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欽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芭蕉鎮(zhèn)芭蕉中學,貴州 遵義563209)
動點幾何問題出題范圍不僅僅涉及到點線面,還涉及到各種幾何圖形,例如: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等,中學動點幾何也是常常與函數(shù)的使用聯(lián)系在一起,需要我們視為重點來分析。所以說,動點問題是中考數(shù)學當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不斷學習和理解,并完全掌握,才有機會拼得高分。
動點幾何是以幾何知識和幾何圖形為最基礎的背景,運用運動變化的重要觀點,進一步研究幾何圖形中圖形的位置、角與角、線段與線段的位置及它們的大小,讓他們有規(guī)律的變化,其中有些量一直保持不變,稱作定值,也就是變與不變的問題,解題的時候要數(shù)形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而且考試題目靈活多變,可以說是動中有靜,動靜結合。動點幾何問題的學習與解決,有助于學生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
要解決動點幾何問題,首先是要學會觀察,對動點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變量與定量之間的關系。動點幾何函數(shù)問題的基本思路是“變動為靜,以靜探動”。第一步根據(jù)點運動或圖形運動的路徑的特點進行分類討論,轉化形成各類相對靜止問題;第二步是通過圖形的幾何性質及相關幾何元素間的關系,建立兩個幾何變量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第三步就是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最后一步就是運用所建函數(shù)關系式解決相關問題。
在由幾何圖形運動建立的函數(shù)關系式應用中,要學會試著全方面的進行分析思考,即綜合思考,要求對于存在性問題要注意題目條件和存在的多種可能性。
動點幾何問題從圖像可分為直線型和曲線型;從研究對象可分為點動,線動,面動;從運動形式可分為平移幾何題,翻折幾何題,旋轉幾何題,滾動幾何題;從運動可分為動點類,動直線類,動圖形類……
動點幾何形成的函數(shù)關系和圖象問題是動點幾何中的基本問題,其考試重點放在動點和動線形成的函數(shù)關系和圖象問題。
如圖,對稱軸為直線false的拋物線經過點A(6,0)和B(0,4).
(1)求拋物線解析式及頂點坐標;
(2)設點E(x,y)是拋物線上一動點,且位于第四象限,四邊形OEAF是以OA為對角線的平行四邊形.求平行四邊形OEAF的面積S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①當平行四邊形OEAF的面積為24時,請判斷平行四邊形OEAF是否為菱形?
②是否存在點E,使平行四邊形OEAF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E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點E(x,y)在拋物線上,位于第四象限,且坐標適合
∴y<0,即 -y>0,-y表示點E到OA的距離.
∵OA是□OEAF的對角線,
因為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是(1,0)的(6,0),所以,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1<x<6.
故所求的點E有兩個,分別為E1(3,-4),E2(4,-4).
點E1(3,-4)滿足OE = AE,所以□OEAF是菱形;
點E2(4,-4)不滿足OE = AE,所以□OEAF不是菱形.
②當OA⊥EF,且OA = EF時,□OEAF是正方形,此時點E的坐標只能是(3,-3).而坐標為(3,-3)的點不在拋物線上,故不存在這樣的點E,使□OEAF為正方形.
動點幾何問題如此有趣多變,它讓數(shù)學變得充滿活力,讓數(shù)學變得精彩紛呈。而且,對于遵義動點題是近年來中考的的一個熱點問題,所以,為了克服學習中的弱點,動點幾何的解決更應該受到學生和老師的重視,歸納答題技巧,鞏固知識點,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關于動點幾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