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苗,劉 瑞
(1.湟中縣森林病蟲害防治站;青海 湟中 811600;2.青海省西寧市森林病蟲害防治站,西寧 810000)
灰翅小卷蛾(Pseudohermeniasaianensis),屬鱗翅目、卷蛾總科、小卷蛾科。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黑龍江省,寄主植物為云杉[2]。2013年首次在西寧市大堡子鎮(zhèn)苗圃發(fā)現(xiàn)危害。該蟲在青海省主要分布于西寧市和海東市,以輕度發(fā)生為主,部分苗圃和造林地發(fā)生較重。在西寧市該蟲以幼蟲取食危害青海云杉的老針葉,被取食的針葉發(fā)黃、中空,危害嚴重時云杉針葉枯黃脫落甚至死亡[1]。為掌握灰翅小卷蛾在西寧市的生活史及習(xí)性,我們于2015-2016年對灰翅小卷蛾開展了定點定期觀察和防治試驗研究。
在西寧市城北區(qū)鮑家寨村的西寧市北山林場苗圃、城東區(qū)寧湖濕地公園內(nèi),分別標記了5株云杉受害株,在標記的每株云杉上分別標記5個受害枝。從4月上旬-9月,定期對標記的5個受害枝上的灰翅小卷蛾的幼蟲、蛹發(fā)育、成蟲羽化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1.2.1 實驗地點 為西寧市城中區(qū)謝家寨村苗圃。
1.2.2 試驗藥劑 3%高滲苯氧威乳油(鄭州沙隆達偉新農(nóng)藥有限公司)、1.2%煙堿·苦參堿乳油(赤峰市帥旗農(nóng)藥有限公司)、10%吡蟲啉乳油(河北威遠生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河北軍星); 背負式噴霧機。
1.2.3 方法 選用3%苯氧威乳油1 000、1 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10%吡蟲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1.2%煙堿·苦參堿1 000、1 500倍液進行防治試驗,清水作為對照。
每種藥劑3個處理,每個處理5株樹,共5個處理,總25株樹。每株樹選擇不同方向5個枝條進行標記。用背負式噴霧機將供試藥液均勻噴在樹體上。試驗前統(tǒng)計每株樹上標記的枝條上灰翅小卷蛾幼蟲數(shù),藥后1 d和3 d統(tǒng)計活蟲數(shù)、死亡蟲數(shù),計算幼蟲死亡率。
害蟲死亡率(%)
成蟲:翅展12~13 mm。前翅灰色,有深褐色基斑、中帶等斑紋。但多中段,顯凌亂。后翅灰褐色,緣毛灰白色[1]。
幼蟲:體長0.4~0.9 cm。有二種體色:綠色、肉紅色。
蛹:長5 mm,寬 1.6~2 mm,黃色或黃褐色。
灰翅小卷蛾主要以幼蟲取食危害青海云杉老針葉,被取食的針葉發(fā)黃、中空,危害嚴重時樹木針葉枯黃脫落甚至死亡?;页嵝【矶暝谖鲗幨? a發(fā)生1代,以1~2齡幼蟲在針葉內(nèi)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蟲陸續(xù)爬出針葉取食新的針葉,幼蟲吐絲將數(shù)十根針葉粘連成一束,取食葉肉。5月底開始化蛹,6月上旬進入羽化期,6月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成蟲持續(xù)到7月中旬。天氣晴朗時,成蟲羽化后,圍繞云杉飛舞。8月下旬新幼蟲開始危害取食至9月上旬,幼蟲體長0.4~0.5 cm,取食針葉,造成針葉全赤枯或半綠半赤枯,蟲體活躍。9月中旬幼蟲進入針葉,體長0.5 cm,不活躍,幼蟲頭朝葉基或葉尖,取食葉肉。9月下旬針葉內(nèi)幼蟲體長0.5~0.9 cm,幼蟲體綠色、肉紅色,針葉綠色,已取食3/4~4/5葉肉,蟲體位于葉中部,頭部位置針葉上有針眼。10月上旬,針葉內(nèi)幼蟲體長0.5~0.9 cm,幼蟲體綠色、肉紅色,針葉失綠葉尖變紅,有新鮮蟲糞。11月上旬針葉內(nèi)幼蟲體長0.5~0.9 cm,幼蟲體綠色、肉紅色,針葉失綠葉尖變紅,開始進入越冬態(tài)(表1)。
表1 西寧市灰翅小卷蛾生活史
注:“+”表示成蟲;“·”表示卵;“-” 表示幼蟲;“Δ”表示蛹
試驗結(jié)果說明,在幼蟲期采用3%高滲苯氧威乳油、10%吡蟲啉乳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煙堿·苦參堿乳油等藥劑噴霧,對幼蟲均有較好的致死率,致死率在73%以上。其中1.2%煙堿·苦參堿乳油1 000倍液效果最佳,幼蟲死亡率達到92%;其次為3%高滲苯氧威乳油1 000倍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1 500倍液、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及10%吡蟲啉乳油1 000倍液,其幼蟲死亡率均在85%以上;清水防治效果最差,防治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表2)。
表2 灰翅小卷蛾防治試驗結(jié)果
灰翅小卷蛾在西寧市主要危害青海云杉,1 a一代,以1~2齡幼蟲在云杉針葉內(nèi)越冬。幼蟲紅、綠二型原因尚不清楚;卵未觀察到,這些都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
灰翅小卷蛾幼蟲將針葉粘連成一束并在其中危害。因此,在灰翅小卷蛾幼蟲期,采用剪除受害枝條的方法可降低蟲口基數(shù)。此外,在幼蟲危害期和成蟲羽化期,采用無公害藥劑噴霧防治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尤其是1.2%煙堿·苦參堿乳油1 000倍液效果最佳,幼蟲死亡率達到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