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王朝》
原作名:La saga des Bonaparte
副標題:波拿巴家族300年
作者:[法]皮埃爾·布朗達(Pierre Branda)
譯者:蔣帆 / 胡詩韻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品方:未讀·思想家
出版年:2019年10月
頁數(shù):536
定價:118.00元
十七個,或許遠不止十七個。在法國,從路易十六到戴高樂這段漫長的歷史,波拿巴家族的印記隨處可見。這個家族不僅對法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意大利、德國、荷蘭、英國、西班牙、俄羅斯甚至美國,都留下了無數(shù)的傳奇故事。不過,有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他們中最著名的人物那如日中天的地位,是否一直令其他家族成員暗淡無光?
作為顯赫的望族,波拿巴家族擁有一尊高大的圖騰——或許,他實在過于高大了。這圖騰,就是拿破侖一世皇帝——拿破侖·波拿巴。與他相比,自其兄弟以下所有的家族成員都形同侏儒。著名歷史學家弗雷德里克·馬松(Frédéric Masson)撰寫了前八位波拿巴家族成員的歷史,將這一系列巨著命名為《拿破侖及其家族》(Napoléon et sa famille,共13卷)——簡單地說,就是“拿破侖和其他人”。而迪士尼干脆在其作品中將他們調(diào)侃為“拿破侖和七個小矮人”。
無論是在此書還是在其他研究著作中,拿破侖之外的其他家族成員都顯得那么渺小。還好,在接下來的一代人里,一個新的傳奇人物從這個家族中脫穎而出:他也戴上了皇冠,蓄著細細的胡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侖三世。但自從維克多·雨果起的“拿破侖小人”這個綽號破壞了他的形象以后,關于他的故事就再不如從前那樣光輝了??傊?,即便是這個家族的第二位皇帝,也遠不能和拿破侖一世相提并論。所以,到目前為止,雖說有關波拿巴家族中某位人物的傳記不少,但還沒有一本關于整個波拿巴家族各代名人的全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質(zhì)疑拿破侖一世的核心地位是荒謬的,但只關注他一人,同樣可笑。即使一個人物無比重要,如果只圍著他打轉(zhuǎn),歷史還能成為歷史嗎?崇拜者撰寫的歷史缺乏對比和視域,只能令人生厭,成為枯寂的石碑。我們不應把拿破侖與他的家族割裂開來,沒有波拿巴家族就沒有拿破侖——這一點不言自明,但仍需反復重申。反之亦然,沒有拿破侖,波拿巴家族也不會有日后的地位。事實上,是整個家族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不必將家族成員彼此對立。
拿破侖一世一家。
固然,即使家族里的所有成員都要竭盡所能才能在拿破侖一世周圍發(fā)出一點兒微不足道的亮光,但他們?nèi)栽谝宰约旱姆绞絼?chuàng)造歷史。為了在這位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戰(zhàn)役贏家的陰影下生存、發(fā)光,或僅僅為了擺脫陰影,有些人不得不壓抑、改變自己的天性。在這場大膽的賭博中,接近成功者有之,滿盤皆輸者亦有之。但重點不在于此。他們生命故事的線索,他們?nèi)松髣〉募~結,正是這一代代人對獲得認可的追尋——這才是迫使拿破侖家族不斷自我超越的真正賭注。
無論如何,在參與這場讓人絕望的斗爭并且沒有輕言放棄的時刻,他們即便稱不上偉大,也至少令人尊敬。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歸根結底,追尋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yōu)榱俗穼ざど系牡缆贰词鼓堑缆窡o法通向成功。因此,在這場令人心醉或心碎的競跑中,我們會對所有的角色一視同仁:無論他們的人生是討人喜歡,還是令人不悅;是荒誕不經(jīng),還是精彩紛呈;是出人意料,還是中規(guī)中矩;是飛揚跋扈,還是落魄不堪——我們都應當如此。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中,讀者可以了解或重新認識以下這些人物——兩個皇帝、三個國王、一個王后、兩個反叛的親王、一個無與倫比的美麗“繆斯”和一只被命運詛咒的“雛鷹”。此外,我們還會看到倒在戰(zhàn)場上的勇士、詩人們的摯友、著名的神經(jīng)質(zhì)、美國的司法部長、“二戰(zhàn)”抵抗運動的英雄,以及舊制度下的議員。
他們中的九位出生在路易十五的世紀(即18世紀),并在革命浪潮中成長、發(fā)跡,直至人生的頂峰。19世紀,波拿巴家族成員的足跡已遍布法國甚至整個歐洲。還有哪個家族能與之匹敵?當然,還有羅曼諾夫、哈布斯堡、溫莎這幾大家族優(yōu)秀人物的數(shù)量與其不相上下。但波拿巴家族是特別的,因為只有他們在突然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后,忽然銷聲匿跡,又東山再起。與其他王朝相比,波拿巴家族的尊嚴首先源自軍事方面的勝利,這讓他們更具有冒險主義的色彩。也因此,人們往往認為他們不具備合法性,甚至鄙夷地將其視作無可救藥的暴發(fā)戶。不過,盡管在獲得政權時并未準備充分,但他們執(zhí)政時的表現(xiàn)也足以令人驚嘆。
很顯然,他們大多適應自己的角色,并能夠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將它們扮演好。即便在家族衰落以后,他們也都繼續(xù)保持著絕對的威嚴感,使人們對其常懷敬畏之心。因此,就算有諸多失望和遺憾,他們的后裔也在歐洲的王室中樹立起了威望。波拿巴家族雖于20世紀走向平庸,但也不至于退出歷史舞臺。本書記載了這一時期的三位關鍵人物,他們同樣不同凡響,雖然他們的名氣沒那么大。我們并沒有忘卻現(xiàn)代波拿巴家族的代表。
如果他們都是完美無瑕的貴族,書寫這段傳奇就會變得容易許多,這本書也會像人們在某座廢棄城堡中所見的肖像畫廊一般,懸掛著一系列被人遺忘的面孔,毫無特色,令人厭倦。而面對書中這些人物,棱角過于分明了。這些缺點,反令他們有血有肉,而所有自相矛盾之處,更使他們的形象豐滿,令人動容。這個家族先后涌現(xiàn)過君主與探險家、戀人與陰謀家、清教徒與登徒子,他們吝嗇或慷慨、浪漫或粗魯、自負或膽怯、迷人或平庸、悲情或可憐。波拿巴家族的這些成員,甚至讓巴爾扎克或大仲馬小說中的經(jīng)典角色都相形見絀。
人們往往很難分清有關波拿巴家族的傳說究竟哪些來自文學作品,哪些才是歷史的事實。我們要書寫的這些人物,常常從神壇跌落,興則耀眼奪目,敗則令人扼腕。無論是他們的成功還是失敗,都讓人眼花繚亂。他們的人生軌跡如同在鋼絲上行走,其命運的不確定性激發(fā)了作家們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拿破侖之子多舛的命運,難道不是絕佳的戲劇素材嗎?而拿破侖三世的獨子則英勇捐軀沙場,這樣的悲劇結局同樣令人揪心。面對這一部部人生劇本,我們要做的似乎就是敘述。
波拿巴家族的足跡很容易追尋,畢竟他們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深厚的印記。我們知道,在兩位拿破侖的統(tǒng)治下,法國發(fā)生了改變。然而,如果要列出他們所有的成就,恐怕一部厚厚的詞典都寫不下。如今,只要提到這個家族,人們就會想起人稱“藝術圣母”的瑪?shù)贍柕拢∕athilde),她既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又大量資助藝術家;在意大利卡拉拉市和龐貝市的拿破侖一世的兩個妹妹——埃莉薩(?lisa)和卡羅琳(Caroline)的作為,也頗為引人注目;在德國,熱羅姆(Jér?me)國王的改革至今仍為值得效仿的榜樣;路易(Louis)在荷蘭的成果亦然;而約瑟夫(Joseph)在西班牙的作為值得商榷,在那不勒斯卻受人愛戴;在奧地利美泉宮,我們參觀了“雛鷹”艾格隆度過生命中最后時光的房間;在南非,一條被人遺忘的小路盡頭,一座紀念碑讓人想起祖魯人的長矛奪取過一位皇子的性命;即便是在遙遠的美洲,也不乏波拿巴家族存在的痕跡。有傳聞稱,新婚夫妻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度蜜月的傳統(tǒng),最早可以追溯到熱羅姆和他的美國妻子。
還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偵探小說的愛好者或許會感到驚訝: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波拿巴家族的成員,他就是西奧多·羅斯??偨y(tǒng)的司法部長,人稱“查利”。再說說離我們更近的事。還記得波拿巴家族的瑪麗(Marie)嗎?她曾于1938年從納粹的魔掌中解救了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并且一直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
這些沐浴著阿雅克肖(Ajaccio)的陽光出生的男孩、女孩,后來竟有這么多不可思議的命運軌跡。在這座小城狹小的街道上,如果這位名為夏爾(Charles)的人沒有在1778年的一個黃昏,單方面決定踏上一段旅程,那么我們這本書里的傳奇歷史將永遠不會開始,而這些傳奇人物,或許也根本不會出現(xiàn)。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