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沙 趙其書
1 福建省晉江市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福建 晉江 362200)
2 福建省晉江市醫(yī)院放射科 (福建 晉江 3622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中的應用意義。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經(jīng)過病理活檢診斷確診。使用1.5T磁共振進行檢查,將診斷準確率與病理活檢結果對比,并使用統(tǒng)計學進行分析。結果:112例患者中,使用不同平面定位準確率如下:T1加權成像87例(77.68%)、T2WI-脂肪抑制98例(87.50%)、T2WI-FS平掃和彌散加權成像107例(95.54%)、三維容積超快速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112例(100.00%),故疾病確診為107例,準確率為95.54%。結論:運用1.5T磁共振診斷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準確率高,有利于患者的治療。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一種少見的腫瘤,其發(fā)病部位為創(chuàng)傷部位,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痛、白帶增多、月經(jīng)量少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多個研究表明,其致病理論歸結為體腔上皮化生、誘導學與經(jīng)血倒流種植[1]。當患者發(fā)生子宮內膜異位時,需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延長,子宮內膜發(fā)展蔓延,最終形成輸卵管周圍組織粘連,妨礙排卵,引發(fā)不孕。由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無特異性癥狀,其診斷對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對由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方式有很多種,如B超等,但診斷準確率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隨著臨床醫(yī)療設備的提高,1.5T磁共振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效果[2]?;诖?,本文將對112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進行探究,分析1.5T磁共振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中的應用意義。
選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經(jīng)過病理活檢診斷確診。所有入組患者中,年齡21~54歲,平均(35.81±3.25)歲;臨床表現(xiàn)為痛經(jīng)、盆腔腫塊、月經(jīng)紊亂、不孕、腹墜痛等分別為57例、14例、12例、18例、11例;囊腫直徑為1.2~8.5cm,平均(5.35±0.61)cm;剖宮產史、卵巢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史、宮外孕史、盆腔手術史、流產史分別有10例、9例、9例、16例、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標準,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參加。
掃描儀的品牌為西門子,型號為ESSENA 1.5T,是一種超導型核磁的掃描儀,分別行T1加權成像、T2WI-脂肪抑制、T2WI-FS平掃和彌散加權成像、三維容積超快速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掃描成功后,隨后使用傳輸系統(tǒng)與圖像存儲系統(tǒng),使用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診斷醫(yī)師對其進行分析,尋找最大病灶區(qū)域,測量大小,并觀察形狀信號等特征,作出最終診斷結果[3]。
112例患者中,使用不同平面定位準確率如下:T1加權成像87例(77.68%)、T2WI-脂肪抑制98例(87.50%)、T2WIFS平掃和彌散加權成像107例(95.54%)、三維容積超快速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112例(100.00%),故疾病確診為107例,準確率為95.54%。詳情如表1。
表1.準確率分析(n=112,n/%)
囊液信號:T1加權成像、T2WI-脂肪抑制兩處高信號78例;T1加權成像高信號,T2WI-脂肪抑制低信號,或者兩者等信號,有12例;T1加權成像、T2WI-脂肪抑制均為混雜信號22例。
囊壁及邊緣:T1加權成像表現(xiàn)為等信號,T2WI-脂肪抑制低信號,厚壁在2.0cm以內,無必結節(jié)顯示。囊壁光滑、囊壁不規(guī)則分別為48例與82例。
囊腫大?。褐睆郊s為2~15cm,出現(xiàn)大囊腫為38例,且周圍存在多個小囊腫。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即卵巢巧克力囊腫,是一種容易復發(fā)的良性疾病,反復發(fā)作容易引發(fā)不孕、痛經(jīng)等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痛苦,降低生活質量[4]。隨著病程的不斷延長,囊腫內的積血增加,體積也隨之增加,在達到一定壓力時將撐破囊壁薄弱處,造成自發(fā)性破裂,流出積血,隨后壓力降低,囊壁破口愈合,一段時間后,積血再次增加,再次破裂,久而久之出現(xiàn)腹痛等癥狀。磁共振又叫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后醫(y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它是一種多方位、多參數(shù)、大視野、無輻射的檢查技術,具有很高的圖像對比度和空間分辨率,能為疾病的診斷提供良好的形態(tài)和豐富的功能信息。新一代1.5T磁共振由于成像速度快,圖像更清晰,一些小病灶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為醫(yī)學診斷提供更有力的幫助,大大增強了醫(yī)院對疑難病例的檢測、診斷水平[5]。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使用1.5T磁共振,診斷效果顯著,準確率高。
本次的研究表明,112例患者中,使用不同平面定位準確率如下:T1加權成像87例(77.68%)、T2WI-脂肪抑制98例(87.50%)、T2WI-FS平掃和彌散加權成像107例(95.54%)、三維容積超快速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112例(100.00%),故疾病確診為107例,準確率為95.54%。
綜上,運用1.5T磁共振診斷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準確率高,有利于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