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說法被廣為傳播。那么,“拉筋延壽”真的有道理嗎?
筋縮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筋柔則體健”、“筋柔百病消”,這與道家的“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道理一樣。陽氣潛藏在人體之中,處于正常的升降運行狀態(tài),氣機通暢,陽氣歸元,筋骨才會柔韌,人體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不少人在運動過度或受寒后會抽筋,這是筋縮的表現(xiàn)。筋縮是健康警示信號。以前筋縮多數(shù)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是年輕時積累諸病、耗傷陽氣的顯現(xiàn)與人體功能自然退化的綜合結(jié)果。隨著現(xiàn)代科技副產(chǎn)品的涌現(xiàn),導(dǎo)致人體以同一姿勢長時間不動而氣血淤堵,其次是寒濕進入人體,堵塞氣血運行,以致中青年人甚至學(xué)生人群都開始出現(xiàn)筋縮現(xiàn)象。
先做一個自我檢查:你彎腰時腰酸嗎?蹲下時順利嗎?行走時,腳跟部位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感沒?跟別人一起行走時有沒有感覺自己的步伐總是邁不大呢?如果有上述問題,你可能出現(xiàn)“筋縮癥”了。若排除其他疾病導(dǎo)致的問題,就要試試“拉筋”鍛煉。
拉筋健身有講究
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間接療效則數(shù)不勝數(shù)。無論是中國傳統(tǒng)的健身氣功,如易筋經(jīng)、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還是現(xiàn)代的體操、健身操、瑜伽,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驟。拉筋不分年齡,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才能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yù)防傷病。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并避免傷害,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讓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zhàn)的狀態(tài);配合緩慢及深的呼吸,不要暫停。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要替換對協(xié)同肌及拮抗肌的拉筋訓(xùn)練,才能一一地伸展開來。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jīng)元正確地反映出拉筋的成效,否則離受傷就不遠了。
兩個基本的拉筋方法
1.立位拉筋法
中醫(yī)認為,采用立位拉筋法可拉松肩胛部、肩周圍、背部及其相關(guān)部分的筋腱、韌帶,有利于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癥的治療。
方法:
(1)先選定一個門框,舉起雙手,盡量伸展開雙臂,按住門框上方的兩個角。
(2)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后,腿盡量伸直。
(3)身體要與門框保持平行,抬頭,平視前方。
(4)保持這個姿勢3分鐘,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3分鐘。可多次重復(fù)。
2.臥位拉筋法
臥位拉筋法主要用于拉松腰至大腿膝后的筋腱、大腿內(nèi)側(cè)韌帶以及大腿背側(cè)韌帶,也有助于拉松髖部關(guān)節(jié),所以又稱臥位松髖法。
做法:
(1)將兩張平坦的椅子或一張茶幾擺放在靠近墻邊或門框處,也可以選擇一張兩面靠墻邊的床。
(2)坐在靠墻邊或門框的椅子、茶幾、床沿上,臀部盡量移至椅子、茶幾和床的一邊。
(3)躺下仰臥,將靠里面的一條腿(左腿在里則用左腿,右腿在里則用右腿)伸直倚在墻柱或門框上,另一條腿屈膝,讓其垂直落地,盡量觸及地面,無法觸及地面時可用書本等物墊在腳下。
(4)仰臥時,雙手舉起平放在椅子、茶幾或床上,其間垂直落地的腿亦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放松髖部的關(guān)節(jié)。
(5)保持這個姿勢10分鐘,然后再移動椅子、茶幾到另一面墻或門框,或是到床靠墻的另一邊,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zhuǎn)換,再做10分鐘。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