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加花 福建省福安市潭頭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福建福安 355014
兔球蟲病是家兔最常見且危害最為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目前據(jù)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已檢測出17種兔球蟲,其中包括16種艾美耳屬(Eimeria)和1種等孢屬(Isospora)球蟲[1-3],除了斯氏艾美耳球蟲寄生肝臟膽管上皮細胞內(nèi),其余均寄生在腸上皮細胞內(nèi),多數(shù)為混合感染[4-5],主要危害1~3月齡幼兔,60日齡內(nèi)最為敏感,感染率高達90%以上,患病幼兔死亡率高達40%~70%,成年兔多為臨床型或帶蟲者[6]。如不及時防治,常常導(dǎo)致幼兔大批死亡,給養(yǎng)兔業(yè)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應(yīng)用抗兔球蟲藥對防?治兔球蟲病大面積的暴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在獺兔抗球蟲藥物預(yù)防和臨床治療上,先后有開展過莫能菌素、鹽霉素、氯苯胍、地克珠利、磺胺六甲氧嘧啶、復(fù)方抗球散等試驗[7-9]。我們先期調(diào)查了福建省某獺兔場球蟲感染情況,40~65日齡幼兔感染率最高,達98%以上;檢出的球蟲種類有11種[10];該場有些抗球蟲藥物使用效果不佳,幼兔球蟲病死亡率最高達27%。因此,選取妥曲珠利等抗球蟲藥,觀測抗球蟲感染的效果以及對獺兔幼兔生長的影響,為獺兔養(yǎng)殖場正確防控球蟲病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試驗用動物及分組 選取福建省福安市某獺兔場母兔健康狀況良好、出生時間相近的斷乳幼兔210只,隨機分為7組,抗球蟲藥物為2.5%妥曲珠利、5%腸球雙效和5%優(yōu)球樂,分為一次給藥組和二次給藥組,另設(shè)對照組。每組試驗幼兔死亡不補充、不寄養(yǎng),按常規(guī)飼養(yǎng)和免疫。幼兔飼料采用臨沂市瑞泰飼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兔用1號粒料,粗蛋白≥17%,斷乳后少量飼喂,逐漸加量,以15 min內(nèi)吃完為標準,每天投喂量約為體重的4%~5%,分2次投喂。
1.2 試驗器材 電子稱,最大稱量20 kg(精確度0.01 g);注射器(1 mL);生物顯微鏡;麥克馬斯特計數(shù)板;飽和食鹽水等。
1.3 試驗藥物 2.5%妥曲珠利溶液,拜耳(四川)動物保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CN18887);5%腸球雙效(有效成分為鹽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鈉),南京龍馬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50123);5%優(yōu)球樂(有效成分為癸氧喹酯),廣州華農(nóng)大實驗獸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4060501)。
1.4 抗球蟲藥物試驗劑量、給藥及稱重、糞便采樣2.5%妥曲珠利、5%腸球雙效(鹽酸氨丙啉+胺喹噁啉鈉)、5%優(yōu)求樂(癸氧喹酯)分別設(shè)2個試驗組(一組為一次給藥組,另一組為二次給藥組),對照組為生理鹽水組,每組30只幼兔。試驗幼兔在斷乳時進行分籠、稱重和標記。2.5%妥曲珠利組按有效劑量30 mg/kg體重,5%腸球雙效組和5%優(yōu)球樂組按有效劑量50 mg/kg體重,分別用注射器經(jīng)口灌服,對照組每只灌服1 mL生理鹽水;1周后,二次給藥組再分別按上述劑量灌服。定期測定各組獺兔從斷乳到用藥后第8周的體重。
定期采集各組獺兔從斷乳到用藥后第8周新鮮糞樣(每籠采集2份樣品,每份20 g左右),分別裝入干凈鏈封塑料袋,注明兔籠編號、日齡、用藥情況等,最后將所采集的新鮮樣品裝入放有冰袋的采樣箱中帶回實驗室鏡檢。
1.5 OPG值檢測 用電子稱(精確度0.01 g)稱取2 g糞樣置于l00 mL燒杯中,用長柄藥匙將糞便搗碎,先加入l0 mL飽和食鹽水,充分攪拌成糞漿,再加入飽和鹽水至60 mL,用玻璃棒混勻;先用80目金屬篩網(wǎng)過濾一次,再用120目金屬篩網(wǎng)過濾,即刻用膠頭滴管吸取濾液注入到麥克馬斯特氏計數(shù)板的2個計室內(nèi)(避免產(chǎn)生氣泡),室溫下靜置2 min,然后在顯微鏡(×100)下檢查,計算左右2個刻度室的卵囊數(shù)(n1、n2),求得2個計室卵囊的平均數(shù)(單個該計數(shù)室的容積:1 cm×1 cm×0.15 cm=0.15 cm3),乘200即為每克糞樣中的卵囊數(shù),即:OPG=(n1+n2)/2×200。
1.6 統(tǒng)計方法 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的ANOVA模塊對不同藥物組的不同日齡獺兔體重、獺兔球蟲卵囊OPG值(原始數(shù)據(jù)對數(shù)化后)分別進行方差分析。
2.1 獺兔斷乳時球蟲感染情況 共采集福建省福安市某獺兔場母兔健康狀況良好、出生時間相近的斷乳幼兔糞樣1 980份,通過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孢子化的卵囊,根據(jù)其具體特征結(jié)合相關(guān)參考文獻鑒定卵囊種類,共檢測出穿孔艾美耳球蟲(Eimeria perforans)、小型艾美耳球蟲(E.exigu)、納格浦爾艾美耳球蟲(E.nagpurens)、松林艾美耳球蟲(E.matsubayashi)、盲腸艾美耳球蟲(E.coecicola)、維氏艾美耳球蟲(E.vejdovsky)、中型艾美耳球蟲(E.media);兔艾美耳球蟲(E.lepori)、大型艾美耳球蟲(E.magna)、斯氏艾美耳球蟲(E.stieda)、腸艾美耳球蟲(E.intestinal)、長型艾美耳球蟲(E.elongat)、無殘艾美耳球蟲(E.irresidu)、黃艾美耳球蟲(E.flavescens)、新兔艾美耳球蟲(E.neotepor)、梨形艾美耳球蟲(E.piriformi)等16種艾美耳球蟲,其孢子化卵囊的形態(tài)、大小、結(jié)構(gòu)與相關(guān)文獻描述一致;感染率達到100%,平均OPG值為4.98×104。
2.2 抗球蟲藥物對獺兔球蟲感染的影響
2.2.1 不同藥物作用下獺兔球蟲感染率 該獺兔場試驗幼兔在斷乳時的球蟲感染率為100%,用藥后第1周,2.5%妥曲珠利1次用藥組獺兔幼兔球蟲感染率降為86.77%,腸球雙效組與優(yōu)球樂組的感染率仍為100%,比對照組(97.56%)高。用藥后第2周,妥曲珠利2次用藥組球蟲卵囊陽性率降至77.42%,顯著低于其他各組(P<0.05);用藥第3周后各組獺兔球蟲卵囊的陽性率出現(xiàn)升高趨勢;用藥后第8周,妥曲珠利組和優(yōu)球樂2次用藥組球蟲卵囊陽性率低于其他組(見表1)。
2.2.2 妥曲珠利等抗球蟲藥物對獺兔幼兔球蟲感染強度的影響 獺兔各組試驗幼兔用藥前球蟲平均OPG值在46 833~57 933,差異不顯著(P>0.05)。給藥后第1周,妥曲珠利組幼兔球蟲OPG值比用藥前減少了78.39%,下降幅度極顯著高于優(yōu)球樂組(P<0.01);其2次用藥組獺兔在給藥后第2周球蟲OPG值比用藥前減少了88.35%,下降幅度極顯著高于其他藥物組和對照組(P<0.01),此后均保持較低感染水平。說明妥曲珠利2次用藥對獺兔幼兔球蟲感染有較為穩(wěn)定的抑制作用(見圖1)。用藥后第8周比用藥前減少了92.99%,下降幅度極顯著高于其他藥物組和對照組(P<0.01);自第8周起,各試驗組獺兔幼兔球蟲感染均轉(zhuǎn)歸為相對較低水平。
表1 不同藥物作用下獺兔球蟲感染率情況
2.3 妥曲珠利等抗球蟲藥物對獺兔幼兔生長的影響 測定獺兔幼兔口服不同抗球蟲藥物后的個體增重,結(jié)果顯示,幼兔用藥前各組間平均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至用藥后第8周,2.5%妥曲珠利組獺兔平均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料重比則顯著低于對照組和5%腸球雙效1次用藥組(P<0.05),見表2。
大樣本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該獺兔場兔球蟲多樣性豐富,有16種艾美爾球蟲,比此前調(diào)查增加5種[10];感染比例最高的為穿孔艾美耳球蟲,與喬軍等[11]、宋鴻雁等[12]以及孟慶玲等[13]對兔球蟲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相同。
圖1 妥曲珠利等藥物對獺兔幼兔球蟲卵囊OPG值的影響
表2 試驗獺兔體平均增重情況
在獺兔不同生長階段,以40~65日齡幼兔球蟲感染率最高,接近100%;從感染率變化曲線看,哺乳仔兔球蟲感染率最低(19.23%),40日齡左右的斷乳仔兔球蟲感染率急劇升高到98.61%,此后仍可保持高感染率,150日齡左右成年兔和懷孕母兔的感染率下降至70%~80%。獺兔球蟲感染強度(OPG值)變化前期與感染率變化基本一致,亦為哺乳仔兔最低(OPG值:330),40~65日齡幼兔平均OPG值很快上升至5×104~6×104,80日齡后平均OPG值下降至1.5×104,150日齡后平均OPG值下降至1.64×103[9]。成年兔球蟲病多為亞臨床型或帶蟲者[14],母兔的球蟲感染強度也不高,但可傳播球蟲卵囊使幼兔感染,導(dǎo)致兔球蟲病[15-16],因此,獺兔幼兔球蟲病防控是獺兔場球蟲病防控的重點。
藥物防控仍是目前兔球蟲病防控的主要手段。聚醚類、喹啉類、嘧啶類、磺胺類、三嗪類、中草藥類等抗球蟲藥在兔球蟲病防控中均有應(yīng)用,尤其在幼兔階段抗球蟲藥物基本上是必用藥物。在獺兔抗球蟲藥物預(yù)防和臨床治療方面先后進行過一些試驗,曾有報道在獺兔日糧中添加莫能菌素、鹽霉素、氯苯胍以及地克珠利均能很好地預(yù)防球蟲病的發(fā)生,其中在降低死亡率方面,鹽霉素最低、效果最好[7];在交替使用抗球蟲藥物方面,有研究者在氯苯胍、地克珠利、磺胺六甲氧嘧啶、三字球蟲粉等抗球蟲藥物中選擇2~3種交替使用,抗球蟲感染效果好于使用單種藥物[8]。在中草藥應(yīng)用方面,由白頭翁、常山、貫仲、大黃、苦參等10味中藥組成的復(fù)方抗球散試驗組球蟲卵囊減少率可達97.84%[9];常山、蛇床子、大黃、苦楝皮、蒼術(shù)、使君子、苦參、玉片、地榆炭、白茅根、柴胡、黃連等中草藥煎劑與球蟲血痢散(主要成分為磺胺喹噁啉鈉)結(jié)合使用,防治獺兔球蟲病總有效率達97%[17]。
在該獺兔場使用過多種抗球蟲藥,檢測球蟲卵囊強度仍高居不下,幼兔常發(fā)球蟲病,說明該場兔球蟲對一些抗球蟲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妥曲珠利系新一代的抗球蟲藥,可阻斷球蟲整個生活周期,破壞球蟲細胞內(nèi)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降低球蟲卵囊排出,阻止球蟲病流行[18]。妥曲珠利在體內(nèi)生物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19]。妥曲珠利口服溶液能夠有效用于雞、豬和兔球蟲病的治療,顯著降低球蟲病所導(dǎo)致的球蟲卵囊排出量[20-21]。妥曲珠利運用于兔球蟲病防治的研究較少,我們選擇該藥物觀察其對獺兔幼兔球蟲感染及生長性能的影響,以腸球雙效(有效成分為鹽酸氨丙啉和磺胺喹噁啉鈉)和優(yōu)球樂(有效成分是癸氧喹酯)作參照藥物進行比較。以獺兔的球蟲卵囊陽性幼兔試驗,用藥后第1周、第2周和第8周妥曲珠利組獺兔幼兔球蟲平均OPG值分別下降了78.39%、88.35%和92.99%,下降幅度顯著高于其他藥物組和對照組(P<0.01),死亡率也比對照組顯著下降。對于生長性能提高,累積到用藥第8周時才體現(xiàn)出來,有報道在13~14日齡肉仔雞飲水中按7 mg/kg體重添加妥曲珠利溶液,能夠顯著提高飼料轉(zhuǎn)化率和體重[20];在3~6日齡哺乳仔豬口服5%妥曲珠利1.0 mL后,等孢球蟲OPG值和球蟲病的發(fā)生率下降,斷乳仔豬的生長率有所提高[21-22]。本試驗獺兔幼兔用藥前期差異不顯著,表明妥曲珠利以30 mg/kg體重的劑量能有效防控兔球蟲的感染,且2次用藥效果更佳。表明妥曲珠利能有效控制獺兔幼兔球蟲感染,這與Peeters等[23]報道一致。
參照藥物腸球雙效(有效成分:鹽酸氨丙啉和磺胺喹噁啉鈉)和優(yōu)球樂(有效成分是癸氧喹酯)對該場球蟲抑制作用不明顯。鹽酸氨丙啉為廣譜抗球蟲藥,可競爭性抑制球蟲對硫胺(維生素B1)的攝取,從而妨礙蟲體細胞內(nèi)的糖代謝過程,抑制球蟲的發(fā)育;磺胺喹噁啉鈉為治療球蟲病的專用磺胺藥,對雞的各種球蟲均有作用,一般認為鹽酸氨丙啉與磺胺喹噁啉鈉合用可擴大抗球蟲范圍,增強療效;但兩種藥物的試驗效果不好,原因可能為,一是該場球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對鹽酸氨丙啉和磺胺喹噁啉鈉藥物的耐藥性,二是給藥方式不足以達到抗球蟲效果。
優(yōu)球樂藥物的有效成分為癸氧喹酯,主要用于雞球蟲病的預(yù)防。目前,少見抗兔球蟲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有關(guān)資料介紹,癸氧喹酯對雞柔嫩艾美耳球蟲的子孢子有抑制作用,對第1代裂殖體有殺滅作用,對第2代及第3代裂殖體沒有影響[24]。索勛等[25]研究了癸氧喹酯抗柔嫩艾美耳球蟲豪頓株的效果,發(fā)現(xiàn)以20 mg/kg、30 mg/kg、40 mg/kg三種濃度拌料給藥,其抗球蟲指數(shù)均為180以上,且試驗動物盲腸中未發(fā)現(xiàn)卵囊,當時認為該藥為高效抗球蟲藥物。本次試驗按高劑量50 mg/kg溶解水中口服給藥,未見明顯的抗球蟲效果,原因可能也是球蟲耐藥性和給藥方式問題,具體原因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