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世雄
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青海省的馬鈴薯種植技術中,覆膜種植技術已經得到一定的應用,本文就將對馬鈴薯覆膜種植技術和增產的原因進行探究。
1馬鈴薯覆膜種植技術
1.1選用優(yōu)良的品種
在進行馬鈴薯種植之前首先應該選用優(yōu)良的馬鈴薯品種進行種植,選種時,最好進行一定的實地考察,對各種品種的馬鈴薯進行比較,青海地區(qū)屬于較為干旱的地區(qū),所以盡量使用抗旱性強的馬鈴薯品種。
1.2選擇合理的土地進行平整
種植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首先就是對土地進行一定的處理,處理工作主要有兩步,第一步是平整土地,盡量使用機械對土地進行深耕,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選擇的土地不能是與茄科連作的土地,因為馬鈴薯生長需要疏松的土壤,在整地的時候基于這一點也要將土壤處理的疏松。
1.3進行基肥處理
馬鈴薯這種作物喜歡土壤肥沃的生長環(huán)境,對肥料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平整好土地之后必須要進行合理的基肥處理,使得馬鈴薯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生長,因為需要使用馬鈴薯覆膜種植技術,所以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不方便再對馬鈴薯進行施肥,這就要求在使用基肥時要一次性施足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肥料,青海地區(qū)屬于較為干旱的地區(qū),所以在進行施肥時,應該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的施用應該輔助農家肥的施用,使用的肥料主要是腐熟的農家肥和三元復合肥。這也有助于馬鈴薯的生長,促進其產量的增加。
1.4確定合理的播種密度
在進行馬鈴薯覆膜種植時,必須要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一方面要保證田間有一定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要顧及馬鈴薯的產量,所以在種植之前必須要先確定一個合理的種植密度。馬鈴薯種植的行距一般為三十厘米左右,每株馬鈴薯的距離一般為三十厘米左右。
1.5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種植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對自身的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比較大,它既不能生長在比較嚴寒的地區(qū),也不適宜生長在高溫地區(qū),所以在進行馬鈴薯種植時要選擇適宜的時間進行種植,使得馬鈴薯的苗期能夠避開高溫和霜凍集中的天氣,一般最宜的種植時間是三月的下旬。進行種植后,要進行合理的覆土,覆土厚度要均勻,而且厚度大致保持在十厘米到十三厘米左右。
1.6進行噴藥覆膜
在進行馬鈴薯覆膜之前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防治雜草生長和害蟲的繁殖,采取的主要辦法是噴藥處理,將除草劑和滅蟲劑兌水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制,然后將兌好的藥物噴灑在田壟上,噴灑時要注意適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在進行噴灑時如果土地比較干燥,盡量先在土層上灑一層水,這樣有利于形成藥膜層,更好的保護馬鈴薯的生長。做好這一步之后是要進行合理的覆膜,蓋膜時應該注意兩點,一是進行蓋膜時土必須要細碎,第二點是覆膜時要將地膜拉的平、直、緊,兩邊要貼到溝底,再用土將地膜四周進行壓實,使得地膜能夠起到良好的保溫保濕的作用,最后每隔五米左右的距離要用厚土壓實,以防地膜遭到大風的破壞。
1.7進行合理的管理
在覆膜之后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一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放苗,二是要對其進行合理的澆水。
2馬鈴薯增產原因
2.1地膜能夠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
覆蓋鍍膜地表溫度能夠提高三攝氏度左右,另一方面地膜能夠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2.2地膜能夠減少植物的生長周期
實踐證明覆蓋地膜的土地植物的生長周期要比普通土地縮短15天左右,這樣植物就能夠提早上市,價格更高。
2.3覆膜技術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的養(yǎng)分
覆膜技術的保溫保濕作用加速了土壤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從而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物增多,馬鈴薯在生長的過程中能夠汲取的有機物也增多了,所以促進了馬鈴薯的高產。
2.4發(fā)揮綜合效益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覆膜技術對土地起到了保溫保濕、增加有機物的作用,這也使得土地的質量得到改善,協(xié)調土壤中的各種環(huán)境要素,從而為馬鈴薯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3地膜覆蓋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殘留地膜的回收
地膜種植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在種植過程中殘膜回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種植中所用的地膜大多數(shù)都是不可降解的地膜,地膜利用完畢后應該得到回收以免對土地造成污染,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對于殘膜的再回首利用實現(xiàn)效果非常差,對于殘膜的回收主要是通過人工進行撿取,這樣只能回收部分地膜,在青海地區(qū)用機械進行地膜回收的情況較少。
3.2覆膜的農用具發(fā)展比較落后
在青海省的覆膜馬鈴薯種植技術中,覆膜所用的農用具是比較落后的,主要以人工覆膜為主,對機械化的利用比較少甚至沒有,所以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應該重點發(fā)展機械覆膜技術。
3.3覆膜對土地的地力消耗較大
覆膜種植技術能給農作物帶來許多的好處,他可以對土地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水分,使得農作物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馬鈴薯生長從土地里汲取的有機物和營養(yǎng)也相應增多,這樣也會加大対地力的消耗,而且增強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其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能力增強從而使得土壤的肥力大大的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應該采取的措施是進行人工施肥,采取必要的措施補充土壤中的肥力。
3.4地膜覆蓋創(chuàng)新技術推廣深度問題
在地膜技術創(chuàng)新技術的推廣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是推廣的范圍較為片面,覆膜種植的創(chuàng)新技術只是在很少的一片領域得到應用,例如試驗田、示范田,所以大范圍的地區(qū)使用的覆膜技術還是比較落后的技術。另一方面,對覆膜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比較單一,沒有形成合理的創(chuàng)新技術體系,使得覆膜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沒有得到合理的發(fā)揮。
綜上所述,馬鈴薯覆膜種植技術對馬鈴薯的生長和增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馬鈴薯的覆膜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要對覆膜技術進行科學化、體系化的發(fā)展,使得覆膜技術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也推動馬鈴薯覆膜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推動馬鈴薯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推動整個農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811604?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zhèn)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