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峰
桃樹是一種我國常見的經(jīng)濟樹種。桃樹不僅能作為果樹,還是一種重要的工藝品原料。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于桃樹的培育也進入到了更加成熟的階段,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研究桃樹的培育與管理過程,以便于更加深入地進行研究與探索,以提升桃樹的生長質量與產(chǎn)量,帶動經(jīng)濟利益的提升。
一、 桃樹的主要栽培技術
(一) 桃樹的嫁接
桃樹嫁接是桃樹的主要人工繁育方式,其優(yōu)點是成活率高,且適應能力更強。桃樹的嫁接一般三月上旬至中旬時開始,在此之前需要對桃苗進行照顧,待到桃苗長勢旺盛且尚未開花時才能開始嫁接。選取0.6cm左右的苗木剪下并泡在水桶中,嫁接的砧木選擇毛桃,由于毛桃做砧木的成活率高、產(chǎn)量高,因此,常用毛桃砧木。砧木處理完成后將苗木接在砧木高5cm處并用膠帶包好即可完成嫁接過程。在嫁接前半個月還可以對砧木追肥。且同樣要注意砧木的病蟲害防護。
(二) 桃樹的栽種
種植桃木時,要謹慎選擇栽種的環(huán)境,保證栽種的溫度在10~24攝氏度,并種植在土壤干燥,不易積水的地塊,栽種時還要注意選擇光照適合的地方,以保證桃樹的正常生長。作為砧木的毛桃也是一種喜干不喜濕的作物,在對其進行處理時,要注意防止?jié)菜^多,導致砧木根部受潮腐爛。在土壤巖層風化嚴重的區(qū)域不宜進行桃樹的栽種,選擇正確的土地來進行栽種,并在栽種后夯實土壤,以確保不會出現(xiàn)倒伏的現(xiàn)象,保證桃樹的高成活率。
(三) 桃樹的基本管理
1. 枝條修剪
桃樹的枝條修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若是桃樹的枝丫修剪不當,會造成桃樹的層次感不佳,之后就會對留果和果實生長造成影響。為了保證桃樹的穩(wěn)定生長,需要在冬季或夏季進行修剪。為了保證樹冠能夠不斷擴大,在幼樹附近清除雜亂的小枝,留下壯實的主干,并保留適量的樹葉,以保證幼樹的穩(wěn)定生長;在桃樹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再次輕剪整形以修正并培養(yǎng)結果的枝條;在豐盛期還要再剪一次,目的是延長桃樹的花期,提升透光性的同時保證桃樹的產(chǎn)量。
2. 肥水管理
桃樹的肥水管理目的是提升桃樹的成活率、座果率以及產(chǎn)量和質量因此在施肥時要注意以下幾個特殊時間點。
桃樹萌芽之前,即春天突然解凍前10天左右在田里追加尿素以保證根系與新梢的快速生長,同時為桃樹的開花與授粉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桃樹開花之后再進行一次追施,此次追施應當控制在落花后10天左右,以減少桃樹的落果。在座果期之后、膨大期之前、六月中旬左右時施一遍復合肥補充氮磷鉀,在膨大期時補充鉀肥以提升產(chǎn)量和品質。
特別注意的是,在收獲之后還要施一遍肥以補充桃樹結果所消耗的營養(yǎng),以保證來年的豐產(chǎn),以及增強樹勢。
3. 授粉管理
為了提升座果率,桃樹的授粉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桃樹花粉萌發(fā)的最佳溫度為23±2攝氏度在氣溫低于4.4攝氏度時花粉停止萌發(fā)15攝氏度以下時的花粉發(fā)芽率會降低,但是授粉的過程仍然需要盡量在開花三天內完成以確保最佳的授粉效果。
進行人工授粉時可以將花粉與滑石粉按1:10的方式裝在紗布袋內,然后再盛花期的樹冠上方抖動,便能順利完成授粉過程。授粉的過程中或是授粉兩小時之內遭遇雨天,則需要重新進行授粉。人工授粉時還可以結合使用?;ū9麆┨嵘?。
二、 桃樹的病蟲害管理與預防
(一) 桃樹流膠病
桃樹流膠病雖然性狀與桃樹受傷后的自我防衛(wèi)方式很像,但是實際上,桃樹流膠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當桃樹感染時會產(chǎn)生膠凍狀物體,嚴重時會導致枝條枯死。主要危害枝干與果實。
為了預防流膠病,可以增施有機肥并疏松土壤以保證土壤干爽,在花露紅前用石硫合劑消毒,若是枝條出現(xiàn)流膠則及時清除患病部位,并用石灰粉等覆蓋。治療時可以使用40%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0倍進行田間噴灑清除病源。
(二)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的性狀為生出水漬狀小點,隨后擴大為2mm左右的褐色或者紅褐色斑點。一般在紅蜘蛛為害時出現(xiàn)。通過蟲噬傷口中侵入樹體嚴重則會導致果實干枯脫落或龜裂。其防治方法有很多種,首先在發(fā)病前可以利用多菌靈每15天用藥一次,輕微發(fā)病時用多菌靈300倍液噴淋,同時加強果園的管理,清除越冬病枝,注意果園內的排水能力。
(三) 桃根瘤病
桃樹根瘤病主要是一種發(fā)生在桃樹根部的病害,主要是有細菌感染引起的,并以腫瘤的方式侵蝕桃樹根部,這種病會影響桃樹營養(yǎng)的吸收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導致桃樹結果差,或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而產(chǎn)生弱枝和枝條枯死的現(xiàn)象。在發(fā)現(xiàn)病瘤時,首先需要徹底地切除病瘤,并用402消毒劑50倍液消毒后用波爾多漿進行保護,并在患處涂抹凡士林以將傷處與外界環(huán)境隔開防止發(fā)生二次感染。在出現(xiàn)桃根瘤病的部位,需要對土壤大范圍消毒,并檢查附近的果樹是否受到感染。
(四) 桃樹黑星病
桃樹黑星病,也稱桃樹瘡痂病,主要危害果實以及葉片和新梢。其會在桃子的表面生成一些暗綠色的蝕點,發(fā)展到后期會在果實表面生成痂瘡,嚴重影響果實的品相。桃樹黑星病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品種來提升抗性,也可以將果實套袋以防止細菌侵染。若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黑星病的情況,則可以用50%苯菌靈1500倍液與硫酸鋅石灰液交互使用,以每15天左右的頻率防治4次,并在果實套袋前消毒,以防止在套袋后由于果實自身呼吸的原因導致病害在袋內快速滋生。
(五) 病蟲害的預防措施
桃樹的各種病蟲害可以利用多種方法進行防治,在當前,最為熱門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以及生物農(nóng)藥防治,這種防治方法主要利用了昆蟲的堿性消化液與生物農(nóng)藥的結晶包衣遇堿性才分解的特點,制成了僅對昆蟲有毒的農(nóng)藥進行殺蟲。雖然起效時間長,但是效果很好。同時可以將天敵防治法與物理防治法相結合,運用紫外線殺蟲燈、性誘殺劑、有色黏蟲板和人工除蟲的方式來殺滅害蟲。若是紅蜘蛛和樹螨泛濫則還可利用十字花科植物來吸引其產(chǎn)卵,并在產(chǎn)卵期結束后將十字花科植物燒毀以保證根絕蟲害。若是出現(xiàn)內生性害蟲的情況,則可以引入各種肉食性寄生蜂來應對天牛蠐螬和蛾科幼蟲,保證桃樹的健康生長。
(作者單位:125316 遼寧省葫蘆島市八家子鎮(zhèn)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農(nóng)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