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光
【摘要】? 高中教材的理解必須要以詞性、語法作為基礎。在高一語文教學中,筆者嘗試利用“六環(huán)節(jié)模式”去加強初中文言文課程與高中文言文課程的銜接?!傲h(huán)節(jié)模式”應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學,有助于加強初中文言文課程與高中文言文課程的銜接。同時,通過“六環(huán)節(jié)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以及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教學模式 六環(huán)節(jié)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224-01
根據(jù)筆者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教材雖然有詞性、語法方面的知識,但是初中老師因為自身的能力或者中考不作明顯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略詞性、語法的傳授??墒?,高中教材的理解卻必須要以詞性、語法作為基礎。
源于建構主義理論以及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支架式教學認為:“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概念框架?!贝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指出:“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和統(tǒng)整?!币虼?,在高一語文教學中,筆者嘗試利用“六環(huán)節(jié)模式”去加強初中文言文課程與高中文言文課程的銜接。
一、自學
在高一語文教學中,在正式講授高一文言文教材之前,筆者先自編了一份《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導學案。導學案的內(nèi)容包括詞性的知識、句子成分的知識、語言順序的知識。詞性的知識重點介紹了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助詞;句子成分的知識介紹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語言順序的知識重點介紹了最常見的語言順序,即:(定)主(狀)謂(補)(定)賓。
這些知識為學生建構了對高中文言文教材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概念框架。
二、導入
記憶理論認為:“有無識記目的或識記目的是否明確會影響識記的效果”。
在導入的時候,筆者重點和學生闡述了詞性和語法知識的重要性。根據(jù)調(diào)查以及訪談,筆者發(fā)現(xiàn)高一的學生往往不重視詞性和語法知識,片面認為考試的題目沒有直接考查到這些知識,所以自認為這些知識用處不大,進一步導致對這方面的學習不認真。筆者常對學生說:“想學好文言文,一定要先學好語法;想學好語法,一定要先學好詞性。詞性和語法不會直接考查到,但它們卻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就好比你想居住在一所漂亮的樓房里面,必先打好地基。地基你是不會居住的,但是沒有地基哪里來的房子?”
通過筆者的導入,學生明確了詞性、語法的重要作用,就會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學習,有助于加強識記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
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的教學中,筆者把全班同學劃分成五組,每組需要合作探究的內(nèi)容分別是:
(1)這六個句子成分是不是必須全部同時出現(xiàn)?請舉例說明。
(2)定語、狀語、補語在一個句子中是否只能有一個?請舉例說明。
(3)一句話里面是否一定要有賓語?請舉例說明。
(4)狀語可以單獨放在句首嗎?請舉例說明。
(5)請畫出一棵樹,這棵樹要體現(xiàn)六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
合作學習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四、展示
合作探討結束后,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
(1)第一組指出:“六個句子成分不是必須全部都同時出現(xiàn)。例如‘英俊的我高興地打了半小時弟弟的球,可以概括成‘我打球?!?/p>
(2)第二組指出:“定語、狀語、補語在一個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個,也可以表現(xiàn)為多個。例如‘英俊的我打球,也可以延伸為‘英俊的陽光的瀟灑的我打球?!?/p>
(3)第三組指出:“一句話里面也可以沒有賓語。例如‘秋天的樹葉早早地黃了,它的句子成分是(定)主(狀)謂(補)?!?/p>
(4)第四組指出:“狀語也可以單獨放在句首。例如‘我為了高考的勝利早上六點起床看書,也可以表達為‘為了高考的勝利,我早上六點起床看書。”
(5)第五組畫出了一棵樹。樹的根部是主語和謂語,樹干是賓語。暗含的意思是一句話里面一般有主語、謂語、賓語,就好像一棵樹可以沒有樹枝、樹葉,但一般都有主干;同時也表示,如果把樹干砍掉的話,這個樹也不會死,因為還有樹的根部,暗含一句話里面至少要有主語、謂語。另外,主語和賓語的前面各自畫了一根樹枝,上面寫著定語,表示定語是放在主語、賓語前面,作用是修飾主語;同時,在謂語的前面和后面各畫了一根樹枝,上面寫著狀語、補語,表示狀語是放在謂語前面,作用是修飾主語,也表示補語是放在謂語后面,作用是對謂語的一個補充說明。
五、小結
在小組展示后,筆者進行了小結:
(1)詞性的知識重點掌握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助詞。
(2)句子成分的知識重點掌握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3)主語、謂語、賓語由什么詞性來充當,必須掌握;定語、狀語一般由哪個結構助詞作為標志,也一定要掌握。
(4)六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也一定要掌握。
通過教師的小結,學生知道了自己要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有利于初中文言文課程與高中文言文課程的銜接。
六、作業(yè)
在教學完成后,筆者布置了以下作業(yè):
(1)背誦導學案里面關于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助詞的介紹。
(2)背誦導學案里面關于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的介紹。
(3)背誦主語、謂語、賓語由什么詞性來充當,背誦定語、狀語一般由哪個結構助詞作為標志。
(4)背誦六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
通過背誦以上的知識,學生建構了對高中文言文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概念框架。
“六環(huán)節(jié)模式”應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學,有助于加強初中文言文課程與高中文言文課程的銜接。同時,通過“六環(huán)節(jié)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以及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祝耀安.大數(shù)據(jù)時代中學語文智慧課堂行動與思考[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組編,教育學考試大綱解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6.
[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組編,心理學考試大綱解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