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林
[摘 要] 大多數(shù)學生一寫作文就犯愁,在自己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在這里推薦三個方法與大家分享:范文引路,為寫作導航;賞讀例文,模仿借鑒超越;先說后寫,提高寫作質(zhì)量。
[關鍵詞] 仿寫;范文;賞析
作為中高段的語文教師,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現(xiàn)象,教師布置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后,好多學生都會愁眉苦臉,東張西望,感覺無從下筆。一節(jié)課下來,寫了劃,劃了寫,僅僅寫個“豆腐塊”。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恰當運用表達方法把自己要寫的內(nèi)容有順序地、具體地呈現(xiàn)給讀者?也就是說,如何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呢?這是很多語文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在筆者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通過探索和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在這里想推薦三個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范文引路,為寫作導航
仿寫是學生習作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范文引路也是習作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不過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注意范文的選擇,一定要有指導性和引領性,給學生啟發(fā)。在習作中,筆者一般采用兩種范文供學生欣賞。
1.小伙伴的作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同學的作文,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寫法,都更具標桿作用,學生最感興趣。教師也可以把往年優(yōu)秀學生的作品當范文,師哥師姐的作品更具吸引力,是學生要超越的目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動力。
2.教師的下水文。于永正老師說:“在學生面對習作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恐怕沒有比教師的‘下水文更有啟發(fā)性,鼓舞性,指導性了”。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親自寫的范文學生更感興趣。
二是出示范文的時機一定要得當,既不能過早,也不能太晚。
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無論老小、男女,長相如出一轍:大大的眼睛,彎彎的眉毛,小小的嘴巴……
無論長幼,無論男女,語言驚人地相似:“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薄膀湴潦谷寺浜?,謙虛使人進步”……
不管天南地北,行為極其吻合:拾金不昧、樂于助人……
二、賞讀例文,模仿借鑒超越
新課標指出,“小學生的習作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從作文心理需要來說,是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獨立作文)的過程,就像小孩子走路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家葉文玲也說過:“作文,要寫真實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真正打動人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恰當?shù)厥褂美?,可以為學生指點迷津。例文不僅能把文章的寫法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還能幫助學生開拓寫作思路。在每單元文章中,都有一篇優(yōu)秀的例文,這些例文貼近學生生活,寫作方法也很切合實際,很有參考價值。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賞讀例文,學習作者在選材、表達、布局謀篇等方面的技巧,再遷移到自己的習作中,在借鑒模仿的同時,超越原文作者,達到學習提高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十冊第七單元《寫一個熟悉的人》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賞析文中作者對“鳳辣子”這一人物的描寫方法,借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描寫等方法去刻畫人物的特點,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中,學生再去寫一個熟悉的人,就降低了難度。
三、先說后寫,提高寫作質(zhì)量
在學生動手寫前,要先讓學生說,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作文教學指導的關鍵。教師要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和時間,形式上要多樣而新穎,質(zhì)量上要說得有理、有重點等,全面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新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營造一個毫無顧忌、放膽寫作的和諧氛圍,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敢說真話,敢于表現(xiàn)個性,讓他們真切地體驗,自由地抒發(fā)。
例如,在教學《父母的愛》時,教師運用歌曲和圖片引領學生進入創(chuàng)設情境后,學生的表達欲望一下子被喚醒了。教師找學生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愛。由于時間有限,全班交流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的表達愿望,教師就改用同桌互說和小組內(nèi)交流的方式,盡可能地做到全員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談話式、討論式、表演式等幾種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問題,達到拓寬思維空間的目的。學生在經(jīng)歷了“說”的環(huán)節(jié)之后再去寫,會更輕松。這一舉措既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又為書面表達做鋪墊,一舉兩得,提高了習作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明德.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J].黑龍江教育,2002(06).
[2]陳斐.淺談小學生課堂不發(fā)言的原因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12).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