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閱讀是目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明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教學、親身體驗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主觀感受。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構建并深入探究,從而達到知情意的統(tǒng)籌。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語文教師應該怎樣有效開展體驗式閱讀教學呢?下面筆者就談談個人的想法。
體驗式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從而感悟到文章的內(nèi)涵與作者的所思所想,產(chǎn)生獨特的感悟。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注重知識的講解,而沒有重視學生和文章的交流,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理解文章深意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文章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來渲染情境。如在講解《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出該詩:“提到秋天,許多詩人喜歡以秋訴傷感之情,但是今天這位偉大的詩人,不但沒有迎秋傷感,反而燃起了自己心中的奮斗之情,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壯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毛主席所寫的《沁園春·長沙》?!?/p>
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創(chuàng)設情境。目前,多媒體在高中課堂中已廣泛使用,能夠通過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方式將文章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體驗。尤其是一些極具情感色彩的文章,由于高中生的人生閱歷較少,無法理解作者所寄托之情,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輔助體驗式閱讀教學。如在學習《雨霖鈴》時,教師可以播放改編自這首詞的同名歌曲《雨霖鈴》,并讓學生閉起眼睛想象與重要的人分離時的場景,此時兩人執(zhí)手淚眼,千般萬般話語,卻只能沉默相對,路途遙遠,只能各自珍重。這樣的情景能夠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感悟這首詩的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構建語感體驗。學生在初步學習的時候可能對課文內(nèi)容不太熟悉,但是通過朗讀能夠讓學生獲得特殊的體驗。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重點從節(jié)奏、音調(diào)、語速以及語氣等方面進行講解。朗讀時需要注意字詞句之間的停頓,還要注意朗讀的聲音,當文章情緒低落時,需要放低語音、放慢語速,當情緒高昂時,需要讀得鏗鏘有力。只有掌握了基礎的朗讀技巧,才能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
體驗式閱讀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該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獲得,重視學生體驗的提升。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第一推動力,若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不論教師如何引導,最終也無法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體驗式閱讀教學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需要師生雙方的參與,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聯(lián)想,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深入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了解新知識,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并給學生示范如何朗讀,從而更好地感染學生。如在學習《羅密歐與朱麗葉》時,鼓勵學生大聲朗誦羅密歐月下表白的段落,注重對人物內(nèi)心的把握,同時注意情節(jié)的變化,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讓學生走進作品與作者。
角色扮演主要是通過扮演角色進行對話或是表演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人物,走進文章,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在角色扮演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分析人物的內(nèi)心,通過自己的感受再現(xiàn)文章的情境,并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感受作品中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體味故事的內(nèi)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獲取新的知識與經(jīng)驗,但是這種知識往往都是淺層的,學生對此印象并不深。在教學活動中,體驗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最好方式,能夠?qū)⒅黧w已有的經(jīng)歷與新的知識相連接,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新的知識。角色扮演能使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來學習新的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能夠?qū)⑿吕现R結(jié)合,從而獲得新的認知。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教材中的課文多為優(yōu)美的文章,且多為具有教育意義的內(nèi)容。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應用在小說、戲劇以及散文教學中,如在學習《雷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周樸園、魯侍萍,并完成對話,在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凸顯出故事中人物關系的復雜性與沖突性,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氛圍,在扮演中盡可能穿著與劇本相符,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角色。
綜上所述,體驗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的被動學習模式,使得閱讀教學更有樂趣,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文章、鍛煉語言、聯(lián)系生活,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