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求
摘要:本文主要從詞義、詞形兩個方面將靈山粵方言(指“靈山話”)詞匯與普通話詞匯進行橫向比較。
關(guān)鍵詞:靈山粵方言;普通話;詞匯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07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48
一、引言
粵方言是十大漢語方言之一,也是公認的“強勢方言”。粵方言主要分布于廣東以及廣西的一部分地區(qū)。長期以來,對粵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廣州話為代表的廣府片,珠三角以外地區(qū)的粵語長時間得不到重視,尤其是廣西粵語,近年來才得到較多研究者的注意,對北海、玉林、欽州等地粵語的研究成為新亮點。靈山縣是廣西欽州市所轄縣,位于廣西南部,欽州東北部,被稱為中國奶水牛之鄉(xiāng),中國荔枝之鄉(xiāng),盛產(chǎn)水果和魚米。靈山縣原屬廣東省,1965年劃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至今。
靈山縣內(nèi)方言主要有靈山話(屬粵語欽廉片),靈山白話(屬粵語廣府片)、壯話、肇慶話、新民話(屬客家話)。本文的研究對象為靈山話,其分布于靈山縣城、平山、佛子、平南、三海、豐塘、石塘等18個鎮(zhèn),不同鎮(zhèn)的靈山話又存在語音、詞匯等方面的差異。本文以靈山縣中部(靈城鎮(zhèn)、佛子鎮(zhèn)、平山鎮(zhèn))的靈山話為研究對象,主要將靈山話詞匯與普通話詞匯從詞義、詞形兩個方面進行橫向比較。
二、詞義比較
首先是詞義的廣狹差異。靈山粵方言有些詞語的義項多于普通話,有些則少于普通話。在靈山粵方言中,“水”的義項多于普通話,兼有“水”和“雨”的含義,如“大雨”在靈山話中可以說成“大水”?!把痹陟`山話中還有“冰”的含義,如“冰棍兒”可以說成“雪條”?!澳_”在普通話中一般指腳腕以下的部位,在靈山話中,膝蓋以下的部位都稱作“腳”。“搬”在靈山話中還有“抱”的含義,例如“儂兒哭了,要搬起來(小孩哭了,要抱起來)”?!暗靡狻痹陟`山話中除了有“滿意、驕傲”的含義外,還有“可愛、乖巧”的意思。詞語義項少于普通話的例子有:“飯”在靈山話中只指“大米干飯”,在普通話中還可以指“大米稀飯等谷物食品”。
其次是詞語的語法功能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兼類詞和組合功能上的差異。“影”在普通話中一般作為名詞,在靈山話中還兼有動詞的用法,意為“遮擋、遮蔽”。如:你行開點,冇影住我!(你讓開點,不要擋住我!)靈山話中的“痕”除了可以作名詞表示“痕跡”之外,還可以作形容詞,表示“癢”。如:皮癢癢可以說成“皮痕”。數(shù)詞兼作副詞的例子有“幾”,如:個妹仔幾靚喔!(這女孩多漂亮?。。┻@里的“幾”表示“多么”的意思。靈山話與普通話組合能力方面的差異最為典型的是在動詞與其他成分的搭配上。例如“做”這個詞,在靈山話中可以由不同的動詞來代替。如“做飯”可以說成“煮飯、煲飯”,“做夢”可以說成“睡夢”。“發(fā)”在靈山話中用法很廣泛,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例如:發(fā)癲(犯傻)、發(fā)大水(水災)、發(fā)狗癩(有皮膚?。?、發(fā)嬲(生氣)。
還有修辭意義上的差異?!熬痹陟`山話中帶有貶義色彩,意為“狡猾”,如:個人精過乜嘢(這個人精明得跟什么似的)?!袄咸拧痹陟`山話中說作“老媽兒”,含有貶義,有不尊敬的意味?!班l(xiāng)下人”在靈山話中是“村佬”,帶有蔑視、看低的意思。
三、詞形比較
在靈山話中,單音節(jié)詞較多,有些在普通話中用雙音節(jié)詞表示的事物都可以說成單音節(jié)詞。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杯子——杯,襪子——襪,鏡子——鏡,眼睛——眼,水果——果,女兒——女,兒子——仔,桌子——臺,椅子——凳。但有些在普通話中為雙音節(jié)的詞語在靈山話中卻是多音節(jié)詞。如:牙垢——牙齒屎,打雷——雷公響。
有些詞語在靈山話中跟普通話的構(gòu)詞語素完全不一樣。如:窩(普通話)——竇(靈山話),湯(普通話)——羹(靈山話),太陽(普通話)——熱頭(靈山話),以前(普通話)——舊時(靈山話)。有些詞語的構(gòu)詞語素則與普通話部分相同,如:天氣(普通話)——天時(靈山話),沸水(普通話)——滾水(靈山話),娘家(普通話)——外家(靈山話)。有些詞則是構(gòu)詞語素順序不同,如:公豬(普通話)——豬公(靈山話),晴天(普通話)——天晴(靈山話)。
另外,詞形上的差異還可以表現(xiàn)在附加成分上?!鞍ⅰ弊鳛橐粋€名詞前綴在靈山話中廣泛存在??梢苑旁跀?shù)詞前面,表示排行,如阿五、阿六,一般指排行第五、第六的男孩子??梢苑旁谌嗣?,表示較為親密的關(guān)系,如阿芳、阿榮。在親屬稱謂中,“阿”的用法也很普遍,如:阿公(爺爺)、阿婆(奶奶)、阿叔(叔叔)、阿嬸(嬸嬸)、阿妹(妹妹)。靈山話中常見的后綴有“仔”,如刀仔(小刀)、貓仔(小貓)、人公仔(玩偶)。常見的后綴還有“佬”,如:大佬(大哥)、細佬(弟弟)、外國佬(外國人)、北佬(北方人)、賊佬(小偷)、高佬(高個子)、乞兒佬(乞丐)。
四、結(jié)語
廣西粵方言長期以來屬于粵方言研究中的冷門,尤其是在詞匯方面。對于廣西欽州靈山縣方言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本文主要著眼于其與普通話的橫向比較,在與其他方言的對比研究還有很大的、更深入的進步空間。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廣西通志·漢語方言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謝建猷.廣西漢語方言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