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呂寶華
(1.運城學院工科實驗實訓中心,山西運城 044000;2.運城學院應用化學系,山西運城,044000)
彈簧振子實驗是大學物理實驗中的基礎實驗,實驗測量過程比較簡單。但是,實驗需要測量的數據較多,實驗數據的處理相對復雜,而且人為因素較多。目前,主要采用等差法、列表法、圖解法等進行數據處理,但是這些方法主觀性大,操作誤差大,處理比較費時。最好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它的優(yōu)勢是能比較精確的對曲線進行線性擬合,但它的計算量大且繁瑣,人為計算較難實現(xiàn),而Origin軟件正是利用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線性擬合,已有許多學者使用[1-3],也有作者用Excel或MATLAB處理數據[4-7]。本文采用Origin軟件處理彈簧振子實驗數據,得到了非常滿意的實驗結果。
彈簧在外力作用下將產生形變。在彈性限度內,根據胡克定律得:外力F和它的變形量Δx成正比,即
(1)式中,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它的值由彈簧的形狀、材料等決定。通過測量F和Δx的對應關系,就可由(1)式推算出k。
設懸掛負載質量為m,由于彈簧自身質量對振動周期有影響,在不可忽略彈簧質量的情況下,振動周期為
(2)式中m0為彈簧自身質量,c為折合系數(c<1)。將(2)式平方可得
由(3)式,可見周期的平方T2與負載質量m成線性關系,當測出不同負載時所對應的周期后,作出T2-m曲線圖,可從曲線的斜率和截距中求出勁度系數k和折合系數c.
彈簧的質量m0=13.43 g;負載質量m=21.46 g。
表1 所加砝碼和對應刻度
表2 負載質量m和對應振動周期T
由于逐差法是簡單的代數運算,其處理方法的物理內涵明確,方法簡單易學。因此,在大學物理實驗中,他成為了基本實驗數據處理方法之一,在物理實驗中是一種很好的數據處理方法[8]。
將表1中的數據分為前后兩組,用逐差法計算砝碼每增加1.0g時彈簧的平均伸長量,即
由胡克定律Δmg=kΔx,得勁度系數
在坐標紙上作出T2-m圖線,由圖表法求出曲線斜率。學生一般是取兩點求斜率,這時,由于取點的不同,可能求得的斜率值也會存在較大差異,有可能是得勁度系k=1.664N/m,也有可能是得k=1.590 N/m,還可能是其它。
用Origin處理實驗數據主要是把實驗測得的實驗數據繪制成圖形,對其進行線性擬合,同時生成參數,根據參數計算所需物理量的數值。根據表1和2的實驗數據繪制X-m和T2-m曲線以及對它們進行線性擬合,擬合結果分別見圖1和圖2。同時生成的參數A和B及相關系數R等見表3和4。
圖1 X-m擬合直線圖
圖2 T2-m擬合直線圖
表3 Origin對圖1線性擬合結果表
表3中A為X-m曲線截距以及截距的標準差SA;B為X-m曲線斜率以及斜率的標準差SB;由此可知,由胡克定律求得的勁度系數為:
表4 Origin對圖2線性擬合結果表
表4中A為T2-m曲線截距以及截距的標準差SA;B為T2-m曲線斜率以及斜率的標準差SB;由此可知折合系數c=0.328。
對上述計算擬合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用逐差法計算結果與用Origin軟件擬合結果完全吻合;Origin在擬合T2-m曲線時比圖解法準確且簡單。用Origin處理實驗數據具有不需編程、實驗數據重現(xiàn)性好、無人為計算誤差等優(yōu)點,可以實現(xiàn)對絕大多數大學物理實驗數據的處理。