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陽
編者按:隨著時代、技術的發(fā)展,與時尚、數字媒體、綜合材料結合的繪畫成為藝術家們表達藝術概念的有效途徑。今天要介紹的“經由時光的九次旅程”展覽與歐締蘭材料密不可分,以這種新型材料為媒介的九條藝術道路沿著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向表達藝術家自己的藝術愿景,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令人著迷的時空維度吧!
展覽鏈接:
經由時光的九次旅程
策展人:樂大豆(Davide Quadrio)
參展藝術家:徐文愷(Aaajiao)、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安德烈?阿納斯塔西奧(Andrea Anastasio)、亞歷克斯?施維德(Alex Schweder)、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克里恩? 德科寧(Krijn de Koning)、卡特里娜? 巴貝利(Caterina Barbieri)、李姝睿、Zeitguised
開幕式時間:2019 年7 月2 日17:00—17:30
展覽時間:2019 年7 月3 日—10 月7 日
展覽地點:上海西岸 余德耀美術館
2019 年7 月3 日,余德耀美術館迎來一個頗有新意的展覽——“經由時光的九次旅程”,展覽從之前在米蘭王宮王子寢宮舉辦的同名展覽演變而來?!懊滋m的展覽空間相對狹小,因此用單一的結構來與之匹配,而這里的空間較大,空間關系也比較復雜,所以作品也做出了相對的回應?!辈哒谷藰反蠖梗―avide Quadrio)說道。
展覽以“時間”為線索完成與觀眾的親密互動。在偌大的展廳中雖然沒有一條分界線但每件作品都擁有自己的領地,它們仿佛在各自獨立的時空中建構出相互呼應的復雜敘事關系。參展的九位藝術家與技術專員協(xié)作,運用歐締蘭(Alcantara,一種感官、美學和功能性完美結合的高端創(chuàng)新的新型材料,是時裝及配飾、汽車、室內設計和家居裝飾,以及消費電子產品等眾多應用領域領軍品牌的最佳選擇,從2009 年開始,歐締蘭被認證為“碳中和”材料,其材料的活性成分被鑒定為可以減少和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特性進行創(chuàng)作,讓展覽有了突出的亮點。
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藝術家李姝睿的《人類理解能力以外的崇高寺廟》,作品營造了一個寺廟似的空間,其表面被光學圖案所覆蓋。她的作品一般不直接敘述客觀景象,而是利用光的短暫性直指我們感知的人性世界。這樣一個具有煽情特質的建筑模型使李姝睿的作品散發(fā)著抒情、清透的光芒。
克里恩?德科寧(荷蘭)房間 藝術裝置 2014 年
本次展覽中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的《不確定擴張》是筆者最喜歡的作品。艾里斯?范?荷本擅長用3D 打印技術創(chuàng)作出最具未來感的時裝,這件《不確定擴張》同樣采用歐締蘭材料,實現了時裝與雕塑的有機結合,她的設計使科技、時尚、藝術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同時,線條的張力與不確定性象征著地球的生命力——空氣、大陸、海洋缺一不可,也映射出設計師對人類本身和生命與自然的理解。艾里斯?范?荷本說:“對于我而言,時裝是一個于我、于我的身體都非常親密的藝術表達。我將其視為欲望、心情、文化背景等組合起來的自我表達。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試圖清晰地傳遞這樣的信息——時裝是一種藝術表達,時裝是展示和穿著的藝術,絕不僅僅是功能性的或空虛的商業(yè)化工具?!彼M米约旱淖髌纷C明,時裝可以為這個世界增加價值,它是超越時間的。艾里斯?范?荷本的時裝能帶來最佳的張力和行動舉止的呈現并將形式、結構和材料用一種新的方式組織起來,讓觀眾感受到生態(tài)學下的催眠流動,以及時光穿梭的神奇魅力。
安德烈?阿納斯塔西奧(Andrea Anastasio)的《伊甸園》以蟒蛇為創(chuàng)作原型,搜集生活中廢棄的物品然后用歐締蘭制造出泛著暗暗磷光的蛇皮質感材料將其包裹,隱喻著消費社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巴貝利(Barbieri)是一位善于利用數字模擬聲音質感使觀者對人與機械、天然與人造、聽覺與聲音之間的關系產生懷疑的藝術家。她創(chuàng)作的數字模擬聲音伴隨著安德烈?阿納斯塔西奧《伊甸園》和艾里斯?范?荷本《不確定擴張》出現,增強了兩個空間的關聯(lián)性。
艾里斯?范?荷本(荷蘭)不確定擴張 Alcantara 材料 2019 年
安德烈?阿納斯塔西奧(意大利)伊甸園 家具、綠植 400×400×H150cm 2018 年
鹽田千春是一位擅長以絲線編織為媒介做裝置藝術的日本知名前衛(wèi)女藝術家。她曾說:“編織讓我能夠像繪畫中的線條一樣去探索時間和空間。線逐漸累積構成一個面;我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空間,逐漸延展,好似形成一個宇宙?!彼摹稌r間與空間的反射》是如同神經脈絡的網狀裝置,由絲線構成的是封存人類記憶的夢幻之境,從而引發(fā)人們對生命存在意義的思考。這個封閉式的藝術品用110 千米的黑色絲線編織而成,中間包裹著兩把白色椅子相互呼應,再加上結構中心的鏡子將真實與虛幻內化為難以分辨的困境之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鹽田千春的作品受夢境的影響,在她的潛意識里從來沒有忘記某種微妙的感覺,某種微小的情緒,因此她的創(chuàng)作不斷追尋這種感覺、情緒,使其變得清晰可見。用鹽田千春的話來講,黑色是墨水的顏色。她將無意識與不可見的恐懼感圖像化,讓觀眾處于龐大復雜的黑色網絡中,無法從壓抑的凝固時空中逃離出來。
鹽田千春經常在作品中加入日用品,包括鞋子、窗、連衣裙、床、行李箱等,借此探索存在、邊界、身份等關系。在這件作品中的椅子真假難辨,如同靜物一般,靜靜地體現著充滿焦慮的張力。同樣運用椅子元素、由Zeitguised 工作室創(chuàng)作的《核花園以外》,其靈感來源于“莊周夢蝶”,運用計算機技術通過虛擬的算法將椅子的紋理呈現在熒幕之上,結合音頻連接視頻和觀眾,形成更加豐富的動態(tài)互動。不禁讓人感嘆:在科技日趨發(fā)達的今天,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在哪里呢?
藝術家亞歷克斯?施維德(Alex Schweder)原是建筑師,因此他經常在創(chuàng)作中探索建筑在生活中的角色及室內設計與藝術的互動關系?!兜缴嘲l(fā)到床到》就是一件透過建筑環(huán)境流動性,引發(fā)人們重新思考日常、身份、時間的聯(lián)系的作品。這個裝置每次可容納兩個人分別躺在沙發(fā)上,隨著下方氣墊的充盈,兩個沙發(fā)會逐漸合攏為一張床。與此同時,兩位觀眾會形成短暫的、面對面的親密接觸,而后隨著氣體的排出,沙發(fā)又回到原始狀態(tài)之下,完成在這個奇特時空中的別樣體驗。
亞歷克斯?施維德(美國)到沙發(fā)到床到 充氣裝置 絨布 2018 年
亞歷克斯?施維德(美國)到沙發(fā)到床到 充氣裝置 絨布 2018 年
鹽田千春(日本)時間與空間的反射(局部)紗線 2019 年
與亞歷克斯?施維德重視材料對人的影響不同,中國藝術家徐文愷(Aaajiao)的《欲望》注重人的主觀感受。該作品運用透明材料將模糊未知的物體包裹在里面,如同細胞一般的外形把觀眾引向對生命本源的思考。荷蘭藝術家兼建筑師克里恩?德科寧(Krijn de Koning)的《房間》是一個顛覆人們觀念的作品,它將傳統(tǒng)的建筑構造內外倒置?!巴ㄟ^使用單色,我試圖突出作品的結構性,而在這次展覽中,我希望能夠增加一些能量和色彩?!笨死锒?德科寧在展覽現場說道。他試圖讓觀眾穿梭在這個倒置的空間中感受到超越現實的時空感。
本次藝術之旅如同被展開鋪平的折紙一般,彼此相連,構成了一個更大更復雜的敘事,刷新著觀者對時空的認知。這些不同的敘事從科學實驗到蟒蛇、異夢,再到時空的幻影,無不充斥著轉化的能量。
這些旅程在自然物與人造物之間的轉換,讓每一件作品賞析都是一次復雜的審美體驗,使得觀眾想要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感受其中的奧妙。筆者從這九次藝術旅程中受益良多,首先是對九位藝術家所走的藝術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藝術家們善于敏銳地捕捉現實場景,并結合自我感知創(chuàng)作出真實與虛幻共生的藝術新世界。其次是對藝術這一概念有了更深切的體會,無論是雕塑、繪畫還是裝置藝術,都是藝術家主觀能動精神的呈現。所要表達的是從藝術家本人視角看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