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
伊朗巴列維家族。
“ 光明之?!―arya-i-Nur),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大的粉色鉆石。
世間再也沒有莫臥兒的孔雀王座了,但是它的傳奇卻還在延續(xù)。很多人以為傳說中的孔雀王座已經(jīng)消失,但事實(shí)上,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見識到這個傳說中絕無僅有的珍寶。在伊朗國家珠寶館里,就可以見證夢想成真的時刻。
這座珍寶館的位置非常有趣,它竟然在伊朗中央銀行大廈的地下室里,僅在每周六至周二的下午開放兩個半小時,所以想要見到其真容還是挺考驗(yàn)緣分的。所以慕名而來的游客往往排隊都要排到街上去。入口只不過是一扇小鐵門,售票處看起來也非常不起眼,簡直就是低調(diào)而奢華的典范。珍寶館里嚴(yán)禁拍照,保安們對任何想要拍照的行為都嚴(yán)防死守,而且也不許趴到玻璃前太近,感覺進(jìn)到里面真是連大氣都不敢出,雖然面對那么多奇珍異寶,也只能在心里發(fā)出“哎呀,我的天吶”的驚嘆之聲。
對每一個癡迷于珠寶的人來說,進(jìn)入這個珍寶庫,就好像老鼠掉進(jìn)了米缸里,雖然只能看不能吃,但是也非常過癮。它收藏了自16世紀(jì)以來伊朗薩法維王朝、愷加王朝以及巴列維王朝時代流傳下來的奇珍異寶。在陳列柜的燈光照耀下,那些由金銀和鉆石、各色寶石、珍珠鑲嵌而成的巨大冠冕、配飾、燭臺、水瓶、刀劍都綻放著“八星八箭”的光芒。由犀牛皮制作的嵌滿了紅綠寶石的盾牌,劍柄上鉆石流光溢彩的帝國之劍,用黃金、尖晶石和祖母綠鑲嵌的燭臺,還有一斛斛還未及加工的鉆石和祖母綠之類,隨意地散亂堆積在一起,一時間腦海里浮現(xiàn)出來的,是《基督山伯爵》里,埃德蒙·唐泰斯第一眼看到他的神秘寶藏的感受:“起初他閉上眼睛,像小孩子一樣,在星光皎潔的夜晚合目冥想,想在他們自己的想象中看到比天上更多的星星,然后他又睜開眼睛,驚奇地站著?!边€有那些織進(jìn)了金絲銀線的長袍、衣裙、披風(fēng),上面還鑲嵌著各種顏色的寶石,搭配著同樣由寶石鑲嵌的腰帶、纏頭和珍奇鳥類的尾羽。
更令我等瞠目的,是館中收藏有一個由黃金和各色寶石打造大陸和海洋的巨型地球儀,該地球儀由51363顆寶石制作而成,直徑46cm,高110cm。地球儀上的海洋和湖泊用祖母綠鑲嵌,最大的一顆祖母綠重達(dá)175克拉,陸地則用紅寶石和紅色尖晶石鑲嵌,最大的一顆紅寶石重75克拉,最大的一顆尖晶石重110克拉,經(jīng)線和緯線也是用紅寶石鑲嵌出來的。而大陸則用鉆石鑲嵌出輪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和埃及使用藍(lán)寶石鑲嵌,伊朗、英國、法國和南亞的部分國家用鉆石鑲嵌。這個地球儀是由伊朗愷加王朝的君主納賽爾丁沙在1874—1875年讓珠寶匠人制作的,據(jù)說是他某天看著自己倉庫里堆積的金銀珠寶突發(fā)奇想:這些東西堆著能干嗎呢?不如做成一個地球儀好了,還比較不浪費(fèi),或許還能產(chǎn)生點(diǎn)價值。好吧,只能說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不懂,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不過這位納賽爾丁沙突發(fā)奇想也不是一次兩次,據(jù)我們的導(dǎo)游介紹,雖然他有很多老婆,但他還給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寫過情書,表示“既然您是一位寡婦,我們其實(shí)可以發(fā)展發(fā)展。”這既不知道是導(dǎo)游跟我們聊的稗官野史,還是真有其事,亦不知道到底維多利亞女王有沒有收到這封情書。
伊朗國家珍寶館藏品。
沙·賈汗在孔雀王座上;博物館中孔雀寶座的仿制品。
沙·賈汗在孔雀王座上;博物館中孔雀寶座的仿制品。
伊朗國家珍寶館藏品。
伊朗國家珍寶館藏品。
在這里,我們還可以看到孔雀王座的一部分。當(dāng)初劫掠印度的納迪爾沙將孔雀王座拆分后帶了回來,今天在珍寶館里,它就和地球儀待在一起,不過已經(jīng)沒有了那個華麗的天棚,而只有下面的座椅的部分,它雖然曾經(jīng)屬于印度,后來又成為伊朗王權(quán)的象征,被稱為“太陽寶座”。在過去,它被擺放在德黑蘭的戈勒斯坦宮中,是國王的御用之物,不過如今那里擺放的是一個復(fù)制品,珍品就安靜地在地下展廳中接受游人們的注目禮。
不過,伊朗國家珍寶館的鎮(zhèn)館之寶卻不是孔雀王座,而正是那塊曾經(jīng)鑲嵌在王座上的“光明之?!?。一進(jìn)入展廳我就忍不住四處搜尋它的蹤影,待到發(fā)現(xiàn)它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它其實(shí)有那么一點(diǎn)貌不驚人的感覺,不過了解了它的故事之后就讓人覺得,它真的沒那么簡單。
“光明之?!保―arya-i-Nur),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大的粉色鉆石,盡管沒有人確實(shí)地對它進(jìn)行過稱重,但是據(jù)估計它的重量在175-195克拉之間。光明之海和它的姐妹鉆石“光明之眼”原本同為一塊巨大的玫瑰切面鉆石,也被稱為“大莫臥兒”鉆石,但是在被帶回波斯之后,這塊巨大的粉鉆被認(rèn)為形狀不太好看,所以它被切割成了兩塊,其中一塊是光明之海,而另一塊則被命名為光明之眼。
將孔雀王座、光明之山、光明之海和沙赫帶回伊朗的納迪爾沙很快遭到謀殺,他死后,波斯陷入內(nèi)亂當(dāng)中,而他所收藏的珠寶也因?yàn)閼?zhàn)亂散落于各地軍閥和他國的君主或首領(lǐng)手中。一位駐波斯的英國外交官哈佛德·布萊吉于1791年的記錄中寫道:外界又發(fā)現(xiàn)了來自孔雀王座上的寶石光明之海的蹤跡。當(dāng)時伊朗贊德王朝攝政王卡里姆汗——亦是此前納迪爾沙的一位將軍,在設(shè)拉子建立了自己的政權(quán),因?yàn)闉槿藢捄瘢瑢?dāng)?shù)刂卫淼镁袟l,因此頗得人心。他的侄兒兼太子洛夫特·阿里汗向布萊吉展示了自己所收藏的寶石,其中就有光明之海,這塊寶石是王子的心愛之物。在今天伊朗的設(shè)拉子,我們可以參觀到卡里姆汗城堡,在屋中,設(shè)有卡里姆汗和侄子洛夫特·阿里汗的塑像,可以看出那位年輕的王子非常英俊。而且據(jù)這名英國外交官的敘述,洛夫特·阿里汗還是一位出色的劍士,身手非常好。
不過,光明之海很快又沾染上了血跡,流轉(zhuǎn)到新主人的手中??ɡ锬泛沟幕鹿侔㈠取㈠冗@個名字就是太監(jiān)的意思,他在卡里姆汗死后一舉篡權(quán)奪位?;蛟S是身體的殘缺讓這位新王朝的開國之君心理也變得異常扭曲,他非常喜歡折磨俘虜,一次竟然挖掉了兩萬俘虜?shù)难劬?。為了知道納迪爾沙從印度劫掠來的傳說中的珍寶的下落,阿迦對納迪爾沙的孫子進(jìn)行了殘酷的折磨,甚至將融化的錫倒在他的頭上,逼迫他交出所有寶貝。而在洛夫特·阿里汗戰(zhàn)敗被俘后,阿迦親手挖出了這位王子的雙眼,奪走了他手臂上佩戴的光明之海。
太監(jiān)阿迦開創(chuàng)了新王朝:愷加王朝,這也是伊朗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不過,登基不過一年之后,在1797年,阿迦因?yàn)槭謿埍┛膳露蛔约旱慕l(wèi)謀殺。王位也傳給了他的侄兒,王朝的繼任者法塔赫·阿里沙,當(dāng)然,光明之海也就傳給了這位國王,同樣的,他也將光明之海佩戴在手臂上。法塔赫·阿里沙算是個守成的國君,他這個王位得來得不費(fèi)什么工夫,也沒留下什么豐功偉績。不過他的名聲在于其非常愛美,以至于今天我們都還可以在伊朗大大小小的旅館看到他的身影。從這些帶有濃郁的愷加王朝風(fēng)格的畫像中來看,這位國王從頭到腳都掛滿了珠寶,高高的帽子上插滿了各種珍珠寶石鑲嵌的首飾,手臂上和身上都纏滿了金子和寶石制成的帶子,國王盈盈一握的柳腰上束著精致的腰帶,別著寶石手柄的匕首,國王還是個美髯公,在他那部濃黑的大胡子上甚至也不會忘記插上珠寶。他的一生據(jù)說一共有一千多個妻妾,為他生育了一百多個孩子,這樣的數(shù)量的確還挺讓人吃驚的。
法塔赫·阿里沙對光明之海也非常喜愛,為了表達(dá)自己對光明之海的感情,他在寶石的一側(cè)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不過就在刻上自己名字的這一年,1834年,他也跟寶石永遠(yuǎn)地說了再見。不過他已經(jīng)算是幸運(yùn),是在自己62歲的時候自然病死的,而不是像過去那些光明之海的擁有者那樣遭遇的都是橫死。光明之海繼續(xù)在愷加王朝的國王手中流傳,到了法塔赫·阿里沙的孫子輩納賽爾丁沙手中的時候,這位同樣熱衷于時髦的國王簡直不知道該拿這塊美麗的鉆石怎么辦好了,他一會兒將它佩戴在手臂上,一會兒將它作為胸針,最后又決定將它作為帽飾。納賽爾丁沙為它制作了一個底座將它鑲嵌在正中,底座用457顆小鉆石和4顆紅寶石鑲嵌而成,頂部有用鉆石鑲嵌的代表波斯王權(quán)的獅子與太陽。作為帽飾的光明之海就是我們現(xiàn)在能在博物館中看到的樣子。
納賽爾丁沙雖然在位45年,堪稱愷加王朝在位最長的一位君主,不過他最終也死于一次刺殺中。從此,愷加王朝也進(jìn)入到一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外有強(qiáng)敵環(huán)伺,內(nèi)部矛盾又急劇激化。光明之海在后繼的國王手中又迅速流傳了三代,這三代國王不是被迫退位,就是遭遇流放。最后,光明之海到了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國王手中,巴列維王朝的兩代國王都將它作為帽飾佩戴。巴列維王朝的末代國王禮薩·巴列維在自己的加冕禮上將光之海點(diǎn)綴在自己奢華的王冠上,而他為自己的王后,著名的美人法拉赫精心打造了一頂王冠,而這頂王冠上則鑲有光明之海的姐妹寶石光明之眼。1958年,巴列維國王專門請世界著名珠寶商哈里·溫斯頓制作了幾件首飾,其中就有這頂王冠,它的正中間鑲了一粒巨大的粉紅色鉆石,重約60克拉,這就是光明之海上切割下來的光明之眼。在這只溫柔美麗的“大眼睛”四周,則使用大量的黃色和粉色鉆石以及藍(lán)寶石,在巴列維與法拉赫的結(jié)婚典禮留下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法拉赫身穿伊夫·圣洛朗設(shè)計的高定禮服,頭上戴著這頂由粉色和黃色鉆石構(gòu)成的王冠。
禮薩·巴列維是個顏值很高的國王,寬闊的額頭,高挺的鼻梁,兩道濃眉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而他的三任妻子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但是都難逃紅顏薄命的命運(yùn)。巴列維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法絲亞·福阿德,生于1921年,是埃及的末代王朝法魯克王朝的公主,1939年法魯克王朝和巴列維王朝達(dá)成政治聯(lián)姻,18歲的法絲亞公主作為福阿德一世的長公主嫁給了當(dāng)時還是王子的巴列維。這兩個人雖然從出身到顏值都非常匹配,并且還育有一女,無奈最終兩人感情破裂,1945年兩人離了婚。法絲亞王后被以沒有生育兒子為由,送回了埃及。誰知回到埃及后,法絲亞同一個埃及軍官結(jié)了婚,還生下一兒一女!但是法絲亞夫婦的好景不長,1952年埃及發(fā)生軍事政變,法魯克王朝被推翻了,這一家人只好流亡國外。第二位王后叫索拉婭·埃斯凡迪,出身于伊朗的貴族家庭,她比巴列維國王小13歲,因?yàn)閲也豢梢蝗諢o后,所以這位貴族小姐經(jīng)過千挑萬選送到了國王身邊。但是索拉婭的運(yùn)氣也沒有比法絲亞好多少,因?yàn)樗淮_診沒有生育能力,也被迫和國王離婚,心灰意冷地離開伊朗去了意大利生活。第三任王后法拉赫·狄巴同樣是伊朗的貴族小姐,她曾在法國學(xué)習(xí)建筑學(xué),也正是在法國與巴列維相識的。法拉赫有非常高的文化藝術(shù)修養(yǎng),并且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她比巴列維國王小19歲,長相既甜美又高貴,而且她逃脫了前兩個王后生不出兒子的命運(yùn),婚后就和國王一舉得男,所以也成為國王最寵愛的女人。
巴列維與愛妻法拉赫王后。
法拉赫王后佩戴光明之眼王冠。
畢竟是國王最愛的老婆,法拉赫王后的珠寶繁多。除了這件鑲嵌有光明之眼的王冠,還有比如由現(xiàn)代的珠寶商如梵克雅寶打造的以祖母綠為主的王冠和項(xiàng)鏈,精美程度令人咋舌。法拉赫王后的加冕王冠恐怕是梵克雅寶世上最昂貴也是最美麗的高級定制,珠寶設(shè)計師在伊朗中央銀行的地下室里忙活了幾個月,終于做出了這樣一頂王冠,這個王冠由紅、綠、白三色主色調(diào)構(gòu)成,因?yàn)檫@正是伊朗的國家顏色,它的上面總共鑲嵌了1541顆寶石,其中包括1469顆鉆石、36顆祖母綠、36顆紅寶石、105顆珍珠和其他寶石,王冠中央鑲嵌的一顆150克拉祖母綠尤其吸引眼球。同時與之搭配的是一串祖母綠的項(xiàng)鏈,它由許多細(xì)小的鉆石作為基礎(chǔ),以四塊小型祖母綠和一塊巨型的六邊形祖母綠構(gòu)成,佐以水滴形的珍珠。所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這個時候講非常合時宜,因?yàn)檫@頂鑲嵌了一千多顆寶石的王冠確實(shí)比較重,所以王后平時也并不會戴它。
法拉赫王后得到的寵愛最多,她比起前兩位王后卻更加命途多舛。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后,法拉赫王后帶著兩子兩女和巴列維國王一起流亡海外。那些曾經(jīng)在巴列維國王舉辦的慶祝波斯建國2500年的盛大慶典的時候來到伊朗作客的國家元首和貴族們并沒有收留他們,這一家人輾轉(zhuǎn)于埃及、摩洛哥、巴哈馬、墨西哥、美國及巴拿馬,最后身患重病的巴列維國王死在了埃及。而法拉赫最終定居在了巴黎,她四個兒女中的兩個,先是小女兒萊拉·巴列維因?yàn)橛?001年在倫敦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然后次子阿里·禮薩·巴列維又在2011年開槍自殺。當(dāng)年那些陪伴過她,見證她一時尊榮的珠寶,大多都留在了伊朗,不能帶走的那些,在她生活窘迫的時候,也不得不出售。2004年,法拉赫出版了自傳《永恒的愛:我和伊朗國王的一生》,書出版之后,她表示,這是她一生中賺到的第一筆錢。在回憶錄中法拉赫寫道:“我,法拉赫·狄巴,不是婚前的女孩,也不是婚后的王后,我是名叫法拉赫的女人,嫁給了一個叫做禮薩·巴列維的男人,現(xiàn)在,我是姓那個男人姓的寡婦,因此,我的真正姓名是法拉赫·巴列維?!?/p>
巴列維政權(quán)被推翻以后,光明之海與鑲嵌了光明之眼的王冠以及許多其他的王室珍寶一起被收入了伊朗的國家珍寶館中,開放給民眾參觀。因此,我們得以看到這塊傳奇寶石的真容:它并未被切割出許多切面,而只是一塊平面長方形的寶石,宛如它的名字:一汪洋溢著淡淡粉色的海水。不注意者甚至不小心會忽略它,因?yàn)樗赖萌绱说驼{(diào)。王朝覆滅了,國王消失了,但這塊寶石卻在滾過了戰(zhàn)火,趟過了血泊之后,依然安靜地躺在我們面前,溫柔而寧靜,仿佛所有的爭奪,都與它無關(guān),仿佛那些鮮血與廝殺,都不曾沾染過它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