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萱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278-01
年輕人在海邊徜徉,為自己付出了一個普通人所做的所有努力,換來的也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能感受到的平凡和漠視。他詢問海邊垂釣的老者:“為什么我竭力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工作,卻依然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老者揚(yáng)起一把沙子,沙粒紛紛揚(yáng)揚(yáng)落下,在灘地上消失不見:“這是沙子,扔到沙地上,沒有人會注意到它,你就像它一樣。”老者又從懷中掏出一顆珍珠,捻起來放在沙灘上,珍珠在陽光映射下發(fā)出奪目耀眼的光。“只有由沙子變成珍珠,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甭犃死先说脑挘贻p人卻疑惑了:“沙子只有變成珍珠,才能獲得尊重與肯定嗎?”望著一望無垠的沙灘,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從先天的條件來看,珍珠確實是上帝的寵兒。飽滿的光澤、小巧渾圓的外形、復(fù)雜的形成條件都決定了其價格的高額,生來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但如果生來就是沙粒的話,為什么不去擁抱沙灘呢?在集體中發(fā)揮更大的價值,和身邊的同伴一同贏得他人的尊重,比一顆孤獨珍珠的奪目將會來得更加長久。
社會中有如此多的普通群眾在勤勤懇懇地做好一粒沙的職責(zé)??!故宮的紅墻黃瓦里承載著千百年悠悠流轉(zhuǎn)的光陰,太陽從樹丫的塵頂滑向檐邊的走獸,沉默而無情地照亮曾在這宮墻里繁忙勞碌的蕓蕓眾生。古時是妃嬪期期待君來,今日則是一茬又一茬的故宮匠人們默默修復(fù),靜待花開。在這里,年齡不是限制,既有年近半百的老師傅們,又有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青年學(xué)生,中華文脈的默默傳承,走過了工商食官的帝王封建,世代為匠的身份禁錮,終于以開明自由的奉獻(xiàn)精神為終果。故宮匠人們啊,生來是一粒沙,也可以呈現(xiàn)出一粒沙的偉大。粉漆上釉的古法,榫眼相接的精妙,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探索,求得一件件舉世珍品的重見天日,正是小沙粒一般的他們,讓中華文明之河緩緩涌流。
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故引得多少人唏噓不已。但,是什么讓我們的遺憾和惋惜有了具體的寄托?是什么讓當(dāng)時的慘案逐漸還原?是什么讓漂泊的靈魂有了歸宿?不正是那一位位水下作業(yè)的潛水人員嗎?刺骨冰涼的海水、深V型江體的艱難救援環(huán)境、水下71米的強(qiáng)大水壓和頭頂探照燈只有1至2米的照明范圍……所有的困難我們都知道,但我們的感慨和他們真實救援的艱辛相比不值一提。潛水隊伍中,副隊長的父親也在失蹤人員之列,克服了如此巨大的外部環(huán)境壓力和網(wǎng)上輿論壓力后,更要面對血濃于水親人永別的巨大打擊,但他做到了。令人驕傲的是,公交車在落水83小時后被打撈上岸,遇難者的遺體被找到。這二十余位深入水下的戰(zhàn)士們啊,輪番下水,連夜救援,無眠無休,他們是沙,卻執(zhí)力和滔滔長江水頑強(qiáng)作戰(zhàn),與自然之神較力,將一輛無知闖入禁地的公交車和15個無依的游魂接了回來。
陳子昂寫出了唐詩的大手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庇诌^了幾十年,李太白酒后感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作為“今人”的我們,遲早都會變成“古人”,歷朝歷代的明月之下,那片蔓延至視野盡頭的海水,從來沒有片刻停息,歷朝歷代的珍珠投入海里,它們短暫地受人尊重,又很快地消逝流走,剎那的光華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讓我們做一粒沙吧,安然依偎在時間之海的兩端,化作廣闊的堤岸,任憑滄海桑田的變遷。我們或許不被記住,但千千萬萬個我們組成的長堤將永遠(yuǎn)在那,注定會獲得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