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類散文往往和小說作品一樣,將塑造人物形象作為主要內(nèi)容。因此不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困惑,分不清散文和小說之間的區(qū)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比散文和小說,嘗試弄清楚兩者的區(qū)別,進而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面以《我的母親》和《故鄉(xiāng)》兩篇文章為例分析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
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關注文本中的“我”,寫人類的散文和小說有很明顯的不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作者借助其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因此表現(xiàn)的是“主情性”的藝術。但是小說則有所不同,小說中的“我”其實是故事的講述者,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作者用其作為故事的講述人和見證人。小說中的“我”雖然有作者的影子,但是卻并非完全展現(xiàn)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作用是展現(xiàn)社會生活。
《我的母親》是一篇寫人類的散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憶了和母親有關的幾個片段,通過真摯的話語和動人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母親的形象。在這篇文章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當“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形容母親的時候,其實表達的就是作者本人的感情。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作者在年幼的階段所感受到的母親、在五六歲時感受到的母親、臨死前的母親分別有什么不同,作者在回憶母親時懷有的情感有何變化?!豆枢l(xiāng)》則是一篇小說,其中的“我”也是作者筆下的一個人物形象,作者用“我”作為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從“我”的視角出發(fā)看到了閏土和楊二嫂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我”對于兩人的變化持有怎樣的看法,并探究作者如何通過“我”的感受體現(xiàn)出人和人之間的隔膜,表現(xiàn)出對于舊社會的不滿。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兩個“我”一個真實,一個虛構,有著明顯的不同。
教師在指導學生對比寫人類的散文和小說時,要鼓勵學生嘗試關注其中的“我”,注意分清楚真實世界和虛構世界,這樣學生才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比分析寫人類的散文和小說中的其他人物,分析特點。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親身接觸的人物,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同時作者在描述這些形象時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感。但是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描述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作者描述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人物及相互關系,讓自己筆下的人物形象更為豐富多彩。
在《我的母親》一文中,作者主要展現(xiàn)的是“母親”這個人物形象,但是與此同時作者也描述了父親、妹仔、二弟等人物形象。這些人物都是作者親密接觸的人物,作者在描寫他們的時候也加入了主觀的情感。如父親在年幼的“我”心里是一個隱形人,因為父親一直都不在家,而在長大后,這種情況也并未發(fā)生變化,“我”對父親的印象僅僅是教授《三字經(jīng)》,帶來的是痛苦的回憶??梢愿惺艿接捎诟笎鄣娜笔?,所以使得“我”更加感受到母愛的珍貴,體會到母親嚴厲又慈祥的性格特點。而《故鄉(xiāng)》一文中作者主要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寫作,描繪了閏土和楊二嫂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兩人在思想性格和生活作風方面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對這些人物的描寫雖然都很細致,但都是進行動作、形貌方面的描述,因為“我”只能從外圍入手進行感知,描寫其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變化。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比寫人散文和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學生可以逐步發(fā)現(xiàn),寫人散文中的人物是作者內(nèi)在感知的體現(xiàn),而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對于外圍世界的感悟,因此有著內(nèi)外的區(qū)別。
寫人的散文和小說中都有事件,但是如果細細品味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的不同之處。寫人的散文中,事件是作者用來表達情感的基礎,由于散文具有主情性,所以作者所描述的所有事件其實都為了作者情感表達的需要。但是小說作品則與之不同,作者為了展現(xiàn)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而描寫事件,體現(xiàn)的是小說中人物的成長和發(fā)展。
《我的母親》中描寫了幾件母親和“我”之間的事情,如母親請來老夫子教授,雖然十分心痛“我”,但是卻并不阻止“我”被父親責打,通過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出母親雖然愛“我”,但是卻并不溺愛,體現(xiàn)出母親對“我”的深厚情感。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作者描寫的是事,但是起主導作用的依然是“情感”。但是《故鄉(xiāng)》則不一樣,作者描寫年幼時和閏土接觸,其目的是為了和長大后再次遇到閏土這件事情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閏土的發(fā)展和變化,閏土從天真變成了愚昧陳腐,逐步變成和長輩一樣的人。這種人物成長和變化是為了主題服務,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封建制度的批判。
由此可見,寫人散文中的事件也是情中之事,而小說中的事件則是為主人公服務的,是為了展現(xiàn)人物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這兩者之間有著較大的不同之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必強行將各種文體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展開閱讀對比等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在對比寫人類散文和小說的區(qū)別的過程中,學生透過分析“我”“人”“事”的方法弄清楚兩者的區(qū)別,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