交換,應該在床上進行一些翻身等各類活動[3]。②床下活動:使患者進行下床活動,使患者坐在床上,協助患者每天在床邊站立幾次,每次的時間大約為半個小時。待患者病情逐漸好轉以后,可以適當的增加活動的時間和活動量。③腹部按摩:對患者實施腹部的摩擦,通過順時針和逆時針交錯方法為患者進行腹部的按摩,按摩的時間適量,按摩時需要采用輕重后換的方式進行[4]。④中藥調理:還要做好對患者中藥的護理工作,每日為患者口服中藥,選擇粘連緩解湯和復方大承氣湯,每日為患者給藥3次,每周為患者進行1個療程的治療。⑤促胃腸蠕動:以后每天堅持采用溫度大約為38 ℃的水進行足部浸泡,每天進行2次或3次,每次時間大約為10 min。為了能夠促進患者胃腸蠕動,并促進患者的相關胃腸功能恢復和肛門排氣,手術后3日需對患者進行開塞露刺激肛門,并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5]。⑥飲食指導:術后告誡患者飲食應該以流質食物為主,食物盡量清淡,保證在進食過程中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
1.3 觀察指標:對于本研究所有患者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比較,調查本研究兩組患者腸鳴音的恢復時間,對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也進行綜合比較,并且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對本研究所有調查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選擇IBM公司的SPSS23.0,對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計量資料均選擇采用t值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手術以后腸鳴音的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兩組患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而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比較(±s)
項目 例數 腸鳴音恢復時間(h) 肛門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42 48.22±16.21 89.72±20.02 6.56±1.48對照組 42 34.53±11.47 72.26±22.32 5.83±1.24 t - 26.0134 24.0163 23.9154 P - 0.0000<0.05 0.0000<0.05 0.0000<0.05
腹部手術患者手術以后常常會出現胃腸運動抑制等情況,患者一般情況下能夠在術后3 d恢復胃腸蠕動。手術以后胃腸功能恢復開始成為臨床上對于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患者手術以后胃腸功能的恢復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是患者能夠正常的飲食,保證患者的術后康復。為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可有效地促進患者手術以后胃腸功能的恢復,本研究基于此進行調查,從本研究結果當中能夠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對此進行總結,本研究進行康復護理時能夠重視患者的主觀感受,將患者放在中心位置,為患者進行一系列的康復指導,它能夠提升患者關于疾病的認識,也能緩解患者的焦慮和不安情緒,為患者進行相關的教育工作,指導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這種護理干預方式能夠從全方面的角度出發(fā)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護理過程當中能夠綜合各個方面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粘連性腸梗阻的因素,為患者進行干預可以在干預過程當中,從患者的手術方面、對患者的飲食、對患者術后的恢復以及按摩等多種角度共同作用,有效地減少了粘連性腸梗阻的發(fā)生率,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腹部手術患者在進行護理的時候選擇采用康復護理進行干預和指導,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的胃腸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