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澤毅,徐紅
(新疆大學紡織與服裝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棉桿焚燒處理,一方面極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另一方面改變了土壤結(jié)構(gòu),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1]。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棉桿皮干涸后呈現(xiàn)棕紅色[2]。本研究對棉桿皮染料的提取以及染色做了大量實驗,分別以吸光度和K/S值作為衡量指標,優(yōu)化了提取工藝及染色工藝。
材料:新疆昌吉棉桿皮,100%真絲織物(市售),醋酸、碳酸氫鈉(分析純),蒸餾水。
儀器:JA2003N電子天平(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UV759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科實業(yè)有限公司),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PHS-3C型酸度計(上海霄盛儀器制造有限公司),HunterLab Ultra Scan PRO色差儀[亨韻鼎(香港)集團有限公司]。
棉桿皮剪碎→水浴浸提→離心(5 min左右)→抽濾→棉桿皮染料提取液。
1.2.1 單因素實驗
料液比:準確稱量5份2.000 g棉桿皮,剪碎,加入蒸餾水,以不同料液比在水浴環(huán)境下浸提1 h,溫度為80℃,浸提后進行抽濾,吸取上層清液1 mL,定容至50 mL,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測最大吸光度。
浸提時間:準確稱量5份2.000 g棉桿皮,剪碎,加入蒸餾水,料液比為1∶10,在水浴環(huán)境下分別浸提不同時間,溫度為80℃,浸提后進行抽濾,吸取上層清液1 mL,定容至50 mL,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測最大吸光度。
浸提溫度:準確稱量5份2.000 g棉桿皮,剪碎,加入蒸餾水,料液比為1∶10,在不同溫度的水浴環(huán)境下浸提80 min,浸提后進行抽濾,吸取上層清液1 mL,定容至50 mL,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測最大吸光度。
1.2.2 Box-Behnken實驗設(shè)計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chǔ)上,選擇影響色素提取的3個主要因素,即料液比(A)、浸提時間(B)、浸提溫度(C),以吸光度為響應(yīng)值,采用Design Expert的Box-Behnken實驗優(yōu)化方法[3-11],優(yōu)化棉桿皮染料的提取工藝。
pH:剪取一定質(zhì)量的真絲織物,分別放入不同pH的棉桿皮提取液中染色,染色時間50 min,染色溫度80℃,浴比1∶30。
染色時間:剪取一定質(zhì)量的真絲織物,放入pH為4的棉桿皮提取液中,80℃染色不同時間,浴比為1∶30。
染色溫度:剪取一定質(zhì)量的真絲織物,放入pH為4的棉桿皮提取液中,于不同溫度下染色50 min,浴比為1∶30。
浴比:剪取一定質(zhì)量的真絲織物,放入pH為4的棉桿皮提取液中,調(diào)節(jié)浴比后80℃染色50 min。
用測色配色儀檢測,測試3次,取平均值。
2.1.1 浸提時間
由圖1可知,浸提時間小于80 min時,隨著浸提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上升,棉桿皮天然染料的提取效果越來越好,但是當浸提時間超過80 min后,吸光度呈現(xiàn)下降趨勢。棉桿皮的主要成分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zhì)、木質(zhì)素、蠟質(zhì)[單寧(結(jié)構(gòu)式如下)、水溶物、有機溶劑、色素、灰分等][12],浸提液體屬于蠟質(zhì)類物質(zhì)[13],吸光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加熱時間過長,棉桿皮浸提液中的單寧、色素受到破壞,而浸提液本身顯酸性也可能是由于單寧物質(zhì)的存在。至于天然色素的結(jié)構(gòu)組成,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文獻解釋說明。綜上所述,浸提時間選擇80 min為宜。
圖1 浸提時間對提取液吸光度的影響
2.1.2 浸提溫度
由圖2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吸光度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在80℃達到最低,為0.621 6,這可能是由于在此溫度下,浸提液體中的蠟質(zhì)伴生物呈現(xiàn)不溶狀態(tài),將單寧、天然色素分子進行包裹,從而導(dǎo)致吸光度最低。90℃時吸光度達到最大,可能是由于伴生物逐步溶解,均勻分布在溶液中。所以浸提溫度選擇90℃。
圖2 浸提溫度對提取液吸光度的影響
2.1.3 料液比
由圖3可知,隨著料液比的增大,吸光度逐漸減小,色素提取效果逐漸變差,吸光度在料液比為1∶10時最大,達到0.833 0,色素提取效果最好。這可能是由于料液比增大會稀釋色素濃度,從而導(dǎo)致吸光度下降。雖然1∶10不是單因素實驗的拐點,但是出于實際考慮,小于1∶10的情況不利于棉桿皮的浸沒,屬于不充分反應(yīng)狀態(tài),所以料液比選擇1∶10。
圖3 料液比對提取液吸光度的影響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chǔ)上,使用Design Expert 11軟件設(shè)計3因素3水平共17個響應(yīng)面實驗[14],實驗方案及結(jié)果見表1。
表1 Box-Behnken實驗設(shè)計方案及其結(jié)果
通過Design Expert 11軟件對表1實驗結(jié)果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得到二次多項回歸方程:Y=0.989 1-0.221 5A-0.024 5B+0.102 6C-0.018 1AB-0.020 7AC-0.147 6BC+0.002 1A2-0.077 6B2+0.029 3C2,對此模型進行擬合后可知,復(fù)相關(guān)系數(shù)R2=0.858 9,說明二次多項回歸方程與實際情況擬合程度較好,可以用來預(yù)測分析。
由表2可知,模型P值為0.026 3<0.05,模型為顯著,失擬項P值為0.935 8>0.05,失擬項不顯著,說明此二次多項回歸方程可以用于預(yù)測棉桿皮染料的提取優(yōu)化過程。從單因子顯著性檢驗可以看出A>C>B,說明各單因素對吸光度的影響是料液比>浸提溫度>浸提時間。在交互影響的顯著性檢驗中,只有BC的P值<0.05,表明浸提溫度和浸提時間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較為顯著。
表2 二次多項式的顯著性檢驗
2.2.1 二維等高線圖分析
從圖4中可以看到,浸提時間為79~81 min,浸提溫度為89~91℃時,吸光度較大,浸提效果較好。
圖4 浸提溫度、浸提時間交互作用的二維等高線圖
2.2.2 三維響應(yīng)面分析
從圖5中可以看到,隨著浸提溫度的升高及浸提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顯現(xiàn)先上升后逐漸下降的趨勢。當浸提時間為75~80 min時,吸光度隨著浸提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浸提時間為81~85 min時,吸光度隨著浸提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同理可知固定浸提溫度,吸光度隨著浸提時間的變化情況。所以,選擇合適的浸提溫度、浸提時間對于提取效果很重要。
圖5 浸提溫度、浸提時間交互作用的三維響應(yīng)面圖
2.2.3 Box-Behnken實驗驗證
根據(jù)二維等高線圖、三維響應(yīng)面圖及方程對提取工藝參數(shù)進行估計,將吸光度達到最大作為優(yōu)化目標,得到預(yù)測的優(yōu)化工藝:料液比1∶7.158,浸提時間79.857,浸提溫度94.994,但考慮到實際可操作性,料液比、浸提時間、浸提溫度分別選擇1∶7.2,80 min,95℃。在此工藝下,預(yù)測吸光度將達1.356 0,將預(yù)測優(yōu)化工藝平行實驗5次,取平均值為1.147 9,與預(yù)測值比較接近,說明該模型適用于棉桿皮染料的優(yōu)化提取。
2.3.1 染液pH
pH對K/S值的影響見圖6。
圖6 pH對K/S值的影響
由圖6可知,在pH<4時,K/S值隨著染液pH的增大而增大,在pH=4時,K/S值達到最大,在pH>4時,K/S值急劇下降,這是由于真絲中的絲素等電位點為3.5~5.2,當染液pH小于絲素的等電位點時,真絲纖維顯正電,而棉桿皮提取液顯負電,利于真絲織物的上染[15]。但是當染液pH大于絲素的等電位點時,真絲纖維顯負電,棉桿皮提取液顯負電,此時染料分子想要進入到真絲纖維空隙并發(fā)生吸附變得困難,所以,染液pH選擇4較為適宜。
2.3.2 染色時間
從圖7中可以看出,染色時間小于60 min時,染色時間越長,染色織物的K/S值越大。但是當染色時間超過60 min以后,織物對于染料的吸附逐漸變差。所以,染色時間選擇60 min較適宜。
圖7 染色時間對K/S值的影響
2.3.3 染色溫度
從圖8中可以看到,前期溫度升高使得K/S值逐漸增大,但是當溫度超過90℃以后,K/S值急劇下降,這是因為雖然溫度升高可以加快染料分子的熱運動,使其更加迅速并且均勻地分布在真絲纖維表面或空隙中,但是當溫度超過臨界點時,染料分子開始變性,對真絲纖維的吸附性下降,從而導(dǎo)致色深降低。所以,染色溫度選擇90℃為宜。
圖8 染色溫度對K/S值的影響
2.3.4 浴比
從圖9可以看出,隨著浴比的增大,K/S值開始逐漸升高,當浴比達到1∶50時,K/S值達到最大,說明此時染液與真絲纖維充分接觸吸附,所以浴比選擇1∶50為宜。
圖9 浴比對K/S值的影響
(1)通過單因素提取實驗和Box-Behnken實驗設(shè)計,得到棉桿皮天然染料提取的最佳工藝:料液比1∶7.2,浸提時間80 min,浸提溫度95℃。
(2)通過單因素染色實驗得到染色工藝:pH=4,染色時間60 min,染色溫度90℃,浴比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