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常州市口腔醫(yī)院 兒童口腔科,江蘇 常州 213003)
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是兒童口腔科的常見疾病,發(fā)病率高,疼痛感強,嚴重影響患兒的恒牙發(fā)育,治療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需要保證牙髓可以再生,患牙能夠繼續(xù)生長,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包括根尖誘導成形術和牙髓血運重建治療[1],為探究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采用牙髓血運重建治療的有效性,本文總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102例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患兒的臨床研究,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患兒51例進行研究,均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51例患兒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7~16歲,平均年齡為(11.43±1.49)歲,病程4~20 d,平均病程為(11.32±0.36)d,51顆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患牙作為觀察組,另取患牙對側的同名牙51顆作為對照組。
1.2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兒符合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診斷標準,患牙處于Nollla分期的7~9期;②臨床表現為患牙松動叩痛,經X線片確診者;③無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可積極配合調查者;④家屬簽署入組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身體虛弱,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者;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心肺功能不全者;③存在急性感染癥狀或抗生素過敏史者[2]。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51顆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患牙作為觀察組,給予牙髓血運重建治療,橡皮障隔離,開髓顯微鏡下清除壞死組織,保留存活的髓組織,2.5%次氯酸鈉沖洗根管,超聲蕩洗干燥,借助螺旋輸送器將三聯抗生素糊劑(甲硝唑,頭孢克洛,環(huán)丙沙星)導入根管,玻璃離子粘固粉封冠,術后2周復診,若叩痛未消失,重復上訴操作,若癥狀消失行血運重建,橡皮障隔濕去除暫封物,2.5%次氯酸鈉沖洗根管,顯微鏡下徹底清除糊劑,干燥根管,30號根管挫刺破根尖周圍組織引起出血,達到釉牙骨質界后維持15 min,膠原膜覆蓋血凝塊后三氧化礦物聚合物封冠,放置生理鹽水棉球,玻璃離子粘固粉封閉,2周后去除棉球及封閉物,流動樹脂封閉根管口,復合樹酯填充窩洞,治療完成后收集臨床記錄和影像學資料,在X線片下與對照組進行對比。
1.3.2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觀察患兒的治療效果、患牙冠根比情況和根管壁厚度情況,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患牙無松動疼痛,X線片顯示牙根增長,病灶消失;有效:患牙松動疼痛減輕,X線片顯示牙根增長,病灶縮小;無效:X線片顯示牙根和病灶無改善甚至惡化[3]。
1.3.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兒治療效果:觀察組51例患牙中治療后顯效的有28例 (54.90%),有效20例(39.22%),無效3例(5.88%),出現牙周病變,治療失敗,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48/51),平均復查時間為(26.13±10.25)個月。見表1。
表1 兩組患牙冠根比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患牙冠根比情況對比()
2.2 患牙冠根比情況:治療前觀察組的患牙冠根比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治療前后無統計學差異,觀察組治療后冠根比顯著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的患牙冠根比情況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牙根管壁厚度情況對比(,mm)
表2 兩組患牙根管壁厚度情況對比(,mm)
2.3 患牙根管壁厚度情況:治療前觀察組的患牙根管壁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治療前后無統計學差異,觀察組治療后根管壁厚度顯著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的患牙根管壁厚度無統計學差異(P>0.05)。
年輕恒牙是指形態(tài)結構未完全發(fā)育、萌出后根尖孔尚未完全閉合的牙齒,在牙齒萌出到根尖孔閉合的3~5年間若出現發(fā)育畸形或外傷齲壞則容易引發(fā)彌漫性牙髓炎,影響患兒牙齒的發(fā)育,還伴隨劇烈的疼痛感,給患兒帶來極大痛苦,根尖誘導成形術是治療年輕恒牙牙髓疾病的傳統方式,但根尖誘導成形術不能誘導牙根變長或根壁變厚,對于牙外傷、畸形中央尖折斷或牙髓壞死且牙根發(fā)育嚴重不足的年輕恒牙,根尖誘導療效不佳[4]。隨著牙髓血運重建的概念的出現,牙髓血運重建逐漸廣泛的應用于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的治療中,年輕恒牙的根尖孔呈漏斗狀,牙髓組織疏松,牙髓腔寬大,牙髓血運豐富,在嚴格控制根管系統感染的情況下,無菌壞死的牙髓可以使新組織繼續(xù)在髓腔內生長,牙髓血運重建術可以通過利用根管內血凝塊內的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微環(huán)境,促進根管繼續(xù)發(fā)育,保護了牙髓正?;盍?,從而達到牙本質的再生的治療目的,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48/51),治療前觀察組的患牙冠根比和根管壁厚度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冠根比和根管壁厚度顯著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的患牙冠根比和根管壁厚度情況無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牙髓血運重建術可以更好的促進牙根發(fā)育和根尖周損傷愈合,最大程度保存患兒患牙,提高了患牙存活率,對患兒牙齒的進一步發(fā)育有積極影響,本結果與張立港、肖青鋒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綜上所述,牙髓血運重建治療年輕恒牙彌漫性牙髓炎的效果好,可獲得與正常發(fā)育牙齒相近的牙根長度和根管壁厚度,宜于臨床推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