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麗
[摘 要]童話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文章體裁。在童話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根據(jù)童話的特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遷移運用和綜合實踐等,使學生走進童話的情境中,能分辨美丑善惡,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童話故事;教學策略; 想象;遷移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4-0025-02
童話是基于兒童視角展開,用兒童語言敘述并模擬其生活場景的一種兒童文學樣式。童話故事常常運用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并通過幻想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童話的特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童話,體會童話的內(nèi)涵。
一、放飛想象,走進幻想意境
在指導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呵護學生的童心,保護其好奇的心態(tài)。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童話展開聯(lián)想,嘗試進入童話創(chuàng)設的幻想世界,并說出自己想到的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先給學生講述童話故事;再用多媒體播放與之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觸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鼓勵學生復述故事,要求他們?nèi)谌胱约旱南胂蟆?/p>
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先用配樂朗讀的方式給學生講述這個故事,將學生帶入童話的意境中;然后,給學生展示相關(guān)的圖片,展現(xiàn)小女孩的生活片段,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一想童話的畫面;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表達,說說自己腦海中看到的畫面。在教學小女孩看見烤鵝的場景時,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角度展開描述,詳細地展現(xiàn)自己頭腦中想象到的畫面。有一個學生這樣說:“小女孩看到了一只油光光的烤鵝,皮烤得焦黃焦黃的。有噴香的味道傳到小女孩的鼻子里。小女孩看到烤鵝從盤子里跳了下來,落到桌子上,發(fā)出了啪嗒的一聲?!彪S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中的相關(guān)片段,看看自己的表述和課文是否一樣。
童話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豐富的幻想性?;孟刖褪峭挼撵`魂。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點,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使學生走入童話的意境中。在積極想象的過程中,學生能更親近童話、享受童話。同時,在嘗試表達想象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二、尊重個性,嘗試多元遷移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逐步認識童話,并感受童話的藝術(shù)魅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關(guān)心”童話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思考人物的語言和行為,并和同伴交流自己閱讀童話后的感受。這樣的學習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情感體驗,提高他們對童話的感悟能力。
在深入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如,分析小女孩的形象,教師先讓學生嘗試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女孩,如“凄慘”“可憐”等;然后,鼓勵他們從文章中找到相關(guān)的描寫,證明這一點。有一個學生找到小女孩丟失鞋子的片段,并說道:“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光腳走路,她的鞋子被調(diào)皮的小男孩搶走了,所以她很可憐?!贝藭r,教師鼓勵學生進行遷移,思考如果自己來描寫這個可憐的小女孩,會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描寫。有的學生說,可以寫一寫小女孩的衣著打扮;還有的說,可以寫一寫小女孩被人們欺負的場景。再比如,理解童話的藝術(shù)特點,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思考作者為何要用大量的筆墨描繪烤鵝、圣誕樹等事物,這對展現(xiàn)小女孩的形象有何幫助。
童話故事具有明顯的夸張性,這使得童話作品的語言活潑生動,具有自己的個性色彩。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鼓勵學生展開個性化分析,嘗試挖掘童話作品的特點,讀出自己的個性化見解。
三、淡化真假,鑒別美丑善惡
童話作品一般都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自己對世界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閱讀童話故事中,不必探究其內(nèi)容的真假,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體驗,感悟社會的美丑善惡。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對文本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出問題;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探討。如果能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進行思考,就能使學生的思想認識更高。
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時,教師不必讓學生追究小女孩看到圣誕樹等場景是否真實,是否真的和奶奶一起到了幸福的天堂,而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其中的善惡觀念。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作者提到‘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可是,小女孩分明已經(jīng)死了,為何死亡反而是光明和幸福呢?”這促使學生展開深入探究。有的學生認為:“在凄慘的人世間,小女孩得不到人們的關(guān)心,就連和她沒有關(guān)系的小男孩都搶她的鞋子。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讓小女孩得到解脫。作者想要借助這個結(jié)尾諷刺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這樣就能更好地表現(xiàn)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痹谶@樣的分析中,學生從故事中抽象出了善惡的觀念,并且和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鮮明的象征性,這也是童話作品的特點之一。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理解感悟童話作品的象征意義,并嘗試將幻想的事物和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從具體形象中抽象出其象征意義,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童話的特點。
四、拓展延伸,開展綜合實踐
教師可以對童話故事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閱讀童話故事的好習慣。同時,豐富的實踐活動也能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在教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其他的童話故事,并展開“童話故事大展演”活動。可先讓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然后嘗試幾個人一組,選擇喜歡的童話故事改編成童話劇表演出來。這樣的綜合活動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多閱讀童話故事,起到拓展視野的效果;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特點,并思考童話故事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如,有一個小組的學生將《海的女兒》改編成童話劇表演出來,并表達他們對故事人物的看法?!白髡咴诠适轮匈澝懒诵∶廊唆~的犧牲精神,但是同時也給小美人魚留下了機會,讓其變成了海上的泡沫。這其實就告訴人們,在做好事時雖然會有所犧牲,但是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痹诨顒又?,學生認識到了真善美,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
童話故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往往將審美、知識和哲理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 心靈的洗禮。在童話教學中,如果教師能組織學生圍繞童話故事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就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童話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展開教學,使學生沉入童話中,理解體驗童話人物的思想情感,感知童話的藝術(shù)魅力,獲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 王子弟.淡化真假 保持童真 放飛想象——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漫談[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2).
[2] 李彩虹.以童話思維教學童話——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方法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shù)(D),2017(2).
[3] 崔雄燕.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優(yōu)化方式與必要性解讀[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10).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