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普外二科 (遼寧 沈陽 110021)
內容提要: 目的:觀察研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比于開腹膽囊切除術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80例,根據(jù)治療過程中所使用手術方法的不同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采取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術)和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方法),比較兩組胃腸功能指標和臨床手術相關指標,統(tǒng)計兩組治療1個月內的并發(fā)癥率和手術成功率。結果:實驗組肛門排氣時間(26.59±4.85)h、進流食時間(2.16±0.64)d、進普食時間(3.76±0.96)d、腸鳴音恢復時間(12.75±1.54)h、肛門排便時間(43.65±3.15)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治療,可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相比于既往開腹手術,手術成功率更高,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性更小,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率、術中出血量和住院費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因此,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的臨床使用價值十分重要。
膽囊炎是現(xiàn)代醫(yī)學臨床上很常見的膽囊的疾病。對于老年膽囊炎的治療醫(yī)學臨床比較傾向于開腹手術的治療,但是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性較大,不利于后期恢復。伴隨腹腔鏡手術技術飛速提高,老年急性膽囊炎也開始采用腹腔鏡的手術方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
本次觀察研究所使用的臨床資料均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急性膽囊炎高齡患者,共80例,對入選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分組依據(jù)為手術方法不同,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年齡71~82歲,平均(76.7±9.8)歲;對照組年齡70~81歲,平均(75.6±10.1)歲。實驗組女11例,男29例;對照組女21例,男19例。兩組患者經(jīng)診斷均為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腹部的右上方感到疼痛,多半伴有發(fā)熱,白細胞增加的癥狀,兩組患者在之前沒有接受過開腹手術,其他身體狀況正常。兩組患者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在手術前,對兩組患者進行CT和B超的檢查來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膽囊炎病癥的程度進行觀察了解,同時使用MRI檢查來排除膽道系統(tǒng)的腫瘤或者膽總管結石的情況,并且給予兩組患者基礎支持,抗炎及生長抑素等藥物。當患者的生命體征表現(xiàn)穩(wěn)定,炎癥好轉以后進行膽囊切除術的治療。對照組治療使用膽囊開腹手術,實驗組手術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體操作如下:取患者的仰臥位,操作人員將患者的頭抬高,腳放低,將患者的右側抬高,建立好腹腔鏡氣腹,對患者做好氣管插管,之后施行全身麻醉,患者氣腹的氣壓要控制在10~12mmHg,將患者的腹腔使用四孔法置入腹腔鏡。使用減壓的辦法處理好過高的膽囊壓力的患者,分離膽囊粘連的周圍組織,使用腹腔鏡觀察患者膽囊三角的結構解剖,辨認膽總管和膽囊管的關系,分離方式采取鈍性分離法,明確膽囊動脈和膽囊管的位置之后使用鈦夾將其夾閉,切除患者發(fā)生了病變的膽囊。在劍突下將切除的膽囊組織取出,在使用電凝進行止血以后將手術的區(qū)域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對炎癥比較嚴重的患者在腹腔留置引流管,如果懷疑是膽癌或者有較為嚴重的粘連時,在手術中要快速的給予冷凍切片檢查。
記錄兩組老年膽囊炎患者的胃腸功能指標(包括肛門排氣、進流食、進普食、腸鳴音恢復、肛門排便時間)。
對兩組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后,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組間胃腸功能指標的比較(n=40,±s)
表1.組間胃腸功能指標的比較(n=40,±s)
組別 肛門排氣(h) 進流食(d) 進普食(d) 腸鳴音恢復(h) 肛門排便(h)實驗組 26.59±4.85 2.16±0.64 3.76±0.96 12.75±1.54 43.65±3.15對照組 40.28±5.79 4.09±0.92 5.63±1.22 20.89±2.07 72.38±7.54 t 11.596 13.084 12.892 16.164 12.874 P<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膽囊炎是近年來臨床上的多發(fā)性的膽道疾病,急性膽囊炎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損害。絕大部分膽囊炎發(fā)病的主要原因通常為細菌感染,由于受感染部位的膽囊管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局部炎癥、出血、梗阻、水腫等病理表現(xiàn),炎癥很容易使周圍的組織和膽囊發(fā)生粘連,使患者膽內部的結構辨別不清[3]。膽囊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膽囊炎最常用的治療手段,隨著腹腔鏡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正在逐漸的代替?zhèn)鹘y(tǒng)的開腹手術治療。由于膽囊的內部粘連復雜,辨別不清晰,曾經(jīng)在臨床上一般認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宜使用。但近年來隨著腹腔鏡的技術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其應用的領域范圍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治療膽囊炎患者的成功率在不斷地提高,因其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會被極大地降低,受到了臨床醫(yī)學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于老年人的治療效果更值得一提。
老年人由于生理的衰退,很多重要的臟器器官也都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且經(jīng)常合并其他器官的病變,比如心腦血管硬化等,在患有膽囊炎后經(jīng)常會發(fā)生膽囊壞疽、膽囊化膿以及膽囊穿孔等。因此,傳統(tǒng)治療手段對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一般較差,如果處理不當,還極易導致其他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此外,老年人不僅臟器功能在退化,其身體的反應力也在不斷地降低。老年人對于體溫的調節(jié)、疼痛的反應相對來說很差,因此,發(fā)熱、腹痛的表現(xiàn)也并不是很明顯;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會發(fā)生萎縮,因此也沒有典型的腹部檢查的體征。所以老年人膽囊炎患者表現(xiàn)出來癥狀和體征相比于實際的病情往往比較嚴重,如果只是根據(jù)以往的臨床經(jīng)驗來對其判斷,往往會將膽囊炎的病變程度低估。而使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復雜的病情會導致腹腔鏡的視野不清晰,因此,選用腹腔鏡下的膽囊切除術一般會比較慎重。但也因為老年人的年歲已高,對于大型開腹手術的耐受性會很差,且術后不易恢復,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著創(chuàng)傷小、手術后恢復相對較快、疼痛較輕的優(yōu)點,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其對膽囊切除手術的療效的不斷提升,讓其在老年患者的應用中得到更多的傾向。
回顧性分析本院的病例情況表明,腹腔鏡膽囊炎切除術對于老年人急性膽囊炎患者相比于開腹手術其臨床療效十分顯著,能夠明顯縮短胃腸道各項指標恢復時間,是一種可實施性較強的手術方式,臨床上可根據(jù)老年人具體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