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若愚
隨著國家發(fā)改委2018年7月重啟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正在掀起新一輪熱潮,西安的城軌建設也將會進一步加快步伐。地鐵是百年工程,一經(jīng)建成便不易改建,應按照“百年大計”的理念,切實將其建成為優(yōu)質工程、民心工程。目前,西安已成為地鐵最高日客運量突破100萬的城市,西安地鐵北大街站是最高日客運量超過30萬的全國九個城市地鐵站之一。綜合分析全國其他城市及西安已建成的四條地鐵情況,建議西安地鐵建設應注意解決好五個問題:
地鐵建設的重心要立足于解決西安城市交通問題。地鐵是為解決城市核心區(qū)的交通問題而出現(xiàn)的,其功能就是解決交通擁堵、方便群眾出行。因此,任何城市地鐵建設的原則也從來都是城市優(yōu)先、城市的人口密集區(qū)優(yōu)先、城市核心區(qū)的地鐵密度優(yōu)先。按西安目前的地鐵建設規(guī)劃,有多條線路通向了郊縣甚至是咸陽、渭南市,對解決西安城市中心區(qū)的交通問題作用不大,反而可能一旦建成通車后,使大量人群迅速到達市區(qū),造成市區(qū)交通新的壓力。建設郊縣地鐵只能是經(jīng)濟社會人口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軌道交通建設需要考慮與周邊城市衛(wèi)星城市的銜接,但應統(tǒng)籌運用多種模式,如輕軌、單軌、磁浮交通等。建議西安的地鐵建設宜把有限的建設資金用到運力最大化、綜合收益最大化的線路,不可走郊縣包圍城市的建設路子。
地鐵車體的選擇要有前瞻性,多選用A型車體。按照國際標準,地鐵列車根據(jù)體寬可分為A、B、C三個型號:A型車長22米、寬3.0 米、高3.8米;B型車長19米、寬2.8米、高3.8米;C型車長19米、寬2.6米、高3.8 米。目前,除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采用寬3.2米、高3.8米的超寬AA型旗艦車體等特殊情況外,無論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日立的車體還是國產(chǎn)車體,都是按照上述三種尺寸建造,其中,A型列車寬度最大、載客量最多,6節(jié)編組A型地鐵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460人。而西安地鐵1、2、3、4號線列車均采用國產(chǎn)6輛編組的B型車,整列車額定載員1468人、最大載員為1880人、座席240人。由于選用的B型車體落后于市場需要,導致西安地鐵的擁擠度進入全國前列,目前已開通的1、2、3號線路已出現(xiàn)嚴重超負荷運行情況,特別是連接西安高鐵站的2號線,拉著旅行箱的旅客多,空間占用多,終日擁擠不堪。因此,建議在車體的選用上,一定要有前瞻性,未來要多選用A型車,尤其在人流量特別大的線路還應考慮選用超寬AA型車體,雖然短期建設成本會有所增加,但算長遠賬依然是節(jié)約了成本。
地鐵四號線航天主題車廂
地鐵三號線列車
地鐵站應安裝下行扶梯,并增加扶梯數(shù)量。西安地鐵建設中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是:除了大的換乘站,許多地鐵站只有一部上行扶梯,沒有下行扶梯,這在全國開通地鐵的城市中實不多見。由于扶梯設置不合理、數(shù)量少,給老弱婦幼殘乘客帶來極大不便?,F(xiàn)有的直梯也因數(shù)量少以及客流量大而常常被其他乘客占用。從應急疏散功能看,缺少扶梯也存在著潛在的快速疏散不便的風險。據(jù)測算,如果在現(xiàn)有的地鐵站增加扶梯,其多次施工造成的財力浪費比一次性安裝扶梯的總成本還要高出許多。地鐵建設全國許多城市已有成熟的經(jīng)驗可供借鑒,開通地鐵的34個城市中,大部分都安裝了多部上下扶梯。西安地鐵站缺少扶梯的建設硬傷,在未來的地鐵建設和改造中需要努力規(guī)避和彌補。
搞好地鐵站與公交車站的無縫對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需要突出交通網(wǎng)絡的無縫對接。目前西安地鐵站與城市公交車站的接駁也存在不少問題,地鐵公交接駁體系尚未有效構建,公交場站與地鐵場站缺乏一體化設計,一些地鐵站附近沒有公交站點或公交線路覆蓋不完善,相關站點缺少公共自行車配套等,造成交通接駁不暢,許多地鐵站口摩的、拐的等密集拉客、影響市容。建議西安城市公交系統(tǒng)應圍繞地鐵建設做好調整,借鑒杭州、廣州等地先進經(jīng)驗,進一步完善工作對接機制,加強地鐵與地面交通接駁,同步、有效地形成系統(tǒng)合理的交通網(wǎng)絡。
地鐵的導向性標識宜按國際慣例設置和升級。按國際慣例進一步完善地鐵的導向性標識,是西安旅游城市定位的內(nèi)在需要。目前西安街頭的導向性地鐵標識還是太小、太少,建議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在一條地鐵線路的附近道路設置與地鐵線路顏色相同的導向性地鐵標識牌,標明方向與距離,如距離X號線多少米,以方便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